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从来就不是为人类活着

时间:2022-10-15 12:43:42

你曾问过我:“蜻蜓是益虫吗?”

第一次听你问的时候,我一时语塞。这是多么熟悉的问题啊,小的时候我也曾问过,也被问过。

我回答你:“它不能说是益虫,也不能说是害虫,它就是一种虫子。它吃小飞虫,比如蚊子,这样你会很高兴……”

我还说,不要用“益虫”、“害虫”来区别动物,它们就是一种动物,有它们自己的生活习性――我不确定你理解这一点,在你的幼儿园,在你今后上的小学,老师们还会告诉你,“×××是益虫”、“×××是害虫”,这些说法还会成为你知识的一部分。但在我这里,我会始终告诉你:没有益虫和害虫,它们都是一种动物,按自己的习性生活,它们从来不是为人类活着的。

我想告诉你,在很多年前,麻雀被认为是一种“害虫”,人们认为它经常偷吃田里的庄稼。因此,在全国范围内,有过一场声势浩大的消灭麻雀运动。那时的人们都参加了这场斗争,人们放鞭炮、敲锣打鼓、敲脸盆,再杂以鼎沸人声,轰得麻雀到处飞,不得歇息,最后疲劳至死。经过一个夏天,麻雀虽没被赶尽杀绝,但数量减少了很多。没多久,庄稼和树林却出了问题。猖獗的虫害使庄稼大幅减产,少收的粮食远比麻雀偷吃的多。树林也遭了虫灾,无风的下午能听到一片沙沙的啃噬声。到这时,人们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麻雀又成了“益虫”。

事实上,麻雀就是麻雀,它的生活方式从来就没变过,却无端遭到这样一场大起大落。

在灭麻雀的这场运动中,被捕杀的还有苍蝇,人们希望通过这场人海运动,让这种动物彻底从世界上消失。幸好他们没有做到。你知道吗?后来有生物学家指出,苍蝇是动物粪便的主要消费者之一,还可吃掉屋内废弃的腐烂物品,帮助净化室内空气。它还帮助传授花粉,为燕子、老鼠等动物提供食物。在自然的生物链条中,它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还有,你喜欢的,认为是无比善良的兔子,曾经在澳大利亚引起过灾难,它们在草原上掘洞筑巢,大量繁衍,几乎破坏了整个草原。解决这个问题的,是你认为又坏又狡猾的狐狸,它们捕杀了一部分兔子,使草原的生态恢复了平衡,狐狸、兔子、草可以和睦相处。

所以你看,用“益”和“害”、“善”和“恶”去衡量动物、植物,衡量自然现象,是多么荒谬;在做这样评价的基础上展开行动,破坏力又是多么大。自然就是自然,没有人的时候,它是那样生老病死花开花落;有了人,只是这链条中多了一节,一样的生老病死花开花落。

每一个生命,无论大小、无论高低,在这个自然当中,都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位置,一个一个,彼此丝丝相扣,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或膨胀,都有可能导致整体的灾难;任何一个不自量力的干预,都可能招致猛烈的反击。更加有意思的是,灾难和反击过后,这个自然会自行调节,直到恢复另一种平衡为止。什么样的机器能有这样严密、这样智能的构造呢?什么样的智慧,能够充分了解和驾驭这样庞大又精密、毫无破绽的机器呢?

我深爱着这个自然,它让我看到的奥妙太多了,它拥有的,而我尚未、可能永远也没有机会看到和了解的奥妙就更多。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能了解、不能解释的东西太多了,可能穷尽一生也难以掌握其中的万分之一。还有很多东西,我们自以为了解了,其实自然正在宏大的远方笑话我们。所以,我希望你在接触它、研究它的同时,记得保持一份探究心,一份敬畏心。

选自“天涯博客”

上一篇:增加学生阅读量的小书房建设研究 下一篇:最后一套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