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宝盛华神话

时间:2022-10-16 01:27:52

在当今美国,短工供应(Staring)是发展第二快的产业,仅次于IT。据美国短工供应协会的数据,现在整个行业的规模已经达到700亿美元,从业公司超过7000家,而且这个行业每年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2年,以短工供应为主的就业服务将提供180万份工作。

万宝盛华(Manpower)公司是这个行业的佼佼者,公司不仅在美国拥有1100多家分公司与连锁店,而且在全球67个国家或地区拥有分公司,业务更是遍及全球,有90%的收入来自美国以外的市场。2004年,万宝盛华总收入达到121.8亿美元。在《财富》全球500强排行榜上,排在第445位。

新兴行业的巨人

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万宝盛华的行业与国际地位。

万宝盛华已经拥有40万相对稳定的客户,每年至少向200多万人提供工作机会。在《财富》美国100强中,98%的公司都是它的客户,而在《财富》全球500强中,它的客户也已经达到91%。

万宝盛华还连续3年当选《财富》杂志评出的“最受美国人尊重的公司”,而且在本行业中,其产品与服务质量、创新、管理质量、员工才华、财务稳定性、社会责任感等8项指标都名列第一。

在业务方面,万宝盛华的服务对象早已从生产线临时工与办公室文员等,扩展到IT、医药、生物等多行业、多层次人才,尤其是研究员、程序员、投资顾问、审计师等专业人士的比例越来越重。

在技术方面,公司已经开发出各种各样的人才市场调查、人才评估软件,提供从招聘到人力资源咨询等涉及人力资本的全套服务。

最关键的是,公司不仅不断发展客户,还与多家研究机构、软件开发公司合作,不断升级自己的人才评估与培训软件系统。目前,公司仅专业培训课程就已经达到1800多种,甚至成立了在线大学,使它能迅速地发现、评估、培训出各种人才,满足客户需求。

正因为如此,万宝盛华才会生意不断,万宝盛华200多万签约短工与临时工全年90%时间都在工作,而传统行业的正式工全职工作时间只有83%。同时,由于客户对万宝盛华提供的短工与临时工非常满意,有43%被申请留下,成为客户的正式工。

在当今的商业社会中,公司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体现为人才之争。

沃顿商学院人力资源中心主任彼特说:“所谓人才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需求判断,人才招聘与评估、培训及管理。也就是说,第一,公司需要对人才需求进行评估,分析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结构;第二,招聘,也就是到哪里找,找哪些人;第三,能力评估,对招来的人才进行能力测试与评估;第四,培训,通过评估将人才归类之后,如何实施培训,才能使他们真正成才;第五,人才管理,就是如何开发人才潜能,如何留住人才。”

在这5项竞争中,中间3项都是万宝盛华等短工供应公司的核心业务,其重要性与发展机遇可想而知。

“快鱼”变“大鱼”

万宝盛华1948年2月成立于美国威斯康星州。两位创始人阿龙fAaron Sche.infeld)与爱尔默(Elmer Winterl本来都是律师,而且既是亲戚,又是合作伙伴。阿龙是大舅子,爱尔默是妹夫。

1947年,两人接到一个案子,任务重,时间紧,单凭两个人拼死也干不完,于是想临时找一些帮手,结果找了一圈儿,发现没有哪家公司从事这项业务。

在扫兴之余,两人感觉应该有人专门向别人提供临时工,这可能是个大生意。

但两人没敢直接下手,在动手前先向朋友与客户调查了一下,结果大家都比较支持两人的创意。于是,两人凑了7000美元,开始办注册手续。当时阿龙49岁,爱尔默36岁。

由于当时短工供应还处在萌芽阶段,如何招人,如何培训,如何收费,都没有先例可循。没有商业经验的郎舅俩在第一年赔得血本无归。第二年,时来运转。两人不仅挣回本钱,还略有赢余。

进入上世纪50年代,特许经营风靡美国各行各业。阿龙和爱尔默做出“大胆而贪婪”的决定,他们既搞特许经营,又开分公司,一个不落。1954年,万宝盛华开出第一家特许经营店,成为整个服务业特许经营的始作俑者之一。

高风险容易有高回报,万宝盛华这一招很灵,直接登上了美国同行业老大的位置。万宝盛华与其它行业的特许经营不同,它的特许经营权可以卖,还可以买回来,这点差别特别重要。上世纪70年,美国各行业的特许经营模式都遇到麻烦,万宝盛华果断地回购了很多店,侥幸躲过一场品牌与管理危机。

万宝盛华的成功也招来一批追随者与模仿者,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阿龙与爱尔默决定再领先一步,走国际化道路,去开垦其他国家短工供应的处女地。

万宝盛华以开设分公司的形式在世界各国布局。到1965年,它已经遍布五大洲,成功打入30多个国家。此前3年,万宝盛华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构建核心技术

1968年,万宝盛华成立技工部,专门负责技工的招聘、评估、培训与供应,这对万宝盛华,以及整个短工供应行业,都是一个突破。

在此之前,短工供应行业主要面向低端市场,比如产业工人、普通办公室人员等从事简单劳动的临时工与短工,对于收入很高的技工、专业人士等没有涉足,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评估与培训能力不够。

万宝盛华集全公司之力,自主开发了一套技工评估与培训软件,能对各行业,包括宇航、自动化、生物、化工、电力、地质、材料等各行业的技工与工程师,在短时间内完成评估与培训,这一努力再次获得巨大成功。

