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 第11期

时间:2022-10-15 06:52:57

在通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相互之间沟通联络有了更加先进快捷方便廉价的手段以后,除非在特殊或特定的情况下,而不再采用书信的方式了。原先最为普遍经济的书信联络方式,渐渐地为人们所淘汰所遗弃。令大家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种不知道从哪一朝哪一代开始使用的书信,而到了我们这些人的手里,慢慢地变得稀少了。因此这种普通而又普通的书信,便不知不觉地从历史舞台上开始隐退。而那些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书信,很快便成了珍贵的文物了。

这种不知道使用了多少年多少代的书信联络方式,虽然无法考证它的准确起始年代,但是说它历史悠久恐怕是没有人不承认的。因为人们在很久很久以前,就使用书信这种方式进行沟通联络了。在古代,书信称为尺书、尺素、尺牍等等,只是后来的人们才把它称作书信。

古代没有纸,除了金文和甲骨文以外,那时候的字都是写在竹片、木片或者其他东西上的,因此用竹片、木片或者其他东西串连起来写上字、来阐述某种思想或意图,这就是所谓的书了。除了阐述某种思想或意图之外,人们还用竹片、木片或者其他东西串连起来,把要说的话写上去、拿给指定的人去看,这就是所谓的信了。用这些东西写上要说的话当作书信来用的时候,竹片、木片或者其他东西太长了太大了不太好拿不便携带,于是人们就把它截到一尺左右,故此人们便把当时的书信称为尺书或尺牍。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

“春来秋去移灰,兰闺柳市芳尘断。

雁门迢递尺书稀,鸳被相思双带缓。”

诗中的“尺书”指的就是书信。

《汉书・陈遵传》中有这样一句话:

“性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臧去以为荣。”

这句话中的“尺牍”指的也是书信。

也弄不清具体什么年代,人们开始种桑养蚕,用蚕丝织成绢帛,并用蚕丝织成的绢帛做衣服。在用蚕丝织成的绢帛做衣服的同时,人们发现,把字写在用蚕丝织成的绢帛上,既清晰又轻便。用绢帛作为书写材料,远非竹片或木片可比,于是便有人用绢帛取代竹片或木片。当然用绢帛当作书写材料,远比用竹片或木片昂贵,但是对于皇家、贵族或者有钱人来说,贵点也不算什么,因此用绢帛著书立说或沟通感情便大有人在。可能是习惯所致吧,也可能是便于阅读和携带,人们也把书写用的绢帛裁为一尺左右,又因为书写用的绢帛都是本色,故此人们又把写文章用的短笺或者书信称为尺素。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这样写道: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这首古乐府诗中的“尺素”指的也是书信,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封“尺素”是一位远在外地服役的民夫写给家中亲人的信,这几句诗描述的是亲人收到家书以后的情景,按内容来分应当是家书。

家书是指家人分别之后、互相之间沟通联络的书信。大概自从有了书信以后,家书就开始出现了。因为家书是给自家人看的,因此家书中所说的事情都是一些家事、或者都是一些与家事有关的事情,家书中所用的语言都更加直截了当,少有客套之语;家书中所流露的感情都更加真挚亲切,鲜见虚假之情,因此读起来就更加感人肺腑。

特别是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在前线服役的兵丁与后方耕种的家人之间、因为其他徭役致使离散的家人之间,在没有其他任何联络方式的时代,家书就更显得重要和珍贵了。唐代的大诗人杜甫,就曾经历过兵荒马乱的年代,在他的一生中,就曾经历过被迫与家人离散的思念之苦,因此他对家书的重要和珍贵便有更加切身的体会,他在一首题为“春望”的诗中这样写道: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离散的亲人天各一方,对方是死是活都不清楚,担忧之心不可避免,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想念亲人的时候,哪怕是听到一声鸟叫――特别是人们以为不吉利的鸟,如乌鸦之类――也会感到心惊肉跳。这个时候要是有人给你送来一封亲人平安的家书,自然比给你万金都显得重要和珍贵。

