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星光般的诗

时间:2022-10-15 06:55:10

你是我星光般的诗

李银河并不是美女,但是王小波却说她是自己的“无价之宝”。

他总是说:“我和你就好像两个小孩,围着一个神秘的果酱罐,一点一点地尝它,看看里面有多甜。”

“你好哇,李银河……”一封封的情书,总是这样开头。

他就像一个孩子,在爱里渴望又无助。他肆意表达自己的爱情,怎么表达都不够,当李银河在他身边的时候,他恨不得“一天有49个小时和你在一起”;当李银河出差去外地的时候,他孤独难过得像一只“在旗杆上吊死的猫”;当李银河要回来的时候,他高兴得要“放一个震响京城的大炮仗”!

他还在情书里给李银河写下了这样的诗:我想念你/我想起夜幕降临的时候/和你踏着星光走去/想起了灯光照着树叶的时候/踏着婆娑的灯影走去/想起了欲语又塞的时候/和你在一起/你是我的战友/因此我想念你/当我跨过沉沦的一切/向着永恒开战的时候/你是我的军旗

在他28岁的时候,他们决定结婚了。当时李银河还有点犹豫,因为王小波确实长得不好看。她如实相告,王小波就对她说:“那我到动物园的爬行馆去比一比。”他又说:“你也不太好看嘛!”所以,俩人扯平了,结婚去了。

因为当时王小波还在读大学,所以他们没有举行婚礼,只摆了一桌酒席,请了亲人。王小波说:“我发觉我是一个坏小子,你爸爸说得一点也不错。可是我现在不坏了,我有了良心。我的良心就是你。真的。”

王小波性格憨厚,不善言辞,但跟李银河在一起,他们总能倾心之谈。

结婚以后,散步聊天是最愉快的事情。他们家旁边有一个小公园,他们经常去那里放风筝。在一群孩子中间,他们的岁数是最大的,王小波特别开心。他们很少吵架。他要是生气了,就不说话,坐在一旁,出气长进短出,“呼哧呼哧”地喘气,让李银河觉得很好笑。他从来没有买过花送给李银河,送给她的唯一的生日礼物是一顶纯毛的帽子,花了5块钱。

1984年,李银河去美国念书,王小波也以陪读的身份去了,在东亚研究中心做研究生。

在那时,无论是学历还是收入,王小波都不如李银河,但是李银河却从内心崇拜王小波的才华。她不让王小波出去打工,两个人的生活全靠她一个人的奖学金:“他有那样一个智慧的头脑,我舍不得他去干粗活。”

在美国,他们省吃俭用,李银河微薄的奖学金,不但负担着两个人的柴米油盐,还能让他们开着一辆老式福特车,从东海岸到西海岸去旅行。李银河不会开车,就在旁边指挥。他们几乎把全美转遍了,又去了欧洲旅行。

在美国,王小波完成了他的小说《黄金时代》。这本书断断续续总共写了10年。

1988年,李银河获得了匹兹堡大学博士学位,王小波也在美国获得了硕士学位。他们回到了中国。李银河潜心研究性、婚姻和同性恋,王小波先后去了北大和人大当讲师。李银河做同性恋研究的时候,王小波帮助她去拍照、访问。

回国以后,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在台湾获得了联合文学奖,后来被改成《王二风流史》在香港出版。当时,因为书里有一些大胆的描写,大陆的出版社根本不敢出这本书。

1992年,王小波从人民大学辞职,开始做职业作家。他写了大量的杂文。他不是那种被功利所左右的人,所以,还是李银河支撑着家里的经济,让他能安心写作。他们决定不要孩子,因为二人世界已经足够丰富。

1996年,李银河去剑桥做访问学者,王小波本来也可以去的,但是他为了照顾母亲,留在了北京。李银河在机场与王小波道别,在公共场合,他们很少有亲密的举动。他用力搂了她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李银河头也不回地走了,她以为,这和过去每一次出差都是一样的。谁也想不到,这一次却是永别。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在家里突发心脏病猝死,身边一个人都没有。邻居听他大喊了两声,但没有人敢上去看一眼。李银河在英国接到电话时,已经是两天以后。她伏在他身边痛哭。人生残酷,情投意合的爱人,没有一句告别,就永久地开散了。

她为他在北京郊区选了一块特殊的墓地――用一块巨大的石头来安放骨灰。他去世以后,她整理出版了他生前的很多作品,王小波一下子火了起来。

李银河至今没有再婚。这个世界上,再也不可能有一个人是王小波了。

她说:“我从小就不爱看星星,觉得人太渺小,像蚂蚁一样在地球上爬来爬去没什么意义,最后什么也留不下。多少年后地球毁灭了,谁还要知道人类的爱情?这么一想我就了。”

(生如夏花摘自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遇见一些人,流泪》一书)(责编 冰蓝)

上一篇:86例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指导 下一篇:好强的人易得强迫症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