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趋向动词中“去”的价值

时间:2022-10-15 09:33:10

摘 要:趋向场的理论可以解决复合趋向动词里面“来/去”的选用问题。具体地说,就是利用叙述者跟施动者所涉界点、界域的时空关系及其语用心理等来解释和说明现代汉语中“起去”“开去”“拢去”的弱势地位和“去”的价值。

关键词:复合趋向动词 趋向场 趋远趋隐 超叙述现实

趋向动词的研究,特别是其共时研究,“随着分布理论、认知语法等理论的引入和运用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在这种情况下,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就显得比较薄弱了。”(马庆株序,王国栓,2005)迄今为止,关于趋向动词的历史研究已有一些成果。但是关于“起去”“开去”“拢去”等趋向动词的比较研究还不够深入。邢福义(2003)在论述“起去”的语法化时,指出“起去”能“更准确反映人们的趋向感”,不忽视这样的“弱小”成员,“有利于全面地认识具有匀整性的现代汉语趋向动词系统”。本文从趋向场的角度出发,探讨这几个“去”类词处于弱势的原因,并说明“去”的价值。

一、复合趋向动词系统中“弱小”成员的提取和预测

首先从多个语料库中检索复合趋向动词,获得相关数据。通过对比所得数据来提取其中的“弱小”成员,然后从构词语素的语义特征和叙述者的语用心理来推测弱势复合趋向动词的成因。

(一)从语料库中提取“弱小”成员

在国家语委标注的语料库中,我们检索所有趋向动词的分布句数,得到相关数据(表1):

表1:趋向动词分布句数

上来511 下 来

2350 进 来

561 出 来

4878 回 来

1742 过 来

1314 起 来

7303 开 来

262 拢 来

9

上 去

582 下 去

1436 进 去

522 出 去

1015 回 去

650 过 去

1307 起 去

0 开 去

54 拢 去

对比上表上下两行数据可知,除了“上来”,“来”类词的句数都高于“去”类词,其中“起去”“拢去”“开去”和“出去”等与相对应的“来”类词有明显差距。

从词频的角度来统计是否有所不同呢?在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语料库,我们检索到趋向动词的词频(表2)。

表2:趋向动词词频

上来70.8 下 来

333.28 进 来

70.86 出 来

576.94 回 来

406.63 过 来

230.61 起 来

757.03 开 来

20.372 拢 来

上 去

90.082 下 去

184.98 进 去

77.414 出 去

176.83 回 去

149.94 过 去

189.87 起 去

- 开 去

2.4447 拢 去

?

对比表2和表1可知,表2“进去”频率高于“进来”,“拢来”没有分布数据。表2体现出的共性是,“起去”“拢去”“开去”等“去”类词为“弱小”成员,“起来”有异常高的使用率,“上去”与“上来”,“进去”与“进来”的使用率无明显差异,前者甚至要略高于后者,并不处于弱势地位。

(二)从构词语素的语义特征和叙述者的语用心理来推测“弱小”成员的成因

“来”“去”与“上”“下”“进”“出”“回”“过”“起”“开”“拢”等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动作趋向表达系统(表3):

表3:动作趋向表达方式和特征

复合趋向

动 词 类型 运动方式 特征 趋近趋显 趋远趋隐

界点

位移 左右 界点里:进 进来 进去

界点外:出 出来 出去

界点间:过 过来 过去

重归界点:回 回来 回去

上下 界点之上:上 上来 上去

界点之下:下 下来 下去

界域

位移 多维 界域上升:起 起来 起去

散开 界域扩散:开 开来 开去

集聚 界域缩小:拢 拢来 拢去

界点和界域分别是动作行为涉及的空间临界点或临界面。纯粹从运动方式的难度来看,涉及界域的运动趋向的难度系数明显要高一些。也就是说,界点之间或内外的位移性动作使用频率高,表达其趋向的动词也就有高频率;而界域位移性动作使用频率低,其后接的趋向动词使用频率自然会低一些。因此,仅从表达动作的真正趋向的角度来看,“起”类、“开”类和“拢”类词的使用频率应该都是相对较低的。

那么如何解释表1和表2中“起来”的超高频现象呢?动词后的“起来”除了表示上升,还经常表示动作行为的开始,也就是说“起来”已经语法化了。李琳(2005)认为,它甚至成了一个准话题性标记成分。邢福义(2005)认为“起来”在语法化历程中走得特别远,跨出了趋向动词系统的基本范围。如果把表示“开始”义的“起来”排除掉,其使用频率就会降低很多。

