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的行为》:献给未能存活下来的人

时间:2022-10-16 02:11:52

《不合理的行为》扉页里写着:献给未能存活下来的人。和那些过早殒命异乡战场的同行相比,作者唐·麦卡林的确算得上一个命硬的幸运儿。从1963年的塞浦路斯内战算起,这个靠自学成才的英国佬几乎参与报道了20世纪下半叶所有重大的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有几次,他离死神已经很近了,但上帝仍在最后时刻站在他的一边,硬把他从地狱门前拉了回来。

战争的最大悬念就是永远不会知道下一个死的会是谁。作为一名战地摄影记者,从战场上回来像是一种恩赐,死亡倒更像一件正常的事情。你无法像文字记者那样,在酒店里依靠各种小道消息就能写出一篇“据多条可靠线索”作为开头的报道。要拍出有现场感的照片,必须身在其中,和死神做交易。更要命的是,你也不能像象棋裁判一样端坐在交战双方中间,看着他们彼此投棋掷子。即使你站在中立的立场,也必须选定他们其中的一方,作为他们的一分子,一步一步向战争中最激烈、最残酷、最血腥的地方进发。没有人告诉你是不是站错了队,因为战争中双方从来都把自己作为正义的化身。这是一笔一开始就注定输多赢少的交易。在战场上,拿枪的人从不关心你手里拿着尼康还是卡拉什尼科夫。对于他来说,你是迎着他而来的,那就证明——你们不是一伙儿的。想终结一个人的性命来说,这样的理由足够多了。

福柯说,从存在中获取最大收获和最大乐趣的秘诀,就是过危险的生活。在枪林弹雨中飞奔的战地记者,并不会比伦敦办公室空调房间里坐着的那些人多拿几块钱。的确,没有人为了钱去做这一行。很多人评价唐·麦卡林的照片,喜欢使用“本能”二字。在他们看来,因为没有受过专业的摄影训练,所以他在拍摄中无需考虑那些繁琐的摄影理论,以一种更加本能的方式拍摄照片。但我想说的是,无论对哪一位战地摄影师,你都无法要求他们在生死瞬间对镜头前的一切进行精准的构图。那一个瞬间,对这个职业的要求就是,摁下快门,记录下你所看到的一切。

对唐·麦卡林来说,记录就是使命的召唤。这个生于二战中的战争之子,命中注定一生要和战争打交道。如果不去拍照片,他可能早就死于少年时代的街头斗殴。摄影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而战场比家中的软床更让他觉得踏实。这个天生的冒险家,只有在危险的生活中,才能体会有血有肉的真实,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可是,甚至连他自己都想象不到的是,唐·麦卡林在越南、柬埔寨、以色列、黎巴嫩、乌干达、萨尔瓦多这些地方竟然活了下来,以至于在他已经77岁的时候仍然在拍照片、办作品展。

也许正是他的那些“不合理的行为”打动了上帝。上帝需要这么一个硬骨头留下来,用他的眼睛和镜头继续为这个动荡与黑暗并存的时代留下一份重要的影像证明。

上一篇:如影随形,与否? 下一篇:立春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