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德育分析论文

时间:2022-10-15 06:50:12

现行德育分析论文

“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具有不同的性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总以本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道德规范去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因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不同民族思想观点、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体系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因而具有民族性;同一国家、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具有差异性,但“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因而有继承性。

当前,我国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教育必须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培养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要从“总体布局的高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同样,德育的重要性也要从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认识。德育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决定着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又是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及有力的思想保证。学校德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担负着特别重大责任。全国在校学生占全国人口近l/5。如果对他们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他们的优良道德风尚和品质,不仅可以保证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而且对改变社会风气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尤其对21世纪提高中华民族的政治素质,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产生深远影响。德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它也要受一定年龄阶段教育对象的思想、心理、特别是品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根据我国的教育现状一般把我国的学校德育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一般学生应以“五爱”的公民道德为德育目标,这一目标与现实的经济(政治)状况相吻合,也与广大群众的觉悟相适应。

第二、共青团员学生,应进一步要求他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一致起来,树立社会主人翁思想,在各项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

第三、共产党员学生,要从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高度去进行教育,使他们自觉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理想,勇于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作出牺牲和贡献。当前,则要为实现社会主义四化事业这个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努力奋斗。此外,对中小学校学生与高等学校学生也应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而从内容上来看根据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现状及受教育者身心和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一般把学校的德育分为劳动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等。其中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并且卓有成效。而同样是德育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三观”教育,却是学校德育的弱项。“老师讲的不是我们想的,我们想的,恰恰没人回答。”《北京青年报》上一位中学生发自肺腑的声音,代表了许多中学生对目前学校德育的看法。现行的学校德育中,很多因素与它有关系。

第一,教师的水平。德育教师的素质如何,人格如何,直接影响着德育教学过程。单纯而孤立地对学生进行政治引导、思想教育、知识传授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在不同的生理时期在知识、情感、兴趣等一系列心理状态上的变化,并予以主动积极的辅导。只有这样,品德教育才能真正深入每一个学生复杂多变、奇妙无穷的心灵。因此,一名优秀的德育教师应该同时又是一名出色的心理学家。

第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否反映社会动态发展、是否为学生所乐于接受,直接影响德育教学质量。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国家教部委颁布的《教育大纲》和各级教育领导部门下达的教育任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依据,这是一种宏观指导。具体到每一位教师的工作方案,就需要教师根据班级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把指导性的东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讲学生心里所想的、讲学生想知道的。

第三,教学条件。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生动、直接地反映教学内容,起到强化记忆的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根据不同的德育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场合,既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以使学生在亲身感受中体会德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达到教育目的。

第四,学生的素质。教学质量的高低,同学生的素质即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有密切关系。学生不同的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区域的学生差异性也较大(如农村和城市)。教师选取的德育内容必须和学生的素质特征相吻合,才能起到效果。

第五,教学管理水平。包括各级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政策和业务水平;教学计划及各类教学文件的完整、科学;各种规章制度的健全及其实施状况,它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可以给学生和老师创设一个好的教育环境,相反与规律相违背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只能使学生和老师产生抵触情绪,最终不能把德育教学搞好。

基于上述因素,我觉得如今的学校德育出现了几处观念的碰撞:

一、德育目标:是培养膜拜师长、迷信权威的守旧者,还是造就崇尚真理、勇于开拓的创造者?

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重申了党和国家对学校德育的一贯要求:“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本身就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开拓性的崭新事业,作为继承者和参与者理所当然地应该是崇尚真理、勇于开拓的创设者。实际工作中,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却在有意无意地培养膜拜师长、迷信权威的守旧者:讲演作文习惯重复名人或英雄的豪言壮语,一举一动只能听命于老师或家长的“细心教导”,书本上写的、老师说的都是对的,不敢也不愿有自己的见解……久而久之,思维受到束缚,思想变得苍白,创造精神压抑以至泯灭。

二、德育内容:是唯上唯书,还是面对实际?

不少教师习惯于从上级文件中找具体的德育工作内容,他们甚至希望上级布置的德育任务越具体越好:学什么事迹?读什么书籍?开什么班会?……如果离开了上级精神便茫然不知所措。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国家教委颁布的《教育大纲》以及各级教育领导部门下达的德育任务,无疑是德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依据,但这毕竟只是一种宏观指导,而非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工作方案;即使是学校的德育工作安排,也不能取代每一位班主任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在与上级精神一致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也必须面对学生实际,确定我们的具体德育内容。陈云同志曾说:“不唯上,只唯实。”德育工作者同样应该充满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三、德育教师:是“学生保姆”、“班级警察”,还是“灵魂工程师”?

