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 股大大,权大大,还是钱大大?

时间:2022-10-16 01:58:42

开栏的话:

股权是每个创始人最珍视的东西之一,但对于股权,你真正了解的又有多少呢?从本期开始,《创业家》邀请股权专家何德文开设“七七八八系列”专栏,专门和大家聊聊股权这些事。德哥的文章会结合热点股权案件,但不片面追求热点,重点在于点评各家公司股权,对创始人形成持续关注,给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很多人根深蒂固的观念里,创始人如果要控制公司,必须持股50%以上;创始人如果要从公司多多变现,必须手握大把股票。

但是,阿里巴巴上市,彻底打破了这两个“必须”定律。

根据上市招股书,马云仅持有阿里巴巴7.8%股权。但是,7.8 %股权既没阻挡住马云牢牢控制阿里巴巴,也没阻挡住马云成为中国首富。

“7.8%”?“控制”?“首富”?

很多人会说,这都啥跟啥啊,有没有搞错?

不管你信,或者不信,它们就是这么奇葩地勾搭在一起。

我们一起来打开隐藏在阿里巴巴股权架构背后的密码。 公司控制权密码?

要控制公司,股权肯定是最简单粗暴但又最有效的法子。但是,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们创业企业很难做到团队、资本与股权一个都不能少。

在阿里巴巴跑马圈地打造电商平台、互联网金融与大数据等生态平台的过程中,在淘宝网与eBay的惨烈对决中,在创始团队向雅虎的赎身过程中……阿里巴巴都没离开过巨量资本的支持。与此对应的结果是,截至上市完成时,软银持有阿里32.4%股权,雅虎持有16.3%股权,以马云为首的合伙人团队凑一块只持有约13%股权。合伙人团队是货真价实的小股东。

那么,合伙人团队是如何实现控制阿里巴巴的呢?根据上市招股书:(1)通过合伙人制度(Lakeside Partners),合伙人团队可以提名阿里巴巴半数以上董事会成员,在股权分散、董事会主导的上市公司,控制了董事会,控制公司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2)软银把不低于阿里巴巴30%普通股的投票权委托给了马云与蔡崇信行使,合伙人团队通过董事会控制与股东会控制双保险,加强了对阿里巴巴的控制。

很多地球人都知道,通过控股实现对公司的控制。很多地球人不知道的是,如果创始团队无法控“股”,其实还可以通过投票权委托、一致行动人协议、有限合伙、AB股计划、甚至阿里的合伙人制度等方式来控制公司。

上市时,他们手里还有多少股权?

有人说,阿里巴巴与马云模式,和我没半毛钱关系。看图说话。我们一起围观下,这些企业完成上市时,创始人手里还剩多少股权。

从上图可以看出,创始人持股20%是相对居中的数据。

经常有人问,小米已经完成第六轮融资了,雷军还持有公司77%股权呢。

德哥对此不做评论,只能呵呵……

对此言之灼灼的评论家们,先补补课,至少了解下啥是VIE架构。 股权设计有鸟用?

雷军总结阿里巴巴模式的三板斧:最肥的市场、超级靠谱的团队、一堆花不完的钱。找对风口,钱多,人还不傻,确实猪都能飞起来。这个总结接近废话。但是,却是正确的废话。

我的问题是,找到风口后,如何才能“忽悠”到超级靠谱的团队?如何才能“忽悠”到一堆花不完的钱?

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女人。成功的男人背后,更有一群成功的男人。

透过阿里巴巴与小米的股权架构图,我们一起来看看,马云与雷军背后的男人。

通过股权设计,阿里巴巴分别融进了以蔡崇信为代表的合伙人团队、软银的资本与雅虎的资源(包括资本),小米也分别融进了以林斌为代表的合伙人团队、DST的资本与高通的资源。

通过合理的股权设计,公司可以吸纳进合伙人、资本与战略资源。 结语

阿里巴巴股权结构,给我们创始人的启发是:

第一,只要是足够NB的合伙人、足够大的资本与战略资源,创始人可以放手稀释股权。股散,才能人聚、钱聚。“股大大”,并不是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

第二,股权可以稀释,但控制权不可稀释。不控股,也可控制公司。“权大大”是创始人需要慎重掌控的。

第三,如果通过股散,能够聚拢NB团队、资本与战略资源,把蛋糕做大,一小块蛋糕其实就可以实现“钱大大”。

第四,初创企业,不宜过早过度稀释股权。创业企业早期股权架构不合理,这会葬送未来合伙人、资本与资源进来的通道。

七七八八,下期再见。

上一篇:围绕国家战略需求 引领尖端科研创新 下一篇:友宏科技:实用比美观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