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辅导员队伍“三专化”发展新探

时间:2022-10-15 10:36:36

高职辅导员队伍“三专化”发展新探

【摘 要】“三专”即:专职、专业、专家,高职院校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高校间的资源共享,同时也对辅导员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三专”要求下探索辅导员队伍的发展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辅导员 “三专” 发展路径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三专”要求提出的背景

1. 政治背景

党中央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2006年9月,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了《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规定》明确了辅导员的角色性质: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2. 社会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社会利益群体结构发生了变化,一些新的利益群体出现,社会阶层也重新分化重组,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因此,社会意识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渐渐增加了新的内容,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的加入,人们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群体心理、社会风气、人们理想信念、价值观的变化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一定的冲击,使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影响,也给我们的辅导员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高职院校发展背景

《2012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中指出,2002―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每年平均30%的学生不能在毕业之前找到工作,其中20%处于待就业状态,这意味着每年有100万大学生毕业前找不到工作。目前,学校和社会的紧密结合,办学形式更加开放,资源共享更加便捷,学校好不好,关键要社会的检验。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以建大学的标准对辅导员队伍提出了“三专”的要求非常可取,三个方面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职位设定过于模糊,缺少定位

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大多数辅导员认为自己是身兼多个职能:思想辅导员、生活保姆、消防员、信差、行政人员等,忽视了辅导员工作的真谛,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琐碎的事务性工作。职业设定过于宽泛、模糊,让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迷失了自己,让原本想要成为一名合格辅导员的理想成为空想,有时候甚至舍本逐末,颠倒了工作的重心。

2. 专业程度要求偏低,基础薄弱

从各大高职院校的招聘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辅导员要求往往是不限专业的,在一个高校的辅导员队伍中我们几乎可以找到任何一个专业的工作者。所以,长此以往,大家对辅导员工作形成了一个固化但不正确的印象,就是辅导员是万金油,不需要多高的学历,不需要多专业的知识,辅导员工作人人都可以做。这样的现状就使得我们高校的辅导员队伍缺乏专业性,同时也阻碍了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发展的步伐。

3. 发展路径不畅,职业前景模糊

稳定的辅导员队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由于辅导员职业的模糊,工作内容的繁琐,使原本对辅导员工作充满期望的人员丧失了热情和信心。尤其是对于一些所学专业和辅导员工作相差甚远的辅导员来说,专业知识的丢失和工作的繁琐更是让他们感觉到目标的模糊、前途的渺茫、自我价值的缺失。因此,整体给人印象就是,辅导员工作只限于眼前,不需要发展进步。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发展路径探索

1. 细化辅导员岗位的分工,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职化程度

高职院校要想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分工必须细致到学习、生活、心理、就业指导等方面,各个方面都必须配置相应的辅导员,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开展专业辅导工作。心理和就业的辅导员可以从学校层面设置统管全校学生的部门,并吸纳各学院中具有相关资历和资质的辅导员加入到该部门的工作中,专门对某一工作进行指导,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某一方面的服务,使辅导员的任务放在如何更好地服务学生上,而不仅仅是维护稳定和谐,固化于宏观层面。

2. 强化辅导员的专业要求,增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性

一种职业或一项工作要实现专业化必须有专业知识技能作支撑,有一定的学科依托确立专业地位。辅导员工作本来是一项做人的工作,可谓是最有难度,最具挑战的工作。各高校为了满足不同学科学生对于辅导员的不同需求,通常在专业要求上不会局限于与辅导员职位相关的专业,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性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在引进不同专业的辅导员以满足需要的同时,也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内部的学习交流,鼓励辅导员进行第二专业的学习和培训。

3. 充分运用培训激励机制,促进辅导员队伍向专家化迈进

不断地学习,自我充电,是每个教师的权力,同时也是教师的义务。只有不断地融入新的知识,新的观念,做好知识和能力的更新换代,才能适应来自学生、来自工作的挑战。对于每一个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来说,单位以及社会相关机构组织的培训不仅体现了工作的需求,也体现了对该职位的重视。在高校内部,也应该借鉴这种企业模式,少一些程序化的培训,多一些跟职位密切相关的学习机会,只有机会多,名额少,才能更好地激励每一个辅导员进步,才能通过培训达到预期的效果,使每个辅导员真正成为该职业的专家。

4. 创新工作方法和理念,制定辅导员队伍发展的长效机制

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呈现出多极化和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各种文化相互激荡,互为渗透。为了适应新的挑战,辅导员要积极尝试将新的媒介引入到日常工作中来,引进先进理念,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我们工作的目标。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制定丰富、稳定、完善的与辅导员队伍发展相配套的制度体系。各高校应该响应时代的号召,根据学生发展的需求,完善辅导员的考核制度,促进辅导员队伍向方法科学、理念先进的方向发展。

上一篇:影视鉴赏对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探讨 下一篇:浅谈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