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练笔给语文课锦上添花

时间:2022-10-15 05:01:09

小练笔给语文课锦上添花

不动笔墨不读书,听、说、读、写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写,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能力,而且有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著名的特级教师汪潮就曾十分形象地说:“写要挤进课堂。”这个“写”,指的就是课堂的小练笔。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教师让学生随机地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就是小练笔。小练笔虽然篇幅小,但是形式活、出炉快,效果显而易见,它是语文教学活动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课堂小练笔就是点缀鲜花的绿叶。新课程的改革走进了语文课堂,我们欣喜地发现,小练笔也挤进了语文教学的课堂,其被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小练笔改变了往常课堂上“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现象,打开了学生“手脑并用,听说读写并举”的局面。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捕捉课文中的训练点,把握读写结合的契机,巧妙地运用小练笔,让学生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小练笔虽小,但如能认真挖掘,亦可开辟练笔的大天地,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下面,我结合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情有所动时,让笔“舞动”

刘勰《文心雕龙》云:“情动而辞发。”教育家赞科夫也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深刻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意练笔的“温度”。

正所谓“情到浓时,不吐不快”,课堂小练笔应抓住情感点及时开笔,使读与写相得益彰。情感的体验是表达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拥有丰富的体验、澎湃的激情,才能激发表达的欲望,下笔如有神,一吐为快。如教学《巨人的花园》一课时,在如水的音乐中,学生们感受了爱的神奇力量,此时,我饱含深情地引导:“王尔德的这个童话被誉为‘完美之作’,童话总是用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让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读了这个童话,你们一定有所触动吧?就让我们拿起笔,把它写下来吧。”在这一刻,学生的情感已经达到了高潮,一句句朴素的生活哲理从这些未满十周岁的孩子口中涌出: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大家交换,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份快乐,我有一份快乐,大家分享,每个人所拥有的快乐就会更多。”

“爱,是温暖心灵的良药,让我们学会微笑,让世界永远充满春天般的温暖!”

“快乐,原来是那么简单——你给予我一个微笑,我给予你一份安慰。”

……

学生们交流了读完这篇童话后的感受,这也是一种分享,而这样的分享又是多么有意思啊!在分享中,情感目标顺利达成了。

又如,三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燕子专列》,讲述了瑞士政府和当地居民冒着严寒,顶着大雪救护北飞中遇到困难的燕子,最后用列车将它们送往温暖的地方的感人故事。课文赞扬了人类自觉爱护和保护动物的行为,故事语言真挚,情节感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学得特别认真,他们被人们保护燕子所表现出来的博大的爱心感动了。学生的情感有所动时,正是动笔之时。我赶紧抓住这个时机,问:“孩子们,此时此刻,这些濒临死亡的燕子‘坐’上了漂亮、舒适的专列,恢复了以往的生机和活力,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燕子,你的心情会怎样?你最想说什么?”

生1:亲爱的贝蒂,感谢你的救命之恩。当时天那么冷,你的手都冻僵了,你依然不忘救护我,让我为你唱首歌:“漫天大雪飞,燕子困雪下。贝蒂被冻伤,不让我受寒。”救命之恩,永生难忘。我不会忘记你,不会忘记你的恩情。

生2:感谢善良的人们,我们与人类的友情永不变。

生3:亲爱的贝蒂,感谢你的勇敢,感谢你的善良,感谢你对我们做的一切,我永远不会忘记你。

学生们的诉说情真意切,传递着对爱的感受。在文本的动情点,让学生投入地写,动情地说,常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个片断中,我创设了写话情境,让学生们在抒感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与语言的同构。学生们用语言表达着自己的感悟,此刻他们已经完全与文本融为一体,他们就是车厢里获救的小燕子。在写的过程中,学生们不再觉得是在练习写作的基本能力,而是在倾诉自己的阅读体验。在交流时,他们不仅是在读自己所写的话语,还是在替燕子与瑞士的人民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

可见,这样的课堂小练笔让“写”变成了学生流露真情的需求。

二、于想象处练笔,让文字更生动

教材中的有些课文,想象瑰丽神奇,富有童真童趣。这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巧妙地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小练笔,除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的灵性在这样的想象小练笔中飞扬。如《七颗钻石》的结尾写水罐里涌出了一股清澈又甘甜的水流,在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写一写大地上会有怎样的变化。

生1:水流到田野里,田野里干裂的土地得到了滋润,干枯的庄稼抬起了头;水流到果园里,果树的叶子舒展开了,树上开出了鲜艳的花朵;水流到池子里,小动物们喝着池子里甘甜的水,快乐地玩耍着。

生2:水罐里涌出了一股清澈而又甘甜的水流,大地马上变了样:原本快枯死的树长出了一片片叶子,光秃秃的地上长出了绿油油的小草,田野里的庄稼喝足了水,长得特别茂盛。人和动物都不再为水发愁了。

生3:原本干枯的河床和水井都灌满了水,人们纷纷跑到河边,捧起水大口大口地喝起来。孩子们嬉笑着大声地喊:“有水了,有水了。”村长对大家说:“小姑娘的爱心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让我们大家都献出一点爱,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大家听了村长的话,都拥着小姑娘跳起了欢乐的舞蹈。

生4:小姑娘喜出望外,用水罐舀起水,跑到妈妈的跟前说:“妈妈,有水了,有很多很多的水了,您快喝吧!”妈妈刚喝了一口就不咳嗽了,她又喝了一口,觉得没那么累了,精神好多了。她从床上爬起来,走到门边——大地生机勃勃,她高兴地哭了。

