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聊城八角鼓的历史衍变及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时间:2022-10-16 01:00:24

对聊城八角鼓的历史衍变及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摘要:聊城八角鼓是流传在聊城、临清地区的颇具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经过对聊城八角鼓发展过程以及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聊城八角鼓面临着观众日趋老龄化、地方特色削弱、时代性缺失、后继无人等诸多问题,虽然国家有保护,但是受众人群没有定位,或者说是已经失去。聊城八角鼓是聊城地区民族民间艺术的代表,是研究运河文化的活的资料,我们必须加强对聊城八角鼓的保护与研究,使得聊城八角鼓的音乐价值、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在21世纪进一步得到实现。

关键词:聊城八角鼓;历史衍变;传承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3-0173-02

聊城古有“名人名城名曲”之说,其中“名曲”指的就是聊城八角鼓。聊城八角鼓指的是一门流传在聊城、临清地区的颇具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由北京八角鼓衍化而来。在表演中聊城八角鼓使用八角鼓等乐器击节,以说唱为主,辅以表情动作。最早演唱者为博平盲艺人褚连登,擅长自弹自唱和巧变丝弦。清末职业艺人渐多,遂发展成为既可清唱段儿书,又能化妆彩唱两种演出形式。八角鼓属于曲牌联套体,聊城八角鼓在原有的曲牌基础上又吸收了其他音乐形式的曲牌;在伴奏上,以八角鼓击节,辅以三弦伴奏,后又增加了扬琴、琵琶、二胡等弦乐器;在内容上,聊城八角鼓不断推陈出新,故事多与世俗劳动生活紧密联系,如《王婆骂鸡》、《小偷闹房》、《打面缸》等等,并改用聊城当地的方言进行演唱。就这样,聊城当地逐渐衍变出这门与北京八角鼓相区别的具有独特风格和地方色彩的曲艺形式,一度受到了当地人民的广泛喜爱。

一、聊城八角鼓的历史衍变

1.清朝中叶——民国初年

八角鼓确切传入聊城的年代是在清朝中叶。早期的聊城八角鼓主要受北京八角鼓的影响,曲牌均采用北京八角鼓的曲牌形式,被上层社会所推崇,占据了主流音乐的位置。

约在清末时期,聊城八角鼓完成了音乐性格的本土化,由上层社会中转入寻常百姓家。这一改变,与聊城的地理位置的优势息息相关。首先,聊城的历史文化积淀雄厚,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聊城就已成为齐国颇具规模的城市之一。公元前250年,聊城因稷下学派的代表人物鲁仲连“射书救聊城”一事记载于史册(见于《战国策·齐策》)。其次,明清时期,京杭运河水运发达,聊城作为沿岸九大商埠之一,有“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的盛誉。由于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十分繁荣,南来北往的大小商贾多半会在聊城停留。为方便之故,商人们筹资兴建起山陕会馆,会馆内设有专门用来表演的戏台。历史文化的积淀、水陆交通的便利为八角鼓在当地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一方面,艺人改用聊城当地的方言演唱,这一本土化的举动使得八角鼓受到当地城乡居民的一致认同和喜爱;另一方面,聊城八角鼓有机会吸取南北戏曲的曲调及演出风格,来丰富自身的成长。在故事选材上,聊城八角鼓多倾向于选择以生活琐事为主反映风土民情的世俗性故事,迎合了普通阶层的审美趣味,盛行一时。

早期的聊城八角鼓多由业余爱好者演唱,属于自娱自乐,清代末年普及以后,专职演唱的艺人渐多,演出多需要观看者付上一定的报酬,聊城八角鼓走上了营利化的道路。据聊城八角鼓的传人逯焕斌描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城里会演唱聊城八角鼓的人有六七十人之多。通常多在晚饭后演出,演员五六人至十数人不等。找一宽敞的露天地,从各自家中搬来桌子,玻璃棉油灯,摆放上茶水。演员每人可即兴演唱所学的任意剧目,以传统剧目居多,但有人唱过的剧目其他人就不能再唱了。闻声而来的听众,或自带小凳,或席地而坐。我们唱起来有瘾,乡亲们听起来也上瘾。往往唱直到夜半,兴尽方散……在聊城的东关大街上还出现了专门听聊城八角鼓的‘把式’”。因为观众以妇女为多,所以人们又戏称聊城八角鼓为“拴老婆橛子”,当时的热闹场面可见一斑。

2.民国初年到“”前夕

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老艺人相继去世,由于时代的动乱,吴化侠的徒弟逯本荣回到了乡下的老家刘营。在这里,他开始以家族传承、口传心授的方式,将八角鼓传授给爱好这一说唱形式的50余弟子们。因为聊城八角鼓的本土性很强,说唱内容又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聊城八角鼓深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1946-1948年期间,逯本荣来到冯庄寄居,冯庄因为逯本荣的到来掀起了八角鼓热。耳濡目染之下,十四岁的李以章渐渐喜欢上八角鼓并习得了这门传统技艺。

1947年聊城解放以后,聊城八角鼓得到一些文艺工作者的关注。1953年,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邀请以逯本荣为首的四人八角鼓小组到北京参加录音。这次录音由逯本荣口述,王助山整理,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留下许多宝贵的资料。此后,在各级的汇报演出中八角鼓成为聊城地区的代表性节目。这一时期的聊城八角鼓虽然略有起色,但其盛况已经难比昔日。

