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我国园林设计未来发展方向

时间:2022-10-15 07:01:49

刍议我国园林设计未来发展方向

【摘 要】 本文从多个角度详细剖析,阐明了当代园林设计的发展趋势,期待能够抛砖引玉,共同完成一次理论与技术上的革新。

【关键词】 园林设计,造园理论,发展趋势

魏晋 (公元220年~420年) 时期,“园林”已出现在张翰的诗词中:“白日照园林”,以及陶渊明的诗词中:“静念园林好”。至此我国独特的风景式园林风格形成。此后造园的设计经验和艺术理论不断发展演变。1634年,计成的著作 《园冶》 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古典造园理论。所以说,园林景观乃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它们并不能提供人们维持生命活力的物质资料,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城市中的人们由于自然缺失所造成的生理方面及心理方面的各种需求。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的这些需求势必相应地亦从单一到多样、从简单到繁复、从低级到高级变化发展,即酝酿了园林发展的最基本原动力,园林景观发展趋向性不言而喻。

趋向性- (TAXIS) 是一生物或细胞天生的行为反应,指其对一指向性刺激 (由特定方向给的刺激) 而会有趋近(正趋向性) 或远离 (负趋向性) 刺激源的动作。趋向性和向性不同,生物学上的趋向性有移动性且表现出趋进至远离刺激源的指向运动 (Kendeigh1961),例如眼毛虫属的鞭毛原生动物会趋向光源。这里,指向性刺激为光,而其动作为趋向光,而趋光性正是对光刺激的反应。在自然科学中“趋向性”一词主要是描述低等生物的一系列应激反应,在科学理论的研究中不乏有不同领域学科相互借鉴科学原理的例证存在,正如汤因比在 《历史研究》 一书中报阐述的:“人类历史中存在着从局部的统一 (分裂的文明) 向最后的大同 (统一的全人类文明) 发展的趋势。”意即文明如此,那么作为文明的一个表现形式―――园林艺术同样也会显现出这样的发展趋势。将园林景观的发展方向理论以“趋向性”类比,拓展研究领域,深化研究层面,总结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趋势,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问题。将园林艺术的发展置于文明社会发展中来观察,园林的产生、发展、演变各阶段也伴随着社会文明的渐进而发展演变。以一种文明的艺术发展为例,园林艺术的产生是受当时社会文化形态、当地气候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不断地进步完善,逐渐形成该体系下的艺术形态。文明的发展是在不断地“挑战-应战”模式中上升的,因此,在园林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受到来自外来文明的冲击和影响。对这种外来文化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将注入到本土文明中,顺应融合、循环、进化的进程,最终形成一种完全适应本土文明的文化意识形态。在此过程中,文明形态一直进行着自下而上的变革,自上而下的反馈交流,在社会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影响之下,形成本土的园林景观艺术形式,最终完成改造。在各种不同的园林艺术波形的不断交错行进中,相互影响、干涉,然后相互叠加,逐渐趋同,相互影响,继之重新形成一种受到前面多种不同波形曲线共同作用的波,就可以被称作最后的大同,也就是全人类的文明交融。

日本是中国的邻邦,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发展影响深远。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吸取了大量西方有益的文化,东西融和,使本国的新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日本景观设计是从人们认知周遭生活环境的角度出发,力图构建全体公民身心再生的空间,即“场所理论” (19世纪60年代中期稹文彦),使景观逐步融入普通人生活,满足普通人的需要。日本现代景观摆脱了单纯图案或风景画式的先验主义,不再用一组画来设计,比较注重形式上的简洁,力求给观赏者以最直接的视觉感观冲击。例如桑德药品筑波综合研究所内庭,即通过“形”来体现“通过视觉的直观感受来表达设计的目的”设计理念,这种设计手法,注重视觉上的刺激,并通过整体氛围渲染出独到的日本民族特色气质。日本园林设计已建立起融合了民族文化精华、艺术风格独到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理论体系。

当今,园林已经从少数贵族阶级享受生活的奢侈品,逐渐成为大众所受用的公共必需品,在类型、功能等方面也逐步向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关系方面考虑,相应地,园林艺术 (garden) 的学科范畴也逐步向其他学科领域延伸。19世纪,奥姆斯特德首先提出了“景观规划设计 (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个内涵更强的新名词,逐渐得到各国园林界的接受和采纳,此后迅速发展,并于1948年成立了“世界景观建筑师协会 (IFLA)”。在欧洲,巴黎区域总体规划在20世纪初城市化进程开始初期便被提出,巴黎是对城市化加速进程采取措施最早的城市。随着巴黎地区的发展,第一个区域规划法案―――PROST规划的提出,就强调了“保护自然空间”,为巴黎地区现代风景园林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随后几十年的区域规划发展过程中,始终贯彻这一理念,并不断完善、强化,区域规划的日趋成熟也推动了区域绿地景观系统规划的完善。20世纪70年代间,大量优秀的公园设计作品将风景园林的发展推至巅峰。在不断探索前进的过程中,巴黎现代风景园林规划对区域规划、领土景观、地域特征的关注以及整体环境的改善是最值得借鉴的方面。

从环境角度看,现在城市生态失去平衡,亟需通过整合景观网络,恢复城市生态平衡,逐步收复失地。这也就是西方景观设计师们对城市景观空间设计十分重视的实质所在。因此,现代景观设计师们留给我们的不仅是精美的艺术作品,而且是他们对城市、对自然的态度,和把景观作为对话自然,复兴城市的媒介的理念。同时,功能、艺术风格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亟需解决的难题,因而在今后的设计中更需强调景观是功能性、艺术性与生态性三者的有机融合。现代景观设计还应具有对古典园林艺术理论的深刻理解及发扬,通过设计实践将“传统”寓于“现代”之中,从本质上把传统理念和现代技术相结合,从而开辟出具有中国化印象的、和谐的、可持续的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1] 程绪珂,胡运骅主编.生态园林的理论与实践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2] [美] PeteMelby,TomCatheart编著.可持续性景观设计技术―――景观设计实际运用 [M] .张颖,李勇,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 俞孔坚,李迪华.可持续景观 [J] .城市环境设计,2012(1):7-12

上一篇:深基坑处理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体会 下一篇:无线通信技术在交通行业视频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