从语用心理的角度来看,在这一趋向表达系统中,“来”类词可以满足人们趋近趋显的心理,而其中的“起来”还可以满足趋高趋升的心理。由此看来,“起来”的语法化是语义基础和语用心理共同促成的。

“上去”具有相对较高的频率也可以从语义和语用心理的角度来解释。“上”的界点也有一定程度的虚化,不表示物理空间中的界点,而表示主观和客观量的提高和上升。主观量和主观范畴的问题,马庆株(1997)已经有充分的论述,这里不再赘述,仅探讨真实数量和质量的问题。

“远近显隐”是以叙述者为参照的,不用趋远和趋隐的“上去”不足以表达迅猛增加的量。因此,强隐喻性的“上去”应运而生。这样一来,“上来”的地盘势必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事实支持了我们的推测,在北大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搞上去”与“搞上来”分别出现1348次和7次,表示事物数量和质量的大幅提升与否。例如:

(1)我看,大家只要按照中央批示的方针、要求去做,把钢铁生产搞上去是完全有希望的。

(2)学校和社会采取单一的评价方式,把“成绩搞上去”当作唯一要求,使学生深感挫败。

(3)朱F基更是快人快语:“就是当了裤子,也要把上海的邮电通信搞上去。”

当与“下去”在句中合用时,一般不用“上去”而用“上来”,即使质量和数量有大的上升。如:

(4)1980年,我厂把其他产品如轴承、失腊铸钢等全部下马,专业生产汽车万向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把质量搞上来了,成本压下去了,荣获了国家银质奖,走了一条高起点、大批量、高水平的“小型巨人”之路。

当动词后的“进”的界点虚化,也有类似情况出现。量增一般用“进去”,表示量减或不确定才可能用“进来”。言语事实同样支持了我们的推测,北大现代汉语语料库中,“考虑进去”与“考虑进来”分别出现171次和14次,表示量增与否。例如:

(5)如果把差价预备费和利息考虑进去,工程资金需求还会有较大增加。

(6)如果把职工的医疗、住房、教育、各种补贴、福利因素考虑进去,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将会更低。

(7)在把税赋考虑进来后,第一种职业的资本值将更小。

当量的增减不确定时,“进来”和“进去”就有两可性,并可配合使用。例如:

(8)怎样校正影响需求力量的变动,可举例说明,通过计算人均的数量可以把人口上的变动考虑进来,通过一般价格指数除商品价格则可以把一般价格水平变动考虑进去。对于某些变量,如实际收入(用价格指数除货币收入)则需要更加复杂的技巧。

可见,趋向动词中每一个成员都有其弱势与否的语义和语用基础。

二、趋向场制约下的“去”

(一)趋向场

上文从趋向动词的分布、构成语素的语义特征以及语用心理等方面提取和确认了弱势趋向动词:“起去”“开去”“拢去”等。接下来我们要探讨“去”是如何受制于趋向场的。

胡正微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了语法场理论,这一理论对动态地研究现代汉语语法有比较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不能脱离趋向场,对趋向动词进行孤立地静止地研究。趋向场是由叙述者与界点、界域的时空关系及其语用心理构成的语法场。界点、界域是决定动作趋向的基本要素,它与叙述者的空间关系决定复合趋向动词中的第一个语素,而叙述者的叙述时间、叙述方式及其语用心理制约第二个语素即“来/去”的选择。

(二)“去”的价值

1.表达具体的动作趋向――趋远趋隐

关于“去”的功能,学界已有不少论述,下面仅就“起去”“开去”和“拢去”等“弱小”成员来论述“去”的价值。例如:

(9)满喜有个顽强性,跟在黄大年后边见黄大年一杈挑过去的地方比他挑得宽一倍,他有点不服劲,挥着桑杈增加了挑动的次数――黄大牛挑一下他便能挑两下――第一次挑起去的还没有落地,第二次便又挑起,横着看起来,飞到空中的谷秆好像一排雁儿一个接一个连续着往下落。

(10)一起来,他就看了城墙一眼,他恨不能一伸胳臂就飞起去,飞到城墙那边。

(11)“看我先斩他们一员大将,你们可以分四路跑开去,大家在东山下集合。”