一般来说,人们写家书,都是报报平安、谈谈家事,不涉及其他的事情。但是有的家书,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政治军事,文学艺术,处事原则,社会经验,抒发感情,品评时事,等等等等,内容广泛,无所不谈。比如《曾国藩家书》,内容就涉及立身原则,为人处事、持家教子、学习态度、治理军队,带兵打仗,识人用人等各个方面,是研究曾国藩思想、以及了解晚清社会的宝贵资料。

曾国藩6岁开始读书,22岁考中秀才,28岁考中进士,开始授翰林院庶吉士、检讨,后来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初入仕途,一帆风顺,官运亨通,连连升迁,10年之内,官至二品。要说曾国藩所以能得到这么快地提拔,除了其他的因素之外,关键还在于他能刻苦修身。曾国藩从小就立志求学,且志向远大。在其远大志向的激励之下,他勤俭谨慎,学修不断。当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屡屡失败时,他创立的湘军却能扭转败局,取得军事上的胜利。

曾国藩在攻克天京之后,权势极大,达到了功高震主的程度,这时候清政府对他极不放心。咸丰皇帝就曾经说道:“去了半个洪秀全,来了一个曾国藩。”然而曾国藩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历史知识,因而他在击败太平天国之后,一方面自裁湘军,一方面把多年留存下来的家书刊行于世,借以表明自己忠心朝廷,以堵弄臣之口。所以这个时候的曾国藩家书,虽然写得细致入微,虽然写得情真意切,但那绝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家书了。

曾国藩的一生是极不平凡的一生,他经历了晚清政府逐步衰落腐朽的重要过程,可谓阅历丰富。就其本人而言,他早年刻苦钻研学问,取得不小成绩。后来从戎理政,也可算是大有成就。因此他刊行于世的“家书”,虽然以家书的形式出现,但是他关于治学修身齐家和立志立功立德的论述,对后人来说仍然具有研究和弘扬的价值。

《傅雷家书》虽然也是刊行于世的“家书”,虽然也经过傅雷先生和有关人员的精心挑选、编纂结集、出版发行、公之于世,但是与曾国藩不同的是,傅雷先生可不像曾国藩那样,是手握重兵的朝廷大臣,是颠覆清朝政府易如反掌的曾大帅,而只是一个的文学翻译家和文艺评论家,领导者并不担心他会怎么怎么样,因此他当时并不需要向世人和领导者表白什么,不像曾国藩那样有那么多的政治目的,因此傅雷先生在挑选编辑的时候,可能就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和顾忌了。

傅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译著宏富,一生共翻译作品34部,世界名著15部,译作约500余万字。他的译文传神,行文流畅,历来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作为父亲,出于爱子之情,他给儿子们写了大量的书信。信中充满了一个父亲对于儿子的挚爱和期望,以及对国家对民族的高尚情感。傅雷曾经说过,他写给儿子的家书,大致有这么几种目的,一是与儿子们讨论艺术,二是想激发儿子们的感想,三是训练儿子们的文笔,四是给儿子们做个榜样。因此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以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向儿子们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情操,让儿子们了解“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激励儿子们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家书中父亲的谆谆教诲,儿子们的诚恳思索,以及儿子们与父亲之间的真诚交流,父子之情笼罩字里行间,给天下做父亲的、做子女的以强烈的感染和启迪。父亲写给儿子们的每一封家书,其实都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都是在纸上与儿子们啦家常,因此这些家书就更显得感情真切,语言质朴,令人感动。

傅雷写给儿子们的信,既是家书,也是充满父爱的教子之文。从结果来看,傅雷可算是中国父亲的典范。他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儿子,一个成了著名的钢琴大师,一个成了英语特级教师,是傅雷先生先做人、后成“家”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傅雷家书》不仅体现了傅雷父子之间的真切感情,成功地传达了傅雷先做人、后成“家”的教育思想,同时客观上也向世人描述了一个作为文学翻译家和文艺评论家的父亲形象。这可能是傅雷先生事先没有想到的。

像这种无心插柳的事情还有很多。

军阀混战时期,有一个小青年,为了混口饭吃,跑到吴佩孚的军队里去当兵。由于这个小青年当兵以前识得几个字,有点文化,算是粗通文墨,便被上司选中,跟着吴大帅当了一名小文书,于是便有机会接触吴佩孚,了解吴佩孚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事。

