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怕学数学的根源分析和应对策略

时间:2022-10-15 11:29:48

学生怕学数学的根源分析和应对策略

摘要 从小学过渡到初中,初一是一个最重要的时期,往往这个时期就会产生两极分化,一部分学生喜欢数学,一部分学生怕数学,如何应对这种现象,是每一个初中数学老师的当务之急,也是能否全面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差生 怕数学,应对策略

在目前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背景下,数学这一门课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看成是取得中高考好成绩的重中之重,尽管学校非常重视,老师反复强调,家长天天督促,可部分学生仍然是对数学望洋兴叹,最终只好彻底放弃。本人在这里对学生怕学数学试着进行简单的根源分析,同时提出几点应对的策略,以期望抛砖引玉。

一 、 学生怕学数学的根源分析

1、学生没有很快的适应中学的学习方法

进入中学,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小学都有一定的差异,要求初中学生的学习具有更大的独立性与自觉性,不再是依葫芦画瓢,而是要举一反三,学习方法必须灵活多样。事实上,大多数学生不能立即适应这一学习环境,是最后怕学数学的原因之一。

2、小学的数学基础知识不过关

现在小学升入初中不再是择优录取,为了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所有的学生进入中学,而部分学生数学知识根本不过关,该记住的知识没有记住,该掌握的内容没有掌握。要知道,小学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数学体系的严谨性,运算的精确性,推理的逻辑性,要求学生必须有扎实的基础。

3、思维方法一下子转变不过来,对数学失去兴趣

小学的数学教学主要以是四则运算为主,多数为单向思维,可学生一进入初中,知识内容发生了质变:一是要用“字母”为主的符号代表数,二是建立有理数概念,引进了负数。事实上,很多学生思维能力无法跟上这两个飞跃,暂时的进度跟不上,学习感到“吃力”,部分学生就视数学为畏途,产生自卑感,出现兴趣倾斜,可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失去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这也是学生怕学数学的主要原因之一。

4、心理和生理上发生了变化

从小学进入初中,基本上都是十二、三岁,正好处在青春期前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而部分学生对这两个转化开始不适应,若不能较快适应这两个转化,同时对数学的学习又有畏难情绪,渐渐的就跟不上教学要求,这样恶性循环,这也是产生数学差生的原因之一。

5、老师和家长的双重压力

有些同学由于以上的原因,一时数学成绩跟不上,而老师又在全班甚至全年级进行数学成绩排名,这样无形中给了差生巨大的压力,家长得知自己的小孩数学成绩差,也是整天的唠叨,最终,学生怕学数学变成了讨厌数学,甚至是恨数学,恨数学老师了。

二、学生怕学数学的应对策略

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刚刚接手的新班,作为老师首先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学生,特别是要了解他们在小学的学习情况,家庭情况,针对差生,甚至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争取尽快的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2、做好中小学知识和学习方法上的衔接

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数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有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小学数学知识是中学数学知识的基础,而中学数学知识又是小学数学知识的发展和延伸。因而,新生入学,结合新课内容,做好中小学知识和学习方法上的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里,学习方法以简单模仿、死记硬背为主;平时除了听课,做作业外,不注重挖掘课本延伸功能,更多学生做题只求结果,忽视数学的严谨性和规范性的过程。因此,坚持严格的常规训练,帮助学生用新的、中学特有的科学的方法去学习,这是防止和转变差生的必要措施。

3、激发学习兴趣,启动发展思维

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的动力,数学教育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能否保持和发展。为此,培养和提高初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启动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措施,是防止学生害怕数学、讨厌数学的不二措施,也是转变数学差生的重要保障。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人都有一种好奇心理,越是奇绝怪异,越要探个究竟,特别是刚刚进入初中的中学生更是如此。为此,在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情境,引起悬念,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动学生思维。兴趣是带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如果在兴趣的带领下解决问题,成功的欢乐可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自信,给予学生多次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功,能使学生多次获得愉快情绪,从而为数学废寝忘食,积极思维。教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增补实例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离不开数学,并指导学生带着数学思想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因材施教,适度“偏爱”差生

众所皆知,差生常常因暂时的处于成绩落后而受家长责备,同学看不起,老师放弃,因而显得悲观失望,自暴自弃,丧失上进心。要使他们进步,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激发他们的热情,特别是教师的关心鼓励,令他们放弃怕字当头的心里,使他们树立起上进的自信心。这是转化差生的主要措施。同时,老师的特别关爱也会影响家长和同学对差生的看法和态度。教师对差生施以深厚的教育爱,关怀爱,在自觉、具体、亲切、真诚地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中,不断的感化其心灵,使之不断进步。对待数学差生,老师应“关怀备至”,用自己的“雪中送炭”之情去唤起他们的上进心。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交流,向他们了解知识“卡壳”的原因,进行必要的补讲和耐心开导,对于他们作业、也要区别布置,让他们力所能及,慢慢的增加难度,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逐渐地由怕数学转变成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5、增强集体荣誉感,融入班级大家庭

老师不但自己关心差生,还要发动全班同学一起来帮助差生,利用同学之间的帮扶作用,使差生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这样转变过来的差生才能有持久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

实践证明,只要老师坚持科学的态度,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实事求是,找准问题,明确原因,对症下药,灵活积极运用上述措施,防止学生产生怕数学的心理,由怕数学变成爱数学,直至转变数学差生,大面积提高差生的数学成绩是完全可能的。

姓名:陈勇

电话:13870450208

快递样刊的地址:江西资溪电信局营业厅 黎敏军收

上一篇:新期 新遇 上海型放新商 下一篇:技术进口的三大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