……

在练笔中,学生的神思飞扬,文思如泉涌,写出来的文章有自己的个性和创意。这样的想象练笔,无论在形式要求上还是在训练要求上,都减少了对学生的束缚,学生有了更自由的表达空间。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兴趣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来,逐渐养成勤观察、勤动笔的习惯,从而在今后的写作中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自然而然地提升作文素养。

三、在精彩处仿写,快乐练笔

儿童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精彩片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诵读咀嚼外,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特点让学生仿写。课文中的典型语言形式,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诵读咀嚼外,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现象让学生仿写。一位知名作家说过:“就像说话是从模仿开始的一样,作文也是从仿写开始的。”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够进行读写结合的点,准确把握课文的精彩处,把写作的难度降低一些,有意识地让正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学生仿写相同类型的内容,使学生的课堂阅读得到一定的延伸,从而快乐练笔。

如学生学习了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课《翠鸟》的第一自然段后,对翠鸟的外形描写感受很深刻,觉得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把翠鸟写活了。于是,我在上完这一课后,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请学生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外形。学生们在《翠鸟》这一课的基础上进行仿写,写得非常生动有趣。有个学生这样写道:“我家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它身穿雪白的大衣,摸上去异常光滑,像打了油一样。它的两只眼睛圆溜溜的,红彤彤的,像玛瑙一样。它有一张‘樱桃小口’,总是不停地动着。”这个学生仿照翠鸟的写法恰当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一只可爱的兔子跃然纸上了。

又如《秋天的雨》中就有两句较典型的被艺术化的句式:“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教学中,我先带着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品味,感受文本独特的语言美,启发学生:“秋天的雨还把什么颜色给了谁呢?”然后让学生学着课文的写作方法也写几个句子。学生通过写话,感受到了秋雨给大地带来的绚丽多彩。其中一位学生写道:“秋天的雨,像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紫色送给了葡萄,一串串紫色的葡萄像一颗颗玛瑙,摇呀摇呀,摇出了丰收的喜悦;它把红色送给了苹果,红红的苹果像一盏盏小灯笼,照哇照哇,照亮了全世界;它把金色送给了向日葵,金黄的向日葵像一个个小太阳,闪呀闪呀,闪出了耀眼的光芒。”

每篇课文的篇章结构都不相同,这更有利于学生的仿写训练,我们应紧紧抓住训练点展开练笔。如《荷花》的第二自然段和《太阳》的第四自然段都属于先总述后分述的结构特点,但又不完全一样。《太阳》的分述采用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太阳和植物、动物的密切关系,然后讲我们吃的、穿的、烧的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学生一旦了解了这种结构特点就很容易掌握了。这时,我趁热打铁马上让学生以“空气”为主题仿写一段话。《荷花》的结构比较简单,是总分结构,因此我出示总起句:“课外活动时,操场上热闹极了。”让学生围绕这个中心语写一段话。

可见,对各种结构形式进行仿写,降低了习作的难度,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了逐步提高,同时也体验到了练笔的快乐。

四、补写空白点,完善文本

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在教学中,我们要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文内容,向生活实践延伸,找准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相似的版块,通过学习将课文的内容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激发学生回忆生活,丰富文本的内容,将书越读越厚。

不少课文的结尾有悬念,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对这样的地方,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合理想象,用自己的文字将悬念表达出来。这样的小练笔训练,也是促进学生深化理解课文主旨的方法。

如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写大雨过后村子里什么都没有留下,我引导学生思考:村民们会不会后悔呢?之后他们会怎么做呢?原来毁掉的小村庄又会有些什么变化呢?

生1:我想:未来的村庄是桃红柳绿、绿树成荫的,小河是清澈见底的,空气是清新甜润的,天空是湛蓝深远、阳光明媚的。

生2:我希望: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我希望这个愿望会实现。

生3:我会看到:路面是干净的,森林是美丽的,森林里有许多鸟儿,它们千姿百态、色彩斑斓,它们装饰着大自然。森林里因为有了百灵鸟嘹亮的歌声而显得生气勃勃,沉睡的森林在群鸟的啁啾声中苏醒……山坡上的果树枝繁叶茂,枝头上挂满了像灯笼似的果子。鸟儿在树上快乐地歌唱,蝴蝶在花丛中欢快地跳舞,小草频频向我点头……我来到小溪边,水清澈见底,水里的鱼儿欢快地游着,好像在说:“好快活!好快活!”

又如课文《白杨》的结尾让人觉得意犹未尽:“那一对兄妹在新疆生活得怎么样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四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在一架西行的波音七四七客机上,来自国内外的志士仁人正准备奔赴边疆。飞机内,还坐着当年的爸爸,如今他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带着两个在新疆出生的小孙子刚从上海探亲回来。他搂着小孙子,望着窗外的茫茫戈壁,陷入了沉思。此时,他会想些什么呢?”在此练笔,学生兴趣盎然,创意无限。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是理念的化身、智慧的结晶。小练笔立足于课堂,是语文课堂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带上自己的一颗慧心,巧妙地挖掘训练的泉眼,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练笔。先让学生心动,而后动笔,才能更好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读与写的目标,使阅读教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责编 莫彩凤)

上一篇:浅谈生活化的作文教学 下一篇:小学语文朗读训练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