以“树”之名诠释感恩之心

时间:2022-10-16 02:55:40

以“树”之名诠释感恩之心

人的成长,正犹如一棵树一般,扎根泥土,吸天地之灵气,发芽、吐绿、抽枝、茁壮,用绿荫回报大地。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实验中学将榕树作为学校的校树,以其奋发向上、敢为人先、不断创新的精神引领学校开拓进取,锐意前行。学校通过树把感恩教育、习惯养成教育、环保教育、励志教育等融为一体,在三个年级开展了“知恩――感恩――报恩”的感恩教育活动,培养浸润孩子一生的品格。

种植班树:凝聚心志,绿化校园

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是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教育途径。学校以传承文明与情感沟通的节日为载体,抓住节日背后的教育资源与教育契机,让孩子接受传统美德的教育。学校每年3月份在七年级新生中开展“植树节”感恩体验活动,大力开展“植树情深,根在母校”感恩教育活动宣传,利用学校空地作为植树区,发动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选树种,购树苗,亲手栽下一棵棵班树。活动中,班主任一边和同学们一起劳动,一边讲解植树的意义,最后在新种的班树前挂牌合影,许下自己初中三年的美好愿望。种植班树,既美化、绿化了校园,同时又让同学们树立了生命意识、感恩意识和环保理念。

学校充分利用班树、校树蕴含的教育意义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和养成教育,树立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观。通过植树活动,将生命教育、养成教育、环保教育与感恩教育融合起来,在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获得了感知,并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

为树命名:镌刻情怀,文化熏陶

感恩教育需要环境的熏陶,尤其是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为了更好地推行感恩教育,实现环境的育人功能,在种植班树、校树的基础上,新增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校园文化石。学校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中,积极发动学生为班树、校树进行命名,征集感恩励志名词,在一棵棵班树下安放卵石,并刻上当归、健行、涌泉相报、春风化雨等词语。

在班树、校树的命名征集活动中,一位九 (13)班的男生动情地说:“老师,三年来,您为我们托起一个又一个的梦想,陪伴我们跨过鸿沟、打败挫折,您是我们成长的见证;师恩难忘,师情永存,我们永远铭记在心!我们的班树就命名为‘师恩难忘’吧。”再如,九(15)班班主任邹老师不小心崴到了脚,医生建议休息三个月,由于此时正处于中考冲刺阶段,班里不能没有英语老师,更不能没有班主任,邹老师经过包扎治疗后拄着双拐坚持来上课,成为“最美教师”。班里的同学纷纷表示要以优异成绩来回报老师,并将班树命名为“涌泉相报”。通过班树的命名活动,学校形成了浓厚的感恩文化氛围。

以树育人:学树成荫,予人清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感恩教育是一个聚沙成塔的过程。通过“爱树”教育活动,让教师明白要像爱护树一样爱生,呵护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成长;让学生懂得像爱树一样自爱,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懂得感恩身边的人。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实现家庭、学校、社会的有机结合,彼此相互补充,才能形成合力。为此,学校引导学生走出校园,体验社会的救助之恩。

学校在八年级开展了“感恩社会”“感恩大自然”的系列活动以及组织学生去县敬老院开展“走进社会,体验生活”“感触教育”系列活动。活动中,听老红军讲革命故事,激发了学生为国家的公共管理事业献力的报国热情。再如,九(2)班组织团员、班干部去县儿童福利院开展了“献爱心,暖童心”志愿者活动。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不但懂得了要关爱身边的弱势群体,同时还学会乐于奉献,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人。

借树明志:感恩励志,期许未来

学校倡导“怀感恩之心,行报恩之举”,培植知恩图报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充满友爱,以期实现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和谐,让每一个青少年达到“知恩必图报,图报必图强,图强必有为”的人生境界。近年来,学校开展“树”(榕树)文化教育,通过专题讲座、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温州人创业史,感受“敢为人先,不断创新”的温州精神。

在每学期期初、期中,各班结合班树蕴含的班级精神,纷纷开展各具班级特色的感恩励志主题班会,如七年级开展了《班树前的誓言》《我为班树添彩》等主题班会;八年级开展了《茁壮成长的班树》《放飞梦想、播种理想》等主题班会;九年级开展了《我与班树共 成长》《带着梦想去拼搏――班树上寄挂红丝带》等感恩励志主题班会。在寄挂“红丝带”活动中,学生们纷纷在红丝带上写上各种寄语,有表达理想信念的“尘世浮华,我只愿像一颗树一样扎根于大地,向着自己渴望的天空张开怀抱,随风舞动枝叶,看冬去春来,看云卷云舒,沉默着高傲。”有表达鼓励祝福的“生如果树,在风雨中成长,在阳光下开花,繁华落尽,硕果累累。”毕业班同学们还在班树前集体宣誓,许下自己的人生理想,挂上自己对同学、对老师、对母校的祝福。班树的茁壮成长,红丝带的飘然美丽,在孩子们脑海里都留下了长久而美丽的印记。

感恩励志教育是一项塑造灵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去体会和实践。通过感恩教育,同学们学会了把孝心留给父母,把关心留给他人,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忠心留给祖国,把信心留给自己。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实验中学)

上一篇:培养具有传统文化修养的现代公民 下一篇:构建师生的梦想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