“有关教育与教学的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总是和教师培养的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必然要在实践中失败。”(皮亚杰语)仔细观察一下一些德育的失误,追根寻源无不与教育者本身的弱点相联系:学生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这往往是教师“慈母般无微不至关怀”的结果;学生个性特点淡化,习惯封闭自己的心灵,言谈举止总是被动服从,这是教师“严加管教”的结果。而这种“保姆型”、“警察型”的班主任至今还被一些人推崇。这样的德育教师是难以培养出人格健全的现代化新人的。德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是“塑造灵魂”。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是专家、思想家和心理学家——他应具有某一专业博大精深的知识结构,并且在学科教学上令学生由衷敬佩;应该具有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现代观念,重视理论学习与研究,不段吸取各种新的思想养料,关注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敏锐的预见未来对当今教育的影响;他善于让每一位学生都乐意向自己敞开心扉,同时不知不觉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与他们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使学生不但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科学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风貌,而且具有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

四、德育情感:是长官,还是朋友?

师生之间存在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在学生的心目中如果老师是威严的长官,而在教师眼里,学生不过是顺从的臣民,那么德育情感很难产生,德育效果很难出现。“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古训,“我说你服”,“我打你通”、“我管你从”等旧的德育观念使学生对老师敬而畏之,畏而远之,使德育失去了动人心魄的感人力量。在这种管教下,学生逐渐丧失了自我教育能力,也缺乏起码的独立思考能力。我认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教学相长”,“当仁不让于师”的至理名言应体现在德育之中。教师与学生还须是处在平等基础上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朋友关系、同志关系。教师发自内心地把自己看做是与学生一起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才能使德育产生应有的力量。

五、德育艺术:是“泥塑”,还是“根雕”?

青少年的可塑性最大。德育到底是教师随心所欲的“泥塑”还是“因势象形”的“根雕艺术”?要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找答案。他认为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块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田地。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教学上讲究因材施教,德育也是如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这种萌芽。德育“根雕艺术”的实质在于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屏弃思想教育的“一刀切”,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乐于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接触学生的心病;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展示其某一方面的独特优势,使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六、德育方法:以灌输为主,还是以引导为主?

在德育中灌输和引导都是需要的,然而一味地灌输未必使德育真正得到强化。作为德育的常规方法还是以引导为主,这不但符合德育中因势利导的原则,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最后一条便是“保密”:“在自然而然的气氛中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是使这种影响产生高度效果的条件之一,换句话说,学生不必在每个具体情况下知道教师是在教育他。教育的意图要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相互关系气氛中。”我们的教育目的要明确,但我们的教育痕迹要淡化,春雨润物的德育感染往往比慷慨陈词的德育说教更为奏效。

七、德育过程:是虚假,还是真诚?

通过德育培养出品格诚实的人,这是每一位德育工作者的真诚愿望。但是我们却时常看到:想与说的不一样,说的与做的不一样,言不由衷的作文,口是心非的演讲等。纠其原因便有:其身不正,偏要正人;己所不欲,硬施于人;为迎接检查,弄虚作假等等。所有这些无不是在言传身教地教学生怎么作假!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信念只能靠信念来铸造,作为的遇工作者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应该是起码的职业道德。

八、德育环境:是封闭,还是开放?

常常听到这样的言论“学校教育一点钟,抵不过社会一分钟!”因此不少德育工作者便修筑了学校德育的“铜墙铁壁”:不准学生与社会上的人接触,尽量减少学生与校外的联系,严格控制学生放学后回家的时间如此等等,使学生与社会脱节,造就纯而又纯的德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改造社会、创造未来。我们应该提倡德育开放:德育向家庭开放,让学校德育引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协调于学校教育;德育向社会开放,帮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引导学生在社会风浪中明辨是非,经受考验;德育向未来开放,教育者要站在21世纪现代化中国的高度来审视当今的教育,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现代意识。

九、德育管理:“人治”,还是“法治”?

不少班主任已经习惯于德育管理中的“人治”:大事小事由教师一锤定音;班风好坏直接取决于班主任个人素质的高低。这种“家长制”、“一言堂”的管理从表面上看学生集体秩序井然、纪律良好,但潜在的负效应要大得多:学生的主人意识受到制约,创造精神受到束缚,自育自律能力受到压抑;班级只有教师的绝对权威,而无学生的集体意志;学生只有服从的义务,而无参与的权利。通过“法治”管理,使班主任的权威转化为集体的权威,使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制度化、“法律化”,使学生民主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得以增强和提高。在“法治”管理中,学生与教师有同样的权利,也具有相同的义务。德育管理中变“人治”为“法治”,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方式的改进,更是一种德育观念的更新,它必将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时代潮流的必然趋势。

十、德育评价:是片面测估,还是科学衡量?

德育工作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一个班级的德育好不好如果只看:班级的升学率高不高;计划、总结的分数;纪律,卫生的分数;做好人好事的次数……。如此“德育量化”非但不能真正反映出一个学校或班级的德育水平,还会诱导、助长教师和学生弄虚作假。我认为衡量德育效果,既要看定量分析,也要看定性描述;既要看短期效果,也要看长远效应;既要看学生一事一时的是非,也要看学生一生一世的行为;既要有学生在校时的表现记载,也要有学生离校后的跟踪调查……不能只做片面的测评,要科学化。

参考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文选》

《中小学德育大纲》

《爱心与教育》——李镇西

《超越与创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教育报》2002年2月24日

《教育发展研究》2000.6

上一篇:县城乡科学发展观统筹工作总结 下一篇:三农分析会议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