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系列主板低价来袭

时间:2022-10-15 06:20:56

英特尔平台在平静了一段时间后,新的45nm处理器和4系列芯片组的面世无疑将今年火热的电脑暑促市场推向高潮。不过在新的主板大量上市的时候,采用英特尔平台旧芯片组的主板并没有马上退出舞台,相反地,它们还在英特尔的产品序列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面对错综复杂的主板市场形势,持币待购的广大用户应该如何选择?

4系列芯片组好在哪儿?

如今距离英特尔4系列芯片组正式已过了两个月,采用新一代芯片组的各品牌主板在市场中已呈铺天盖地之势,涵盖了各个价格档次,大有一统英特尔平台主板市场之势。相比旧有的英特尔3系列芯片组,4系列芯片组又作了哪些改进或升级?且听我们一一道来。

非整合芯片组―X48/P45/P43

英特尔4系列芯片组定位完整地涵盖了硬件发烧友、主流用户、HTPC用户以及商业用户等。在非整合芯片组中,面对高端用户的X48芯片组虽然有4系列的名头,但充其量只是X35的加强版。比如X48新增了对1600MHz FSB与内存的正式支持,却和X38一样,搭配的是ICH9/R/DH南桥芯片,其它性能参数大多没有变化。从Roadmap中不难看出,X48只是英特尔为维持高端芯片组市场份额推出的过渡产品,终将被今年第四季度的X58所取代。

4系列芯片组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针对主流市场的P45和P43了,毕竟这个档次的主板才是广大消费者所真正关注的。P45和上一代的中端主力P35相比,主要有以下三大改进:最高支持DDR3 1333或DDR2 1066内存,内存容量最高达16GB;支持PCI-E 2.0规范,带宽最高可达16GB/s,支持以“x8+x8”模式(部分P35主板只能实现“x16+x4”交火模式)实现真正的双显卡交火系统;支持英特尔的超频调节工具Extreme Tuning Utility。此外,与P45搭配的ICH10R南桥芯片提供了6个SATA和12个USB接口,支持RAID 0/1/5/10等磁盘阵列模式。

虽然P43定位更低,但规格和P45相比并未大幅缩水,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默认不支持双卡交火系统以及最高支持DDR3 1066规格内存。尽管有厂商通过改造让P43主板实现了“x16+x4”交火模式,但与P45的“x8+x8”模式还是稍逊一筹。当然,P43也支持PCI-E2.0规范,加之可与ICH10/R南桥芯片搭配,因此在规格方面仍比P35和P31略高。

整合芯片组―G45/G43/G41/Q45/Q43

长久以来,英特尔缺乏在整合主板市场独挡一面的拳头产品。支持高清视频硬解码不全面已经成为英特尔整合芯片组的一大软肋,尤其是在高清影音风行的今天,不少HTPC用户因为这个原因转投了AMD阵营。这次的G45整合芯片组集成了GMA X4500HD显示核心,不但支持DirectX 10、Shader Model 4.0、OpenGL 2.0等技术,还支持H.264、VC-1、MPEG-2高清视频硬解码,并且可提供DVI、HDMI和DisplayPort等接口。虽然其3D游戏性能依然薄弱,但至少在高清视频播放方面,与AMD 780G、NVIDIA MCP78等对手有得一拼。G43是G45的简化版,集成的GMA X4500显示核心只支持部分高清视频硬解码,且仅提供一对DIMM插槽,其它规格和G45基本相当。至于今年第四季度才的G41,仍然集成了GMA 4500显示核心,在G43的规格基础之上去掉了HDMI接口以及一个PCI-E x16插槽,其定位更低端。

Q45和Q43定位于商业用户,南桥分别搭配的是ICH10D0和ICH10D芯片。与ICH10/R相比,提供了对一些商业技术的支持,如Intel AMT(英特尔主动管理技术,ICH10D支持3.x版本,ICH10D0支持到5.0版本)、Intel Standard Manageability、Integrated TPM1.2等。结合英特尔的CPU和相关软件来实现这些功能,无疑为商业用户的远程管理、数据保护、网络服务、故障处理等方面提供了很大便利。

从上面的介绍和列表来看,4系列非整合芯片组相对于3系列的改进有限,并没有太大亮点。比如对45nmCPU支持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交火和6个SATA接口很多老主板也是支持的,1600MHz FSB就目前而言没有太大用处)。相对而言,4系列芯片组更多的改进集中在整合芯片组方面。可见4系列芯片组的推出,与其说是技术的迈进,还不如说是英特尔芯片组产品线根据用户需求的进一步调整和扩充。

主板如今有多便宜?