(12)学生们围拢去,替他洗涤额角上新的血污。

以上实例都以故事的形式来叙述,分别以“他”“我”和旁观者为叙述者,动作所涉及的界域分别上升、扩大和缩小了。句中选择“去”是因为受事或当事“谷秆”、“他”(假想的)、“你们”和“学生们”都远离了叙述者。例(9)、例(10)中的“起去”不仅叙说了“他”挑起来和想飞起来的基本语义,还精确地表达了“谷秆”和“他”在空中飞行的趋势:远离地面、远离他,飞离城墙。这样描述,充分表达了“满喜”的不服劲儿和“他”想尽快逃离的心理。例(11)和例(12)中的“开去”和“拢去”也有类似表达效果。

2.表达施事的心理趋向――超叙述现实

需要强调的是,复合趋向动词中的“来”不一定总具有凸显功能,在趋向场中,特定条件下的“去”同样具有凸显作用。第一部分论述虚化的“上去”和“进去”时已经说明“去”有一种表达大量和增量的作用。从更大范围来看,这其实是一种主观性颇强的超叙述现实的功能,也就是一种在物理空间和数量、质量以及社会等级等方面不可预知和控制的超越或背离叙述现实的心理。“去”的基本义“离开”为这一心理提供了语义基础。

“起去”和“开去”都有一定程度的语法化。老舍在其作品中较多地使用了“起去”,我们不妨对比他使用的“藏起去”和“藏起来”的特点。在北大语料库中,前者与后者出现的次数分别是29和20。当动作是趋向叙述者,有明确的隐藏处所时,老舍一般用“藏起来”,否则使用“藏起去”。前者往往表示主动隐藏,后者则表示被动地躲藏。例如:

(13)这样,还是我得了胜,在村后的一间破屋藏起来。

(14)逃不出去的,找可靠的百姓家里藏起来,等机会出城!

(15)人人晓得了战争,知道了在空中杀人的是日本,在生死关头明白了许多的事;这不是梦,这是战争,是残暴,是破坏,是无可逃避的――即使象兔儿似的藏起去,炸弹是会往地下钻的!

(16)“我们舅舅家的大哥!由家里逃走八年了!他待一会儿也许就来,他来的时候你可得藏起去,他最不喜欢见亲戚!”“为什么早不告诉我?”我的声音有点发颤。

有明确的藏身之处,用“藏起来”,如例(13)、例(14);否则用“藏起去”,如例(15)、例(16)。有时虽然说到隐藏处,却是尽量远离叙述现实空间的处所,用“起去”。例如:

(17)同时,他们只能把妇女藏起去,藏在厕所里,床底下。

有时从叙述者的角度观察,有趋隐迹象而无明确去处的选择“起去”。试比较下面两例:

(18)他的眼,本来就低深不易看到,此时便更往深处去了,仿佛要完全藏起去。

(19)老人的眼本来就小,现在又红肿起来,差不多把眼珠完全掩藏起来。

例(18)中,叙述者似乎感觉“他的眼”已往不明“深处”去了,因此用“起去”。而在例(19)中,“眼珠”无疑掩藏在老人的眼眶里,所以用“起来”。前一例中所谓的处所是叙述现实外一种虚拟的“深处”,后例的掩藏处是真实的。

而当“藏起去”或“藏起来”与别的趋向动词合用时,老舍也会在充分表达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区分“起来”与“起去”。例如:

(20)他的家便是老鼠的洞,有危险便藏起去,危险过去再跑出来;他只会逃避,而不会争斗与抵抗。

(21)已经十点多钟,新夫妇还没有起来。大赤包与侍从丈夫闯进了新房。没有廉耻的人永远不怕讨厌,而且只有讨厌才能作出最的事。东阳把头藏起去。菊子露出点脸来,楞眼巴睁地想笑一笑,而找不到笑的地点。

例(20)为了满足不重复使用“来”或者“去”的需要,先用“起来”后用“出去”亦可。然而,实例中选用“起去”更能表现“他”逃避叙述现实的性格。同样,例(21)先后用“起去”与“出来”,表现了“东阳”与“菊子”不一样的个性特征,并且同样表现了“东阳”想避开叙述现实空间(大赤包与侍从丈夫的视野)的心理。

只有在合用且不影响表达的准确性时,老舍才不刻意区分“起来”和“起去”。例如:

