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看骨质疏松

时间:2022-10-16 12:10:18

很多人认为,中老年人腰背痛、腿脚痛是因为“缺钙”,甚至认为这种疼痛不用治疗,挺一挺就能过去。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公众需要更多的专业性指导和建议。

骨质疏松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等;继发性骨质疏松,如甲亢性骨质疏松、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等;原因不明的特发性骨质疏松。其主要症状有:疼痛,以腰背部多见;驼背,它是由于骨质疏松造成椎体变形而引起的,是临床上的重要体征之一;骨折,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是骨折,常见部位包括髋部、胸腰椎、桡骨远端、肱骨近端及踝部。

老年人本身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由于老年人对疼痛敏感性差,有的已经发生骨折,但未感到明显疼痛,不及时就诊,容易耽误治疗。因此,老人跌倒,不能认为没有疼痛就不会发生骨折,只要跌倒就要及时就诊。

一般来说,骨质疏松一旦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时,骨骼中的骨量已经丢失30%~50%以上。此时骨破坏大于新骨的生成,骨骼中的矿物质减少,骨骼中的骨小梁变细、变脆或发生断裂从而导致上述症状。此时单纯服用钙剂效果往往不太理想,需要综合治疗骨代谢失衡,不仅要促进骨生成,同时也要阻止骨流失,这样才能有效控制骨质疏松。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延缓其进程呢?建议老年人做到以下4点:

1.生活有规律,戒烟限酒;

2.不偏食,要摄入足量的含钙质以及各种维生素的食物,多喝牛奶非常有必要(编者注:牛奶每100毫升含钙约120毫克,一瓶250毫升的牛奶,含钙约300毫克。每天喝2瓶牛奶可补充600毫克,加上每天摄取的食物中含钙约400毫克,一天的钙摄入量可达1000毫克);

3.加强锻炼,平时经常有计划地参加户外活动,如打太极拳、散步、慢跑等,运动量要根据自身的体质来定,同时要经常晒太阳;

4.服用一些预防性的药物,一个人每天需求钙的量是1000毫克,而根据我国饮食习惯,每天摄入钙的量是400毫克,远远低于正常需求,因此可适当地服用补钙药物和维生素D。

此外,过去只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的骨质疏松近年来正在年轻化,这和不少年轻人的不良生活方式有关。例如经常喝咖啡、抽烟、喝酒、喝碳酸饮料等都是骨质疏松的诱发因素,同时,年轻女性还普遍存在容易引起骨质疏松的两大不良生活习惯:缺乏运动与缺乏日晒。年轻时的这些不良习惯会给骨质健康埋下很大的隐患,直接导致不少女性到了中年或绝经后出现骨质疏松症。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要尽早开始。

(摘自《光明日报》)

上一篇:社会责任感,健康产业最恒久的生命 下一篇:杨坤:品味到了再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