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社区矫正检察制度的不足和完善

时间:2022-10-15 08:59:54

浅论社区矫正检察制度的不足和完善

[摘要]2004年5月司法部的《关于印发的通知》,首次确立了社区矫正制度在司法实践的作用。2011年2月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将社区矫正制度明确的进行了详细规定,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正式确立。非监禁刑制度充实了我国刑罚执行制度,充分发挥了社会力量来挽救、教育罪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司法监管成本,也能灵活应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使其能更早地适应社会,甚至是回报社会。但目前社区矫正工作和社区矫正检察工作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此粗浅地做了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抛砖引玉。

[关键词]社区矫正检察对策;检察监督

一、社区矫正检察工作现状

2003年7月,社区矫正工作开始部署,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发达城市上海、北京等六地在内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正式展开,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与改进,社区矫正工作在全国范围迅速扩展具体在湖南省,2012年12月《湖南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出台。到目前,社区矫正工作在我国已经进行了12年的实践,但由于社区矫正的工作规定仍然过于简单化和原则性,脱管、漏管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仍有存在,使得社区矫正的安置帮教、心理矫治、法制宣传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社区矫正检察工作甚至处于被动状态。

二、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

1、司法所业务杂多,难以全面落实好社区矫正日常工作,对检察机关的监督持反感态度。《湖南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第五条规定,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各乡镇司法所具体在实际工作中,司法所工作人员成为社区矫正工作主体与法律规定的执法主体身份不符暂且不说,就是司法所本身的内部机构建设、人员配置均存在着很多问题。司法所作为我国基层政法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人民调解、安置帮教、法制宣传等职能。但是,随着工作要求的提高、工作范围的扩大、工作职能的增加加上本身建设还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又承担起社区矫正的职能后,目前司法所的机构建设对于要完整、准确和有效地履行非监禁刑罚执行的职能,确保刑罚执行的严肃性、准确性、有效性及其公信力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一是司法所的模式和待遇问题。

2、检察监督力量自身薄弱。现实工作中,检察机关没有充分发挥其权威,在社区矫正检察工作中没有威信,甚存在部分司法行政机关懒于向检察机关报告本月社区矫正人数,按照规定每个月都要及时向检察机关通报社区矫正人数,甚至存在少数的司机行政机关拒绝向检察机关报告人数,最后导致2家单位的社区矫正登记人数相差数百人。这样的基础性工作都没有做到位,那谈何监管,何来防止重新犯罪。

3、社区矫正对象的相关案件跨地区,具体执行落后。有少数的被职务犯罪案件,其暂予监外执行的决定机关不是其居住地法院,而是其他地区的法院(也是其原判法院),居住地检察机关发现其不符合社区条件需要收监执行时,建议本地司法局向其原判法院提出收监执行的建议时,原判法院或因工作繁忙,或因不重视,也不排除因收受了监外执行罪犯的好处收买,多次以多种理由推诿案子正在审理中,迟迟不能做出收监执行的决定也具体答复司法局。而检察机关因不能对原判法院有监督的权利,只能将情况上报上级检察机关,但上级检察机关有时因为跨地区也无监管权利,只能继续上报,因多次上报程序冗长,最后导致收监的事情不了了之,毫无下文。

4、社区矫正监管方式笼统,没有做好因人而异。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这4类罪犯的社区矫正方式是统一的,实践中,不能很好的发挥教育引导作用,比如假释的罪犯其在监狱呆过一段时间,部分人甚至呆了好几年,刚刚出来还不适应社会的变化,因加强对其的心理疏导和就业能力培养,而因病导致暂予监外执行的,侧重点又不同。建议相关部门,在建设好社区矫正管理中心这样的硬件日益完善的同时,也要重视和加强软件管理和教育方法的完善和细化,后者将会在更大程度上提高社区矫正的效果。

三、提高社区矫正检察监督能力的几点建议

社区矫正工作的检察是刑罚执行监督的重点,随着社会防控及维稳工作日益受到关注,社区矫正工作也成为舆论的热点,检察机关在当下做好对社区矫正的监督工作势在必行,有以下几点对策:

(一)着重提高监督能力,提升监督威信

检察机关监所部门负责社区矫正监督工作,其监督不力主要表现在这两方面,一是检察机关对违法情况予以纠正的行为,往往被对方单位认为是基于考核得分的目的,而被违法违规单位所忽视;二是被纠正单位同样基于业务考评的压力,而不愿意正式接受检察机关的纠正意见,非常反感检察部分向其发送的纠正违法通知书,甚至对检察建议都比较排斥,觉得领导看了会很不高兴,认为检察院在损害其工作形象,破坏其工作业绩。

检察机关对于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所提出具体的纠正意见,即检察意见书、检察建议书,对方单位有些甚至采取不重视、不回复的态度。

