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的4个古老传说等

时间:2022-10-15 01:17:14

“新娘”的4个古老传说等

母亲节花语

母亲之花――康乃馨

康乃馨,是香石竹的音译名称。石竹在我国是一种最平凡最常见的草花,名花谱上向来没有它的位置。

香石竹的出名得益于1934年5月美国首次发行母亲节邮票。邮票图案是一幅世界名画,画面上一位母亲凝视着花瓶中插的石竹。邮票的传播把石竹花与母亲节联系起来。于是西方人也就约定俗成地把石竹花定为母亲节的节花。

中国的母亲花――萱草

早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之前,我国也有一种母亲之花,它就是萱草花。一般开桔红或桔黄色的花,十分艳丽,它不仅供人观赏,花蕾叫金针,也可作蔬菜供人食用,在我国南北方广为栽植。

萱草在我国有几千年栽培历史,萱草又名谖草,谖就是忘的意思,另一称她忘忧。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

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五”与“午”同音,所以端午又称端五、重午或重五。古人有一种习俗,是在五月初五以兰草沐浴,所以端午节又有“浴兰节”之称。因五月初五午时为“阳辰”,唐宋时称端午节为“端阳节”。明清时代,北京人称端午节为“五月节”。

在台湾端午节是一个仅次于春节的节日。节日一到,家家户户都清扫一新。节前人人都要理发,据说若是头发太长,就要被妖精拔去扎粽子。所以,节前的理发店生意最兴隆。

而在我国大陆,民间过端午节也是相当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几种形式: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据说是为了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土耳其人浴室里选新郎 李 姜

土耳其浴早期是男女分开洗,后来演变成今天的男女共浴。洗浴时,人们多半上身,下身围一块浴巾。在土耳其人眼中,土耳其浴池是真主的圣地,在真主的圣地清洗身体是没有任何顾忌和邪念的。

土耳其浴池对土耳其人来说,不仅仅是清洁皮肤的地方,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有时婚姻大事也在浴池里决定。原来,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女子平时除了用头巾包住头和脸部外,还穿着厚实的长袍,外人无法看清女子的长相和身材,这样一来,土耳其浴室就成了未来婆婆挑选儿媳的重要场所。

另外,古老的“新娘浴”仪式也依然保留着,并已成为土耳其人迎娶新娘的必要程序。新娘第一天嫁到丈夫家时,要到土耳其浴室洗浴。男方家要为新娘准备15到20件洗浴后穿戴用的新衣新裤、新鞋新袜及金银首饰。新娘带着这些男方家赠送的礼物进入浴室,沐浴后穿戴着这些回到男方家。

南非女孩求婚男孩不能说“不” 兰 西

西非国家几内亚比绍共和国的比热戈斯群岛由50多个岛屿组成,许多世纪以来,当地奥兰格岛上的居民一直保持着一个古老的母系社会传统: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如果看中了一名男孩,她就会向这名“未来丈夫”送上一盘浸泡在红棕榈油中的鱼,这是“公开求婚”的表示,而被求婚的男孩一般从来不敢说“不”,他必须将冒着蒸汽的鱼塞进嘴里咬一口,以示同意。

然而最近几年来,由于岛上的居民和外面的现代世界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女性求婚”的古老传统正在受到巨大的挑战。奥兰格岛上的年轻人开始纷纷离开家乡,这些年轻人再也不愿局限于只准“女性求婚”的传统,而是开始主动向喜欢的女孩子示爱。

男性主动求婚的变化,让当地许多老人感到很忧虑。90岁的老人西萨・奥克兰说:“现在世界已经颠倒混乱了,男人竟开始追求女人了,而不是等待女孩子主动来向他们示爱求婚。”

国外离婚补偿小趣闻 佚 名

根据美国的一些地方法律,第三人以诱惑、离间与通奸行为导致夫妻感情疏远,甚至夫妻关系解体,受害的配偶一方有权要求第三人予以赔偿损失。一些州的法律明确规定,只要通奸行为对婚姻有所损害,就可以判决第三人予以赔偿。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也在司法诉讼中,肯定了受害配偶能向第三者提出赔偿。

结婚超过十年,得赡养费一万英镑

在和妮可基德曼结婚十周年纪念日前三天,汤姆克鲁斯赶着和她办了离婚手续。有报道说,保守估计,阿汤此举令他省下一亿多英镑的赡养费。因为美国有个规定,离婚后更有能力的一方要向另一方支付赡养费,这笔费用得让对方维持不低于婚姻期间的生活水准。此外,美国有20个州将过错作为确定赡养费数额的因素之一,当一方被证明有过错时,他就不可能获得配偶扶养。