1966年以后,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聊城八角鼓被禁演。80年代,聊城八角鼓又开始演出,但多为宣传时事政治思想。至90年代,这一传统曲艺形式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的演出情况。聊城八角鼓面临绝迹。

3.20世纪90年代至今

20世纪90年代,老艺人们或者已经故去或者年过古稀,聊城八角鼓面临人亡曲歇的局面。面对这一现状,聊城市的相关文化部门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有意识的保护措施。聊城市文化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小组也对聊城八角鼓专门进行立项。李以章先生所在的冯庄村的村民也自发成立了一支专门表演学习聊城八角鼓的文艺队,为这门民间曲艺的传承作出了挽救性的努力。为适应社会与时代的发展,一些新变的剧目被创作了出来,如《祝寿》、《青天白云》等。新编剧目有如下的特点:套用依曲填词方式进行创作;语言大多采用普通话,失去了浓厚的地方韵味;内容与时事相联系,力图跟上大众的审美趣味。

二、聊城八角鼓的生存现状分析与思考

经过对聊城八角鼓现状的一番调查了解,我们发现,聊城八角鼓面临着观众日趋老龄化、演唱者后继无人、地方特色削弱,时代性缺失等问题,虽然国家有保护,但是受众人群没有定位,或者说是已经失去,这一说唱艺术面临着日渐衰落、即将失传的尴尬境地。就聊城八角鼓的整体发展来说岌岌可危。这种状况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运河的衰落

众所周知,八角鼓是沿运河而来。运河兴则兴,运河衰则衰。运河的便利和来来往往的大量流动人口,为八角鼓在聊城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运河交通的便利为曲艺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可能,聊城八角鼓有机会学习借鉴其他剧种的演唱特点及优势,更好地树立自己的风格。聊城昔日的辉煌“都伴随着运河的淤塞、航运的废止而陷于衰退。时至今日,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网四通八达,运河在国家交通运输中所起到的作用也不会再如以前那样重要”。今天的聊城,交通与经济都不发达,聊城八角鼓很难与其他剧种产生面对面的共鸣与交流,进而导致这一说唱艺术的自我更新能力不断下滑,很难适应现在社会节奏。

2.新生娱乐形式的冲击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提高新生娱乐形式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不断地产生出来。与以往不同的是,人们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文艺形式决定自己的生活,看电影、看话剧、欣赏一场音乐会、学沙画、做陶艺等等。在某些娱乐形式中,观众不仅欣赏,还可以直接参与其中,这些新生娱乐形式的新颖性以及与当下生活的贴合程度是传统聊城八角鼓所不能比拟的。新生娱乐形式夺取了大部分的观众,聊城八角鼓的受众出现了日趋老龄化的倾向。难以想象,几十年以后,还会有多少人会发自内心地喜欢听聊城八角鼓这一传统的说唱艺术形式。

3.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

如果我们回顾聊城八角鼓的发展过程,就会发现,聊城八角鼓在当地能盛行开来,由上层社会进入寻常百姓家,有一个关键因素——专职艺人加入了聊城八角鼓的演唱队伍。这些艺人来自社会的底层,一方面,他们了解本土的语言、音乐、民俗、生活情趣;另一方面他们演出是为了填饱肚子。为了生存,他们必须了解观众的欣赏需求,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聊城八角鼓完成了自身的本土化与通俗化,从而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欣赏群体,这一时期的聊城八角鼓,它的生命里是异常旺盛的。而现在,经济的发展为年轻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就业机会,年轻人多倾向于走出小地方到外面的大城市去发展,很少有人会指着习得家乡的某一种正在被社会遗忘的说唱艺术用以谋生。聊城八角鼓以往的谋生优势丧失。逯老先生曾说“自己很想教但是没有人学,年轻人更愿意作些实际的事情。”聊城八角鼓无法营利,自然没有生存的动力。即使有一些自发组织的民间文艺队,他们的演出也都是仅仅出于爱好,而并不以此赚钱。伴随着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聊城八角鼓的继承人也在不断流失。

4.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

尽管政府以及民众对聊城八角鼓的传承作了许多挽救性的措施,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虽然我们在一些演出及娱乐活动中仍能听到聊城八角鼓,但是这一门曲艺形式传统的唱腔、内容等已经无法复原。任何事物都会经历出生、发展、繁荣以及衰亡,聊城八角鼓也不例外,这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时展了,大众的审美需求也发生了改变,我们只有正视这一规律才能为这一传统的地方说唱艺术形式的传承作出正确而又力所能及的事情。

与其他民族民间艺术类似,聊城八角鼓走过了它的辉煌期,正在面临发展上的低潮期。在高科技现代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忽视和抛弃这些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如今,对于聊城八角鼓的学术研究还有许多空白,我们只有加强对聊城八角鼓的保护与研究,才能实现聊城八角鼓的音乐价值、史料价值、学术价值,使聊城八角鼓成为人类永久的文化财富。

参考文献:

[1]林琳.简述聊城八角鼓的历史流变及由其生存现状引发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S1).

[2]陈永金,李胜虎,赵立霞,刘加珍.京杭大运河与聊城经济文化影响的地理分析[J].商业研究,2011,(1).

[3]冯光钰.多重视野中的曲艺音乐[M].香港: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4]中国曲艺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东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

[5]任一.哀叹或直面——由聊城八角鼓的消亡引发的思考[J].音乐艺术,2003,(4).

[6]曹本冶,陈婷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音乐艺术,2006,(1).

上一篇:企业家精神与高职院校文化的融合 下一篇:文科女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