在近年来的实践中可以发现,依照相关规定应当采取纠正违法通知书予以纠正的情况,通常都会改为检察建议书、检察意见书等相对缓和的方式,依托于降级监督的方式,这样一来就存在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因此,检察机关的纠正意见应当具有强制性。

(二)增配人力,完善社区矫正检察机构的设置

目前,很多基层检察院的社区矫正工作有监所检察(刑事执行)部门负责社区矫正监督工作,甚至没有安排专人负责此事,导致此项工作做得不够精细和专业,在岗位轮换时,新接手的人一时也没有人对其做好移交工作。刑事执行检察的重心是监管场所的检察,以湖南省永州市各县区监所科为例,2010年以来,驻所检察人员1-3人,而各县区社区矫正人员近年来也一直维持在120-800人左右,工作入手不足导致社区矫正工作处于滞后和隐蔽状态。重视程度不够、扶持力度不足,这一现实直接导致了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督力度不够。

(三)建立社区矫正审前危险性评估制度

目前,我国对于非监禁刑的适用主要根据的是犯罪人的社会危险性。我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第八十一条规定缓刑、假释的适用条件分别为“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危害社会的”、“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从法律条文中可以发现目前适用非监禁刑的判断标准在于“是否不致危害社会”。但事实上,这样的规定过于原则性、笼统性和抽象性,在实践中只能依靠法官的主观推测或者判断,缺乏实际可操作的具体标准,在无形中就妨碍了缓刑等社区矫正模式的适用。

(四)实行社区矫正派驻检察制度

目前,社区矫正工作主要由各街道、镇的派出所、司法所承担。在各基层检察院中,一般都只有1名专职的监外执行检察人员负责对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检察监督,由于社区矫正工作具有地域范围广的特点,单靠一人之力,相对而言任务较为繁重,综合考虑对于社区矫正的监督更适宜派驻与巡回相结合的检察制度。今年,市检察院在全市范围内试点设立“社区检察室”,其中包括社区矫正检察职能。

(五)社区矫正保证制度

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取保候审制度,是指对于不致于危害社会的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证人或保证金的方式来约束,从而对犯罪嫌疑人不予羁押的情况。目前,在刑事诉讼中有很大一部分被判处非监禁刑的对象在判决前都是未被羁押的,即采取的是取保候审制度,以保证人或者是保证金的形式来对其行为或去向加以约束,执行情况良好。

对于社区矫正对象也可以采取类似取保候审的保证制度,防止出现失联而导致脱管的情况,提高社区矫正的有效性。保证制度是指法院或者其他监管机关在拟对罪犯判处或决定适用非监禁刑时,应当要求罪犯提供合格的保证人或者适当的保证金,保证罪犯在社区矫正期间能够保持联络畅通、不失联,遵守社区矫正的相关制度,接受矫正教育,同时保证人应当出具《担保书》。

但由于目前对保证制度尚未有明确的规定,所以,社区矫正保证制度应当是在非监禁刑判决或决定机关、监管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相互工作配合的基础上逐渐建立健全的。

(六)加强宣传,发挥社会的力量来充实社区矫正工作

可以通过网络、报刊、广播、电视等一切新闻媒体,让社会了解社区矫正工作的目的、意义,扩大社会影响面,增强社会影响力,提高社会对这项工作的认可度。在保障社区矫正制度化的同时,获得社会各方面的信任和支持。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力量来充实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多方面的动用社会力量来支持、教育、感化和援助社区矫正对象,缓解矫正工作的压力。同时,重点引进心理专业人才和人事技术部门人才,加强对不同类型的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疏导和再就业指导,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和就业生计问题。

结语

社区矫正检察制度是一个新生制度,存在很多细节不完善的地方,道路曲折、困难重重毋庸置疑,但毕竟已走过12年的路程,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只要坚持不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坚持中国特色的社区矫正工作实际,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等相关职能部门,加强业务交流,频繁召开业务座谈会,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形成和完善相关具体的工作细则,假以时日,我国的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工作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一定会不断走向完善、成熟。

参考文献

[1]余知越.社区矫正中的法律问题刍议[J].人民检察,2005/20

[2]刘强.我国社区矫正试点中的管理体制弊大于利[J].法学,2005/09

[3]刘强.中外社区矫正之区别及思考[J].中国司法,2004年第4期

[4]胡泽君.关于社区矫正工作的实践与理论探索[J].中国司法,2004年第9期

[5]汤啸天.社区矫正试点与矫正质量的提高[J].当代法学,2004年第4期

[6]刘保民,张庆斌,《监狱行刑人道化问题研究》,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4第2期

作者简介

杨兰苹(1988-),女,湖南祁阳人,法学硕士,从事法律史和检察理论研究,就职于湖南省双牌县人民检察院。

上一篇:计量检定在食品行业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微商模式下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