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铜雀台》

时间:2022-10-15 10:16:36

看电影《铜雀台》

去了电影院没看见二乔,但看见了另一位叫“灵雎”的美女,据创作者考证那是曹操的手下败将吕布的闺女,操墓里有具二十五六岁的女性骨架就是她。灵雎在爹死娘嫁人后被相当于的某股政治势力弄到某处挺像《西游记》盘丝洞的地方,进行洗脑和魔鬼训练,被制成并裹了层糖衣后送进铜雀台,放到曹操的床上。炸弹原定在天上四颗星连成线那天起爆却未能如愿。

为什么该爆不爆呢?原来,魔鬼训练并不真魔鬼,同学中有男有女,比过去的男四中、师大女附中要“人性化”多了。于是女生灵雎便跟男生穆顺好上了。穆顺也被制成了,但没裹糖衣而是一刀割了人欲。去人欲,也许是为了存天理,但更像是出于求职的方便,因为毕竟既能够着曹操又能够着灵雎的职位只有太监了。不知是魔鬼训练不彻底,还是那一刀就业上虽必要但思想上太多余,总之穆顺的思想跟的用途出现了致命的距离,男不成的他不但超越性地希望灵雎跟真爱她的真男人曹操好好过日子,还在各路人马刺操的刀光剑影中说出其实百姓需要曹操这种民生导向的话。这就导致了轮到上场的时候,穆顺选择了救曹而不是灭曹。他披上曹操的斗篷替曹操去死,死在决然刺曹的灵雎剑下。说灵雎“决然”也对也不对。“对”是因为她毕竟从高楼飞身跃下,一剑刺进曹操的斗篷;“不对”是因为刺操之前她已对曹操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有了感觉干嘛还要刺?这是我到这会儿也没想明白的地方。是不是商业大片都这路子?好像也不是,《英雄》等一些影片都是有了感觉便作罢了。

这部片子对曹操倒是有个新认识:曹操没想篡汉只想匡汉。其实,这也是一个很旧的认识。最早这么认识曹操的是他本人,同意他观点的也代不乏人,因为毕竟曹操没称帝,没废了汉家天子取而代之。但这种认识只能成为一种异见,成不了主流,因为曹操虽然没取而代之,却毕竟把什么都铺垫好了,将来儿子称帝并追认他为帝是可预见的。所以,“篡汉”的称号曹操也只能半推半就;但以汉室那点出息,改朝换代是免不了的。

这是中国人固有的公平观:跟谁好得陪谁倒霉,不能里外里好处都被你一人得吧。曹家后来被司马家篡了位,传统史家就觉得活该,谁让你先篡人老刘家的?这种观念笼罩了旧戏旧文学,以《三国演义》最为典型。近代以来,随着宗法社会的土崩瓦解,篡不篡,该谁篡,都不是史学家的问题了,当然在一般老百姓那里可能还有点纠结。二十一世纪的新新电影人却拿出一把潘家园都未必见得着的尺子给曹操重新量身高量胸围,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上一篇:幸运大男孩李浚赫 下一篇:各种“危险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