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同人群对互联网理财产品选择”的分析

时间:2022-10-15 07:12:43

对“不同人群对互联网理财产品选择”的分析

【摘要】理财,是对资产的一个处理方式。而互联网理财如今已经成为人们理财中的一个重要选择,本文以互联网理财为例,主要讨论不同人群的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选择。

【关键词】理财 互联网 理财产品选择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手中的可支配收入逐渐增加。除了必要的消费支出外,人们对手中的可随意支配收入的处置方法各不相同。互联网理财则是一部分人的选择。而互联网理财产品种类繁多,如何选择理财产品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一、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定义与发展

互联网理财产品是指基金公司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或基金公司通过互联网推出的理财产品。2013年,是互联网理财产品诞生之年,阿里巴巴首先推出了“余额宝”,“余额宝”上线后引起了重大轰动,各大公司纷纷效仿,想瓜分互联网理财这块蛋糕,如苏宁的“零钱宝”、百度的“百l”、腾讯的“理财通”、平安集团的“陆金所”等。短短三年时间,互联网理财产品以势不可挡的姿态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当然,在这期间,由于步子迈的太大,一度出现很多问题。2014年,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多起互联网理财欺诈事件,多名投资者血汗钱被卷走。不久,银监会决定加强对互联网理财的监管力度。2015年,由于经济形势不好导致多家P2P平台违约。随着银监会会互联网理财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互联网理财平台将加速洗牌,未来进入此行业的门槛会更高,只有更加完善的制度,更好的金融产品才能在互联网理财这块蛋糕上获得更多。

二、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特点

(一)入市门槛低

现在越来越多的理财产品不设门槛,一分起投,相比较于银行理财产品动辄上万元来说,无疑,互联网理财的低门槛可以吸引很多投资者。

(二)流动性强

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随买随取且没有手续费,可以自由申购,快速赎回,不会影响资金的周转与使用。同时,如“余额宝”之类的产品,里面的金额还可以直接用于消费,免去了提现这一步骤。

(三)风险低、收益高

市场上很多的互联网理财产品都是货币型基金,而货币型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央行票据、短期国债等安全性极高的金融产品。这种基金安全性高,收益稳定。而且和同期银行存款相比,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收益普遍是银行活期存款的10倍以上,堪比甚至超过银行定期存款收益。

(四)投资方便

自从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有很多事可以在网上就办好。互联网理财就提供了这样的便利,可以足不出户的办理好理财业务,不必到银行排队办理。

互联网理财产品的这些特点都能够很好的吸引投资者的眼光,尤其是对资金流动性要求强,手里又没有太多余额的年轻人。

三、不同人群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选择

(一)不同年龄阶段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选择

年轻人接受新兴事物能力强,他们对于互联网理财可以很快的理解并接受,并在选择理财方式的时候倾向于互联网理财;而中老年人在面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时候则会有点担忧,他们很难理解互联网理财,即使理解了,但是在面对互联网理财和银行存款的时候,往往还是会选择银行存款,因为银行存款可以给他们提供安全感。

(二)不同风险承受能力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选择

人们的每个理财行为都可以看作是一次风险投资,在获得收益的同时必然会承担一定的风险。一般来说,风险越高,收益也越高。

在银行购买过理财产品的人都知道,银行通过一些问题对投资者进行风险评估,根据结果将投资者分为三类,一是保守型,二是稳健型,三是积极型。如果对三类投资者进行互联网理财产品适合度的评估,大致可以认为第一类投资者适合货币型基金等理财产品,因为他们的首要目的是资产的保值和投资的稳定;第二类投资者则适合债券等理财产品,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是资产的增值,这类投资者为了一定的收益愿意承担一定程度的资产波动风险甚至本金亏损的风险;第三类投资者适合股票等理财产品,这类投资者为了高收益愿意承担资产的剧烈波动,并能够承受相当大的资产亏损风险。

(三)心理偏向不同对选择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影响

不同人群的心理偏向不同,这种心理偏向可能是偏向于自己所在地的公司产品,可能是偏向于某个产品的名字等。心理偏向不同则会对选择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如:在两个不同的公司出售了类似的两个理财产品,收益、购买和赎回政策等都没有区别,这时候投资者可能会选择自己心里偏向的公司。投资者甚至可能在收益或者其他政策不如另一个公司的产品时,还是选择了自己偏好的公司的产品。

四、结语

如今,互联网理财产品多不甚数,优劣难辨,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靠谱的平台,不要被虚假平台所蒙蔽。当然,不管选择哪种互联网理财产品,一定要量力而行,保证自己有能力应付市场风险。

参考文献

[1]王健康,谢雪练,董湘平.个人理财市场风险及产品选择问题研究[J].企业导报,2012,(20):116-117.

[2]刘子玮.互联网理财产品对我国金融行业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4,(17):209-211.

[3]许娜.互联网理财产品对银行业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以余额宝为例[J].商业现代化,2014,(15):106-107.

[4]祝红梅.银行理财产品定价的实证研究――从利率市场化的视角[J].投资研究.2012,(9):151-156.

[5]查奇芬,郭鑫鑫.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绩效影响因素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3):93-97.

上一篇:金融精准扶贫的禄劝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浅谈中职学校新生班主任的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