以前,万宝盛华是以快领先对手。这次成功不仅给它带来一个利润丰厚的细分市场,更重要的,使它从此走上技术研发之路,在核心技术上与对手们逐步拉开了距离。

后来,当IT业兴起之后,这个软件很快延伸到IT行业,可以评估、培训程序员,IT顾问等多种IT工程师,为公司带来了非凡的收益。

上世纪70年代,两位创始人年事已高,决定淡出江湖,万宝盛华于1976年被卖给派克钢笔公司。1987年,又被转卖给英国蓝箭公司。其间10年,万宝盛华在规模上被很多同行超过。公司新总裁米切尔决定不再追逐规模,而是着眼于技术领先。1991年,米切尔成功地带领公司脱离蓝箭,万宝盛华重新独立。此时IT业在全球高速发展,万宝盛华迎来厚积薄发的日子,

在米切尔指挥下,公司将全部软件都整合到可预测绩效系统(PPS)中,然后以此系统为基础,申请IS09000认证。3年后,所有分公司陆续通过了IS09000认证,

过硬的技术就是利润机器。到1994年,公司年销售额已经从独立之初的十几亿美元迅速上升到50多亿美元,分公司超过2000个;人才数据库中,仅技工与职业

人士的数量就达到45万人,客户量也翻了两倍,而且包括《财富》全球500强中90%以上的公司。

1998年,万宝盛华将各种培训与学习资源进行了一次大整合,创建了全球学习中心,使所有万宝盛华签约短工都能24小时在线学习各种行政与电脑课程,免费进行自我培训,提高职业水准。这年公司收入首次接近100亿美元。

1999年,米切尔退休,公司的接力棒交到杰弗里手中。杰弗里上任后第一步是继续加强核心技术优势,将公司的可预测绩效系统升级,以使服务对象从技工扩大到专业人士。第二步是壮大公司规模与实力,和世界心理测试与评估行业的领头羊SHL集团参股结盟,并先后收购了Elan集团、Jefferson Wells国际公司、正确管理咨询公司等同行企业。

如今,在短工供应的核心技术上,万宝盛华已经占据优势,其他公司很难再对其构成威胁。而在业务方面,万宝盛华的新布局可能尚未全部到位,但它想占据高端,然后通吃低端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

万宝盛华的杀手锏

真正让万宝盛华并立于不败之地的,不是它的经营模式,而是技术研发。从上世纪70年代起至今,经过30年积累,万宝盛华不仅已经开发出一系列软件,形成一条完整的技术链,而且进行了系统化。这个系统的核心是发现正确的人,进行正确地培训,然后分配到正确的位置上。

万宝盛华的业务通常始于用人单位出现需求或者个人前来应聘,但不管是对客户,还是短工,都要先过测试、评估这一关。对此,万宝盛华有一个可预测技术测试评估库。

在这个软件库中,有各种技术测从软件、知识测试软件、态度测试软件、性格测试软件、绩效测试软件等,基本上应有尽有,而且既有面向平常情况的,也有针对特殊工作环境、特殊项目的。这些软件大部分都是万宝盛华自主研发,还有一部分是不断与各种专业研究机构共同研发、编写,或合作升级。

测试与评估只是“万宝盛华质量”的第一步。甚至只是个前提,就像对产品深加工之前的材质鉴定一样。

万宝盛华的绝活是培训,这也是万宝盛华质量管理系统的核心。

在万宝盛华全球学习中心,仅在线培训课程就有1800多种,其中300多种都在大学水平以上。培训软件与模型有1000多种,可以培训100多种非常专业的商业技能,包括生产线操作、宇航、化工、自动化研究、办公室自动化、营销、财务、法律、审计、投资等。

凭借这个系统,万宝盛华就能根据对客户需求的分析,以及对短工全面的评估,然后指导他完成相应的培训。

短工完成培训后,其档案会自动被调人人才库,人才库又分为活跃、一般等好几个级别,然后万宝盛华通过专业的软件,将人才库里的短工与用人单位之间进行匹配。

以上步骤中用到的所有软件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被整合在一个强大的系统中,这就是短工供应行业最先进的可预测绩效系统(即PPS)。它从面试开始,将面试软件、测试软件、评估软件、培训软件,以及后来的匹配软件都整合在一起,进行系统化处理。

有了这个系统,万宝盛华的各项软件形成一个强大而完整的技术链,凭借这个超强的技术链,从1991年起,它的年销售额从不到20亿美元增长到如今的120多亿美元。

超强短211供应“磁场”

正是因为有了超强的技术链,使万宝盛华逐步拥有了一条质量上乘的资源链。

首先,对于短工,万宝盛华有3大吸引力。

在个人发展上,万宝盛华能提供科学的测试、评估与培训,使签约短工成为有用之才。尤其是它丰富的培训资源,对所有签约短工都免费。这从技能方面,在万宝盛华一年可能相当于其他公司好几年的积累。

在工作机会上,万宝盛华有40多万客户,肯定能找到比较适合短工个性的工作。在待遇上,万宝盛华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万宝盛华就已经建立一套保险系统,可以让公司签约短工与正式工享受同样福利待遇。而且,在万宝盛华工作时间有保证,不会青黄不接。

对于客户来说,万宝盛华每年有200多万短工供应能力,其中仅研究助理、专业人士等高级技工就有40多万。

更重要的,以万宝盛华的评估与培训系统,人才质量非常可靠,上岗时根本没有过渡期,使客户能非常放心地尝试人力结构的弹性管理。

上一篇:我的第一次讨债 下一篇:做个快乐的包租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