德国有对主妇保护条款

德国存在对“主妇婚”的保护。一些已婚妇女做了全职太太,没有独立的经济收入,离婚所带来的后果会使她们生活贫困化。也因为“有利于子女幸福”的原则,德国离婚法规一大特色为:仍有禁止离婚的条款――如果离婚会给配偶一方带来极大困难,或者为了夫妻双方共同的未成年子女的利益,即使婚姻破裂也不允许离婚。

“新娘”的4个古老传说

为什么新娘要戴手套

――在中古世纪时,准新郎提出来的象征着爱的信物,以稳定心上人的心。当时许多绅士送手套给意中人表示求婚。如果对方在星期日上教堂时戴着那副手套,就表示她已答应他的求婚。

为什么新娘要戴面纱?

――最初,新娘的面纱象征着青春和纯洁。早年,基督徒的新娘或戴着白色面纱,以表示清纯和欢庆;或戴蓝色的面纱,以示如圣女玛丽亚的纯洁。据说,当年玛莎・华盛顿的孙女妮莉・华乐斯在结婚时别出心裁地披着白色的围巾,掀起一阵风尚。这也就是今天新娘戴白面纱的习俗的由来。

为什么新娘穿白色礼服?

――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着欢庆。在一八五零年到一九零零年问,白色也是富裕的象征。到了本世纪初,白色代表纯洁的意义就远超过其它。

为什么在结婚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

――古时候,盎格鲁撒克逊的新郎常常必须挺身而出,以保护新娘子免得被别人抢走。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子站在自己的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拔出配剑,击退敌人。

结婚钻戒的历史

钻戒被作为爱情和婚姻的重要代表物,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有着非常优美的传说。

钻石戒指作为订情信物,可以追溯到1477年。奥地利的玛丽公主十分漂亮,追求的人很多,马克西米连为了得到她的爱,召集了很多谋士出谋划策,最后有人提议,钻戒象征坚贞永恒的爱情,在公主的手指上戴上钻戒便可以了。后来,马克西米连用了此办法,当他把象征爱情的钻戒轻轻地戴在玛丽公主左手的无名指时,玛丽公主果然应允了。由此开创了赠送钻戒订婚的传统。

另外,为什么订婚钻戒,非要戴在左手,又要戴在无名指上呢?基督教的信徒们认为这缘于基督教式的结婚仪式,主持婚礼的牧师手拿戒指按顺序轻触新人的左手,并说“奉圣父、圣子、圣灵之名”,最后落在左手的第四个手指上,因而形成此传统。

浪漫的古埃及人却相信,“爱情之脉”是通过左手无名指与心相连的。在中世纪,很多人相信,钻石不仅是爱的象征,而且具有维系爱情的功效,它使濒临破裂的婚姻巩固起来。

各国婚俗趣谈

法国――鸡蛋的传说

在法国一些农村有这样的传统习俗:姑娘在结婚那天,要偷偷地拿几个鸡蛋藏在衣裤中。当新郎陪新娘步入洞房时,新娘故意跌倒,把鸡蛋碰破,以此象征能生育儿女。

墨西哥――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该国索拉夫族人结婚,必须先相互猜出对方的生辰,如果猜错了,族长就会宣布婚约无效。这种猜婚看来不大容易成功,实际上有心人早已交换过情报。因此,到墨西哥旅游,要记住这种忌讳:千万不要向索拉夫族人打听人家的生辰,以免引起误会。

印地安人――抢婚

印地安人度蜜月与别的民族不同,不是在婚后,而是在婚前。小伙子会乘月夜把自己的意中人“抢”走,到森林深处过满一个月近乎与世隔绝的生活。满一个月后,双双归家拜见双方父母亲,这才正式举行婚礼。这就是印地安人的婚恋“三部曲”:抢亲、蜜月、结婚。

西班牙――倒吊接吻

西班牙的马尔达市,自古以来有一种独一无二的婚俗:结婚那一天,新郎新娘被人头朝下把脚吊起来。然后让他们巧施才能,直到能在空中长时间接吻为止。否则所有参加婚礼的来宾都不准入席开宴。

上一篇:爱情篇/婚姻篇/暴笑网文/漫画 下一篇:不要和他过度分享爱情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