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亡抑制基因存活素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时间:2022-10-15 11:57:47

凋亡抑制基因存活素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33例癌旁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蛋白在内膜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6.7%,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组10.0%及癌旁组织组9.1%(P

[关键词]Survivin;子宫内膜癌;免疫组化

[中图分类号]R7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08(2009)07-O006-03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内外环境的影响,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上升,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细胞凋亡过程的异常有密切关系。新近发现的凋亡抑制基因存活素(survivin),属于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的新成员,主要通过直接抑制caspase-3和caspase一7的活性而阻断细胞凋亡过程。其在正常成熟终末组织中无表达,但在人类多种肿瘤中都有表达,这一特点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故本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癌旁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探讨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泰安市中心医院妇产科2004年1月~2008年11月收治手术切除标本的存档病例,经病理诊断证实为子宫内膜癌60例,年龄36~71岁,平均58.5岁。全部病理切片经过两名病理科医师检查复片。根据子宫内膜癌手术一病理分期标准(FIGO,2000),均为子宫内膜样型腺癌(即为l型子宫内膜癌)。其中I期20例,Ⅱ期23例,Ⅲ期17例,Ⅳ期0例。按癌细胞分化程度分为GI级32例、G2级20例、G3级8例。浅肌层浸润(≤1/2)45例,深肌层浸润(>1/2)1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者13例。全部患者术前均未经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另取癌组织旁开0.4cm取癌旁组织33例,并选取因其他妇科疾病而手术切除的正常子宫内膜标本20例作为对照组。

1.2 试剂 兔抗人survivin基因多克隆抗体sP免疫组化试剂盒,DAB显色试剂盒均购于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1.3 实验方法 免疫组化染色法: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常规脱蜡后,微波修复抗原,经内源性过氧化酶阻断剂孵育15min,10%正常兔血清封闭非特异性背景10 min。然后用3步SP法染色。DAB显色,苏木素复染,透明,封片镜检。用PBS缓冲液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实验步骤按试剂盒说明进行。

1.4 染色特征及结果判定survivin结果判定

参照文献进行: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浆(偶见于胞核)阳性物质呈淡黄色或黄色颗粒状,染色强时可呈棕褐色。(1)根据每张切片中细胞染色强度评分:细胞内无染色为0分;浅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棕褐色为3分;(2)按组织切片中的阳性染色细胞数占全部肿瘤细胞百分比记分(随机取10个高倍镜视野的平均数):≤5%为0分,~20%为1分,~50%为2分,~75%为3分,>75%为4分;(3)按上述两项指标的分数乘积高低分为:0~1分为阴性(-),2~4分为弱阳性(+),5~8分为中度阳性(++),9~12分为强阳性(+++)。

1.5 统计学方 法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样本构成率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JP>0.05认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2.1 Survivin蛋白在不同内膜组织中的表达Survivin蛋白在正常内膜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0%(2/20),9.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低于内膜癌组的表达率66.7%(40/60)(P

2.2 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Survivin在临床晚期(Ⅲ-Ⅳ期)、组织分化差(G2~G3,级)、肌层浸润深(>1/2)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组织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临床早期(Ⅰ~Ⅱ期)、组织分化好(G1级)、肌层浸润浅(≤1/2)及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P

3 讨论

Survivin蛋白是迄今发现的分子量最小,也是最强的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基因的组织分布具有明显的细胞选择性,表达于胚胎和发育的胎儿组织,其在正常成人终末分化组织(胸腺、生殖腺除外)不表达或低表达,而高表达于人类大多数肿瘤组织中,如胃癌、肺癌、结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Survivin的表达与多种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或)疾病分期有关。Survivin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及调节肿瘤血管生成3个方面的作用参与肿瘤发生、发展。Survivin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的研究报道不多,结论不一。Takai等”用荧光免疫组化法对31例内膜腺癌及20例正常内膜存档石蜡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发现:Survivin在正常增殖期、分泌期内膜弱表达,而在内膜癌细胞核、细胞浆强表达,且Survivin表达分别与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临床结局、及生存率显著相关(P0.05),认为Survivin高表达是内膜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Pallares等报道Survivin在内膜癌中的表达较正常增殖期内膜高,但与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手术病理分期、生存率、分裂及调亡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本实验结果与很多国内外的研究相似,Survivin在正常子宫内膜、癌旁组织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它们的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子宫内膜癌组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癌旁组织比较,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由于两者病理性质比较相似所致。在子宫内膜癌中,随组织学分级、手术分期的升高,Survivin的过表达率也升高,G2、G3组与G1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这些现象说明了在异常增生的子宫内膜中,Survivin可能通过促进细胞的有丝分裂。同时抑制细胞的凋亡,打破增殖与凋亡的平衡,导致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提示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可反映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是子宫内膜癌侵袭进展的标志,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预后,Survivin越高表达,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Survivin成为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一个新的靶点。据此,我们认为定量检测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对判断子宫内膜癌有重要临床意义。

上一篇:上海市老年人日常生活满意度自我评价及其影响... 下一篇:AGFA干式打印机一般故障的检修与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