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爱”上科学探索

时间:2022-10-15 03:26:36

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爱”上科学探索

摘 要 区域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活动,以其自由、开放的活动空间,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教师可以在这种隐性的教育活动中,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创建相应的环境、投放多样化的材料,并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学习科学探索的方法,让幼儿在操作中与环境、材料进行充分的交流、互动,主动建构知识,提升科学探索的能力,增加幼儿之间的合作,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关键词 科学;区域活动;材料;探索

科学,这是一个涵义多么宽广的词语,幼儿园的小朋友要想探究科学,乍一想显得多么遥不可及。其实,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它是幼儿身边新奇的事物和现象,是有趣的探究活动,所有我们身边的小事物,可能都蕴涵着科学知识。

然而在我们传统的集中活动中,不能给孩子提供过多自由的探索空间,所以区域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活动,以其自由、开放的活动空间,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教师可以在这种隐性的教育活动中,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创建相应的环境、投放多样化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与环境、材料进行充分的交流、互动,主动建构知识,从而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一、利用多种材料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材料的操作、摆弄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所以材料是幼儿的活动对象。

1.选择多样化的操作材料

科学始于好奇,只有幼儿对操作材料产生兴趣,他们才会进行积极地探索和思考。多种材料是指教师为幼儿提供多种可供幼儿选择的操作、实验材料,这些材料能为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的发展提供支持。在实际的操作中,教师可以把整个科学区规划为几个区角:光区、声区、磁性区、水区、电区、力区等,根据不同的区角配备不同的材料。比如在光区中,我们投放了凸透镜、凹透镜、凸面镜、凹面镜、平面镜、放大镜、望远镜、三棱镜等,变色陀螺、万花筒以及有机玻璃等有关光的活动材料;在声区中,我们投放了纸杯、棉线、喇叭、海螺、塑料管等有关声音的活动材料;在磁性区中,我们投放了铁粉、沙子、积木以及磁铁和磁性玩具等有关磁的活动材料;在水区中,我们投放了木块、铁钉、泡沫、塑料玩具、石头、纸、蜡纸等有关沉浮和盐、糖、果汁粉、石头、沙子等有关溶解的活动材料;在电区中,为了让幼儿观察摩擦起电的现象,我们提供了塑料梳子、摩擦棒、碎纸屑、丝绸、毛皮、玻璃板等材料,还投放了一个尼龙绳做的布娃娃头,增加实验乐趣;在力区中,我们投放了斜坡、积木、卡纸等有关力的活动材料,另外还有天平、不倒翁、陀螺、平衡小丑等平衡玩具。希望孩子们通过与材料的互动,自主观察、操作,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2.选择操作效果显著的活动材料

为了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教师为幼儿选择的操作材料,应该具有操作效果显著的特点。这是因为:幼儿由于受经验和思维水平的影响,对事物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他们获得的多是有关经验性的知识;经验性知识是幼儿在与有意义的操作材料的互动中获得的,这些材料能够物化我们的教育目标,而这个教育目标既是我们所期望达到的,也是该年龄段幼儿能够获得的。

3.选择具有层次性的活动材料

教师在选择、投放材料之前要有预先的目标,材料要有难易程度,按照从易到难的要求,把操作的材料分成几个层次,避免由于操作难度太大,使幼儿产生畏难情绪。在幼儿操作前,教师还应给予幼儿必要的提示和指导,使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来选择适宜的材料,较快地进入操作过程。

二、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会探索方法,并促进幼儿的合作、交流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每个儿童都是科学家”。幼儿是天生的探索者,从一出生开始就在不断地探索周围世界,建构自己的知识,所以探究式学习是幼儿学习科学的基本学习方式。

1.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探索的方法

在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幼儿直接经验的获得,积极地引导幼儿进行实践,运用各种感官,通过看、听、闻、尝、触摸等方式与材料进行接触,从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或获得经验。例如在“搭纸桥”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几张同样大小厚度的卡纸和几叠厚实的书,让他们用这些材料来制作桥,操作中小朋友们设计出了平面桥面、拱形桥面、U形桌面和波浪形桥面等等。这时,我先对他们的创意进行了赞许,接着和他们一起用积木对他们设计出的桥进行了验证,从中发现只有拱形桥面和波浪形桥面能承受较重的物体,所以很多桥梁都做成拱形的,但由于桥面需要通行车辆,所以没有波浪形的桥面,波浪形的物体可以用在建筑中,比如波纹板等。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探索学习他们获得了最直接的经验,懂得了一些粗浅的建筑原理。

2.引导幼儿学会记录

记录是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在帮助幼儿获得科学信息,建构科学概念,促进探索能力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也不能忽略记录的环节。教师在指导幼儿记录时,应准确把握各年龄段幼儿科学活动的记录特点,选择合适的记录方式,引导幼儿学会记录,真正发挥记录的作用。

小班幼儿受年龄限制,有关科学活动记录的经验较少,小手肌肉群发展尚未完善,所以在小班我们适合用贴纸的形式来进行记录。比如:在“有趣的溶解”活动中,教师在表格上设计出“可溶解”和“不可溶解”的分类表,让幼儿用实物图把实验结果贴在相应的表格里,这样不仅利于幼儿交流、巩固实验结果,也解决了记录的难题。

中班幼儿对科学探索实验已经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兴趣点集中在操作上,常常还没弄清楚实验目的就直接开始动手操作,为了凸显实验的结果,所以适合用判断选择为主的记录。如在“沉与浮”的实验中,教师为孩子提供了多种实验材料:铁钉、积木、塑料玩具、泡沫、石头、纸、蜡纸等,让幼儿观察这些物品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材料,设计一份记录表格,用“√”“×”来表示物体的沉、浮,这种判断选择的记录方式既便捷,也利于幼儿观察和记录,保证了科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上一篇:论刑法谦抑性原则 下一篇:浅谈CRT显示器的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