(22)可是,他很容易地就想到,钱先生一定不会隐藏起来,而是要去作些不愿意告诉别人的事。假若真要隐藏起去,他相信钱先生会告诉他的;钱先生是个爽直的人。

“开去”也具有这一功能。例如:

(23)一个人的不高兴,一下子就会扩散开去,影响到很多人的情绪和心情。

(24)严格的老婆叫瞿莉,三十岁之前,瘦,文静;过了三十岁,成了个大胖子,事事计较,句句计较;一个CEO的老婆,家产十几个亿,为做头发,和周边的美容店吵了个遍。由老婆说开去,严格感叹:中国人,怎么那么不懂幽默呢?过去认为幽默是说话的事,后来才知道是人种的事。幽默和不幽默的人,是两种动物。拧巴还在于,人不幽默,做出的事幽默。出门往街上看,他们把世界全变了形,洗澡堂子叫“洗浴广场”,饭馆叫“美食城”,剃头铺子叫“美容中心”;连夜总会的“鸡”,一开始叫“小姐”,后来又改叫“公主”。严格走在街上,觉得自个儿是少数派。本不幽默,也学得幽默了。人介绍他:“大东亚房地产开发总公司的严总。”严格忙阻住:“千万别,一盖房子的。”

(25)如今在黄家湾村,谁家损人利己,谁家邻里不团结,谁家媳妇不孝敬公婆,谁家不按时缴纳税费,“半月谈”上一登,大家都评说开来;有什么新的致富信息、科技信息、商务信息,“半月谈”上一登,大家都争相打听。“半月谈”成为乡亲们学习政策、了解信息、扶正驱邪的重要阵地。

任何一个人的“不高兴”是不会主动“扩散”的,在例(23)中,它不仅扩散了,而且散发至很远的地方,使许多人受影响。哪些地方哪些人受影响是不可控制和预知的。在例(24)中,严格从老婆说到中国人不懂幽默再到自个儿由不幽默至学得幽默,这种发散性思维来源于现实世界,但其铺排的方向是不可预知的,是超越一般人的认知能力的。而例(25)中大家所评说的叙述现实就是“谁家”的事实,其就事论事的方式是可以预知和推断的。

三、结语

“来/去”的问题在学界已论述得相当多了。在邢福义(2002,2003,2005)的启发下,我们以趋向场理论为指导,重点关注了弱势复合趋向动词中的“去”。结果发现“弱小”成员的弱势并不全由“来”的强势造成,与复合趋向动词的第一个动素的语义特征也有密切的关系,并且“去”有“来”所不具有的功能和独特价值。它既能表达具体动作的远隐趋向,又能表达一种超叙述现实的心理趋向。那如何解释“起去”在普通话中极其弱势的现象呢?这恐怕不能仅从“起来”和“起去”语法化的角度来解释,与“起”的运动方式、叙述者的语用心理以及叙述视角的单调化等方面都不无关系。

“去”的表达功能体现于“多了去了”“大了去了”“海了去了”“深了去了”“差远了去了”和“由他去吧”等诸多固定结构中,也体现在“去他妈的”等詈骂语中。在汉语方言中,除了“起去”,肯定还有不少“去”类词。对这类词语进行穷尽性地搜集、整理和系统研究,也许会使“去”的面目和价值更加清晰和明确。此外,全面深入研究第二语言教学中外族人、外国人“去”类词的偏误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启示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得出更可靠的结论。

参考文献:

[1]胡正微.汉语语法场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蒋华.趋向动词“上”的语法化初探[J].东方论坛,2003,(5).

[3]李琳.趋向词“起来”的相关格式及其语法化研究[D].上海:上

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刘月华.趋向补语通释[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8.

[5]马庆株.“V来/去”与现代汉语动词的主观范畴[J].语文研究,

1997,(3).

[6]王灿龙.“起去”的语法化未完成及其认知动因[J].世界汉语教

学,2004,(3).

[7]王国栓.趋向问题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6).

[8]邢福义.《西游记》中的“起去”与相关问题思辨[J].古汉语研

究,2005,(3).

[9]邢福义.“起去”的语法化与相关问题[J].方言,2003,(3).

[10]邢福义.“起去”的普方古检视[J].方言,2002,(2).

[11]曾常红.“一口气”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J].语文研究,2014,

(3).

(曾常红 白水振 韩国大邱广域市 启明大学中国学系 704701)

上一篇:浅析澳门葡萄牙人名用字的粤语翻译 下一篇:现代汉语中几种常见补语的分析及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