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随想

时间:2022-10-15 06:09:06

关于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随想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美术学科正发挥它独特的育人功能。但在现实的美术课堂前沿,美术教学开展的是否有效,直接关系着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落实。笔者从事农村小学美术教学16年,对美术教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地教。面对本区发起的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活动,我反思什么样的美术课堂才是有效的。

一、目前农村美术课堂教学的现状

1.教学理念陈旧。在一定的范围内,美术教师的师资直接关系到美术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程度,很大程度上由于教师新信息接受愿望不强,加上自身对美术学科钻研程度不够,认识不到美术教育对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成效,久而久之美术成了自由画画课,“自习”课。

2.教学目标偏离。教学目标是基于教学过程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是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上所达到的能力。在一定范围内,这样的目标在课堂上几乎是感受不到的。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目标不明确,甚至紊乱、偏离课程标准的要求。

3.教学方式单一。美术教学不同于一般文化课教学,它是一个眼、脑、手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在美术教学中,范画、挂图、图书资料,特别是教师的亲身示范起着重要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教师一枝粉笔“打天下”的教学现状还很常见,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几乎为零。

4.评价环节的缺失。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能使教师了解学生,及时启发和帮助学生,而且使教师把握住指导学生的有利时机,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明确努力的方向。在一定范围内,教师的评价环节是和下课联系在一起的,学生看到自己或同学的作品评价就是老师的批改等第。

二、有效美术课堂所具备的特征

1.培养美术兴趣,促进教育发展。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说:“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的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所以我们在课上应该触及学生的心灵,应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住。用多媒体教学容易把学生带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改变以往学生不论什么内容都只能面对教师和黑板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从而优化教学情境,改变以往课堂中死气沉沉的气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智力、非智力因素,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学习知识。

2.钻研教学,勇于尝试。长期以来,由于受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美术教师的授课基本上停滞在一张嘴、一枝笔的传统方式中,教师主动性差,教研教改更是一纸空文,课堂气氛犹如一潭死水。如何改变?如何给这潭死水注入活力?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在教学之余深挖教材,认真备课,锐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多准备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教具,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要有意识降低作业的难度。教学中,把该掌握的内容讲深、讲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有规律可循、有原则可依,切勿好高骛远、劳而无功。再次,教师要多接触有关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论,要敢于尝试、善于学习,解决农村学校美术教研教改跟不上的问题。

3.作业新颖,评价合理。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在作业评价中注意采用多种方法。先让学生自己自评、互评,教师在评价活动中起组织协调的作用。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开放式的作业带来学习评价的多元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催生开放式的作业形式。

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需要教师对新课程教学标准有正确解读与把握,需要在教学活动肯于钻研,多措并举促进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上一篇:阅读教学中学习活动设计的有效性思考 下一篇:朗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