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82例效果分析观察

时间:2022-10-15 09:17:56

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82例效果分析观察

摘要:老年高血压系指年龄大于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诊断标准;氨氯地平能够平稳缓慢长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尤其是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及晨峰高血压效果明显,具有副作用小,患者服药的依存性和治疗的持续性好,非常适应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可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首选降压药物。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氨氯地平疗效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1-0071-02

老年高血压系指年龄大于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21.3kPa或舒张压≥12.6kPa者;高血压是导致老年人充血性心衰、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主动脉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长寿等生活质量,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所以作为高血压的一种特殊类型,老年人高血压正日益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对8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氨氯地平治疗进行疗效观察,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2月-2012年5月间来我院门诊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2例病历资料,男52例,女30例,年龄61-83岁。所有患者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95mm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控制不良的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患者。

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停用各种血管活性药物2周,日常测量坐位血压,取平均值作为治疗前的血压值。给予氨氯地平5mg每日晨起顿服1次。每天测血压1次,同时根据血压情况调整剂量,10例患者2周后需要调整剂量增加为每日10mg。前4周每日晨同一时段测血压1次,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后4周每周测血压1次,共观察8周。最后测3次非同日血压,取平均值作为治疗后的血压值。同时观察的项目有:清晨空腹抽血查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并检测心率、心电图,记录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

3结果

观察治疗8周后,82例患者,80%患者显效,患者收缩压下降20mmHg以上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16%的患者治疗有效,患者收缩压下降10-19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但降至正常;未达到上述标准者为4%。治疗总有效率为96%。本组患者心率无明显变化,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无明显变化。

4讨论

老年高血压系指年龄大于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诊断标准。近年来对老年高血压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老年高血压患者生命体征主要有以下特点:①收缩压与舒张压相差较大:老年人各器官都呈退行性变化,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动脉硬化明显,几乎成了无弹性的管道。心脏射血时主动脉不能完全膨胀,动脉内骤增的血容量得不到缓冲,导致收缩期血压增高,而舒张压相对较低,导致脉压差增大。②血压波动大:表现活动时增高,安静时较低;冬季偏高,夏季偏低,而且血压越高,其季节性波动越明显。在24小时以内,以及在一个较长时期都有较大波动,容易发生性低血压。这与老年人的压力感受器官调节血压的敏感性减退有关。③并发症与合并症多: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减退,因此,患高血压后容易引起心、脑、肾的合并症,如心绞痛、心肌梗塞、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此时需特别注意,不要应用使同时患有的疾病加重的药物。④恶性高血压罕见: 老年人的高血压以良性高血压居多,恶性高血压极少。表现为起病缓慢,进展慢,症状多不典型或无明显自觉症状,常在体检中或并发脑血管病时才被发现。

氨氯地平是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心肌和平滑肌的收缩依赖于细胞外钙离子通过特异性离子通道进入细胞。本品选择性抑制钙离子跨膜进入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对平滑肌的作用大于心肌。其与钙通道的相互作用决定于它和受点结合和解离的渐进性速率,因此药理作用逐渐产生。本品是外周动脉扩张剂,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由于氨氯地平具有强效、长效又平稳的控制血压的特点,对控制老年患者晨峰高血压及收缩期高血压有良好的效果,同时由于氨氯地平起效缓慢,因而不产生明显的反射感激活作用,可减轻快速扩张血管所致的心动过速、头痛、面部潮红和降压期间因血压波动所致的靶器官的损伤,有利于减轻高血压性血管、心脏病变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进展,有助于显著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几率。由于降压缓慢,避免降压速度过快,从而影响大脑和冠状动脉的供血及造成低血压反应。总之,氨氯地平能够平稳缓慢长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尤其是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及晨峰高血压效果明显,具有副作用小,患者服药的依存性和治疗的持续性好,非常适应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可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首选降压药物。

上一篇:体积式美术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下一篇:被动变主动 低效变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