虽说P45和P43主板是新品上市,但迅速抢占市场份额的意图表露无遗。和以前P965、P35等主板上市价格动辄上千元,和早期上市的主板拉开价格差距不同,P45和P43主板的上市价格要实在得多。一线品牌P45主板的报价普遍在千元左右,二三线品牌P45主板的报价则在700~900元之间,而P43主板直接杀向600元价位,部分二三线品牌甚至报出了499元的低价。

尽管新主板来势汹汹,但市场上还有不少上市已久的英特尔平台主板存货,一时间无法完全消化。因此,各主板厂商对这些主板采取了一系列的价格调整措施。一方面,中低端整合主板的价格不断下调,以便在采用4系列整合芯片组的主板大量上市之前顺利清空库存。比如,部分945GC主板的价格已经探底199~299元区间,不到500元便能买到采用G31或MCP73等芯片组的整合主板。非整合主板方面,目前大量的P35主板仍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档次和价位不同的P35主板占据的市场份额并不小,而厂商通过降价促销、主推高性价比型号等策略,让消费者知道P35主板并不比P45和P43主板差多少。加之P35主板的行销时间较长、口碑较好、型号丰富,因此不太可能匆匆退出历史舞台,还会在市场里与P45和P43主板并存一段时间。反观和P35同级别的nForce 650i Ultra芯片组,由于支持的主板厂商较少,而且宣传力度有限,消费者认知度较差,只得大幅降价应对。而高端型号方面,由于产量较少,X38主板被X48主板取代的速度将会比较缓慢,甚至可能一直并存,直至被X58主板所取代。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没有更新的芯片组加入的情况下,目前英特尔平台新旧芯片组混杂的情况不会有太大变化。英特尔4系列芯片组的普及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方面因为P35等上一代中端芯片组的清仓尚需时日,另一方面因为采用新芯片组的主板尤其是整合主板的价格还需要进一步降低,且型号还需进一步丰富。

装机选哪款主板好?

了解了目前主板市场的情况之后,又该如何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主板型号呢?由于不同用户的预算和需求不同,因此我们把目前市场里的英特尔平台主板产品分为发 烧、主流以及入门级三个档次来分析。

1.入门级(整机预算在3000元左右)

这个档次的主板以500元以下的型号为主,非整合主板以P31、简化版P35(多采用ICH7南桥)、nForce 650i Ultra等,整合主板则有MCP73、G35、G31、945GC等可以选择。如果用户希望追新,那么也有部分不足500元的P43主板可选,只是型号要少得多。对于预算较少的家庭用户来说,nForce 650iUltra主板倒是比较适合,不仅功能齐全,可以内存异步(对超频有帮助,可以使用体质较差的内存),还没有P35饱受指责的二次启动问题。若是打算搭建低价HTPC,鉴于较差的高清硬解码表现,这个价位没有合适的整合主板可以选择。至于G31以及945GC主板,更适合组建低功耗的BT下载专用机或商用电脑。

2.主流级(整机预算在5000元左右)

符合这个档次的主板售价一般低于1000元,600~900元之间是比较理想的价位,这也是普通用户最关注的。非整合主板方面,P45和P43主板无疑是目前最火的。在千元以下价位二三线品牌的P45主板有不少,而多数P43主板的价格和一二线品牌P35主板的基本持平。值得一提的是,选购P45主板需留意做工和用料是否缩水。比如,部分P45主板只提供了一条PCI-E x16插槽,无法搭建交火系统,且做工一般;而标准的P45主板都提供了两条PCI-Ex16插槽,可以组建双显卡交火系统,在CPU供电、芯片组散热等方面也有不错的设计,具有一定的超频能力。在这个价位上,P43主板的性价比相对要低一些,除非特色鲜明、功能独到,否则宁可选择价格更便宜且技术成熟的P35主板。整合主板方面,截至发稿前G45和G43主板还未在国内销售,据称上市价格很可能和P45主板基本持平。若用户急于组建HTPC,不妨考虑便宜的P43或P35主板加低端独立显卡的组合,性价比相对更高。

3.发烧级(整机预算在8000元以上)

在这个档次上有X38、X48等本来就定位高端的产品可选,也有部分采用P35或P45芯片组的豪华版产品。由于用户多为硬件发烧友、超频爱好者等,建议选择芯片组较新的主板。选购时应注意产品的超频、节能、散热以及扩展性等指标。

上一篇:指纹识别原生态应用 下一篇:打不死的平民英雄《虎胆龙威》四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