当兵以后,这个小青年因为有点文化,空闲时间便经常不断地往家里写信。信写得多了,除了在信中说一些自己在军队里的情况,顺便也说一些吴佩孚个人的生活琐事,说一说吴佩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的带兵打仗,怎样的为人处事等等等等。

有意思的是,这样的家书写得多了,把这些家书连起来,倒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吴佩孚不为人知的一面。在这个小文书的家书中,当时那个闻名于世、呼风唤雨的吴佩孚,绝对不是脸谱化的恶霸,也不是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与此相反,这个人们认为反动透顶、并且凶残至极的大军阀,不仅具有人情味儿,而且很有文化很有学问很有智慧,还有“非常强的自我道德约束”能力。

这个小文书写的家书,可以说从另一个侧面描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吴佩孚。这个小文书写的家书所起的作用,自然是这个小文书写家书的时候绝对没有想到的。

据说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一个农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生活状况有了初步改善。虽说日子还算不得多么富裕,但是总不至于为着吃不饱肚皮而发愁了,而且手里还逐渐有了点积蓄。因为儿子在部队当兵好几年了,从来没有到部队看看儿子,这时候便产生了到部队看望儿子的想法。也是思念儿子心切,农民选了个时间,决定到部队去一趟。于是他坐汽车、转火车、日夜兼程到了部队。

在部队住了几天以后,见儿子在部队生活工作都不错,农民自然也就放心了。部队生活紧张而忙碌,农民也不愿老在部队打扰儿子,而且家里农活也忙,于是便跟儿子说,就不在部队老坐着了,想赶快回去干点什么,儿子自然点头答应。就这样商量定了以后,农民突然吞吞吐吐地提出了一个想法,这让儿子一下子为难起来了。

要说农民当时提的想法,放到今天就不算什么事,可是在那个年代来说,那农民的想法就确实就有点为难儿子了。农民吞吞吐吐提出来的想法是,回去的时候想坐飞机回去。因为这个农民不用说坐飞机,就是近距离地看看飞机都没有。要是回去的时候能坐坐飞机,不仅满足了农民有生以来的一个心愿,而且在那偏僻的小山村里,自然也是轰动乡里而又荣耀无比的大事情。

在那个年代里,并不是你手里有钱就可以坐飞机的,那要有相当一级的介绍信才行。这样的介绍信,农民手里哪里会有。然而儿子是个孝子,总想满足父亲的这个心愿。儿子经过一番考虑之后,找到了部队的领导,汇报了父亲的想法,述说了自己的心愿,也是想碰碰运气,看部队的领导有没有办法。

想不到部队的领导大力支持,从部队为农民开了一张介绍信,于是农民顺利地坐上了飞机回到老家。农民回到老家以后,立即给儿子写了一封家书。不过这封家书是以电报的形式传到儿子手上的,自然农民是为了尽快消除儿子的挂念。为了省钱,电报的内容很简单,只有短短的六个字:“爸幸福安全到”。

这封家书看起来简单,但是你仔细地看一看,便会觉得这封家书的内容还是很讲究的。农民是坐飞机回去的,这是儿子找到部队的领导才得以办理的,儿子自然知道,电报中自然不须再说。农民在电报中首先点明的是幸福,说明农民满足了有生以来的心愿以后是怎样的心情。接着告诉儿子,父亲一路上是安全的。因为在当时人们的眼中,坐飞机还是有一定的风险的。父亲安全地回来了,儿子自然可以放心了。最后是回到了老家,这是农民写这封家书的最终目的。

这虽然是一封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家书,但是这封家书却承载着非常丰富的内容。首先它向人们讲述了一个生动而有趣的故事,反映了一个朴实而又大胆、精明而又执着的农民形象,叙述了一个父子之间的质朴而又纯真的感情。

更为重要的是,事情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定会促使人们产生许多联想。以前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摔到地上裂八瓣、长年为着吃不饱肚皮而发愁的农民,如今却要凭着自己的劳动收入,要坐一坐飞机了。要不是当时的有关政策,农民坐飞机这样的事情自然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说这短短的一封家书,引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同时也折射出一个时代。这样的家书,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说它“抵万金”都不为过。

(责编 王兵)

上一篇:不识狄村 第11期 下一篇:“水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