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学节奏 提高课堂效果

时间:2022-10-15 12:22:01

把握教学节奏 提高课堂效果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因此,课堂教学不单单是指教师授课时语调的抑扬顿挫,有起有伏。而是指在教师的组织下,教学双方共同配合有规律,有秩序进行的课堂活动,从而使教学体现出愉悦的旋律感。实践证明,课堂教学节奏的自然和谐,对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应如何把握教学节奏呢?在此,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 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整体节奏。教学节奏贯穿于整个课堂活动之中,能否使一节课保持和谐紧凑,让学生始终处于快乐而积极的思维状态,课堂教学节奏的整体设计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教学的整体节奏受四方面因素影响:一是教师的个性和教学水平,二是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三是新旧知识的衔接,教学内容本身的难易,多少等。(即课堂的最大容量和知识体系);四是教学要求。因此,在整体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这四方面因素,然后具体确定怎样导入新知识,哪些内容要教师详细分析讲解,哪些可一带而过,那些可通过教师点拨解决,那些需要学生分组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在精心组织安排,是教学内容能够在课堂上自然过渡,表现出极强的逻辑性和有序性,体现出和谐的层次感和韵律感。从而使课堂教学体现出切合实际的合理的整体节奏。

比如:在教学《经济生活》第四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课时时,我首先理顺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体系;

其中教学重点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难点是混合所有制经济,鉴于学生对此知之甚少的实际,我把整节课分成四步。第一步,让学生自己说说父母在什么性质的单位工作这一生活实例引入新课,要求叙述简洁,保持一种快速的教学节奏,趁学生兴趣盎然,及时转入新课的教学。第二步,在教师点拨下自学教材内容。第三步,详细分析讲解教学重点难点。力求节奏明快,自然,有声有色。第四步,列举实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检验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实践证明这样安排是整个教学节奏有张有弛,紧凑自然。符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二、要善于把握自身的授课节奏。课堂教学节奏的主导者是教师,教师必须善于把握自身 的授课节奏,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首先,教师的精神要饱满,一登讲台,就要坚定自信情绪高昂,使学生在教师身上获得勇气和信心,这是把握良好教学节奏的前提。如果教师有气无力,或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学生自然也会松懈怠慢,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其次,课堂讲解要讲究艺术,主要指声、色、情的有效结合。所谓“声”,就是指教师的语言感染力,讲授的声音要洪亮清晰,有轻有重,有起有伏,有快有慢,有抑有扬。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调整讲课的力度和语气。所谓“色”,就是指教师的表情要丰富,不能一副面孔,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所谓“情”,就是说教师的感情要充沛,对所讲的教学内容,教师首先要被启发、被感动,并随教学内容和情节的变化恰当表现出欢乐、悲伤、愤怒等各种不同的情感。用教师自身丰富的感情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在课堂上,教师声、色、情的良好结合就可以使授课节奏像一部交响乐那样变化多样,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要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调整教学节奏。课前的精心设计只是一个准备,与客观的课堂教学实际相比,无论设计多么完善,都会有一定差距。因此,教学节奏的变化还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也就是说,教师要充分注意学生的表情、姿态、动作及回答问题等各种信息的反馈,从中准确了解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程度和水平,据此调节教学节奏。如果学生反映强烈,说明学生接受较快,教师就要适当加快教学进度,表现在教学节奏上就是要有适当的跳跃性。如果学生反映突然低沉,说明学生没有理解或有厌烦情绪,这时教学节奏就要放慢,并提出有启发式的问题引起学生注意,帮助学生理解。如学生反应冷淡,则说明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需要提高教学节奏的强度。只有从学生的信息反馈出发,才能使整节课显现出比较合理的教学节奏。

四、要恰当运用教学辅助手段。合理恰当的教学节奏离不开教学辅助手段。比如采用幻灯、录像、实物教具等,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感知,而且可以节约教学时间,使课堂教学节奏变得更紧凑,较好的保持和集中学生注意力。而科学简洁的板书不仅可以勾勒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而且可以使良好的教学节奏锦上添花。这些教学辅助手段都是在构建合理的教学节奏时不可缺少的。教学中,教师应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挥这些教学辅助手段的作用。如我在讲授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段有关商品降价的录像资料,用生动的事例让学生了解了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然后用幻灯打出了两个问题: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怎样的变动?2、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怎样的不同?这两个问题由录像资料引申出来,又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从而使整节课教学节奏紧凑、和谐。

五、课堂教学节奏是良好的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准确把握合理的教学节奏,依赖于教师的学识修养和教学水平。作为一个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准确把握每一节课的教学节奏,使之真正成为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良好手段。

(作者单位:山西襄垣一中)

上一篇:轻松升级笔记本 下一篇:家的浪漫是自然与艺术的气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