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亚洲第一石窟卧佛

时间:2022-10-15 12:15:37

2007年10月27日,亚洲第一石窟卧佛在浙江新昌大佛寺双林石窟景区落成。如今,卧佛殿已成为新昌“江南第一大佛”之后的又一旅游、朝圣之地,为新昌大佛寺增光添彩。

这座总投资3000余万元的卧佛依山而造,构思独特,经过挖湖面、修栈道、凿隧洞,卧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城与景融合,凡与圣对话”。

双林石窟景区分为卧佛殿、殿前广场、栈道、隧洞、明镜湖等各组建筑组成。

殿前广场两侧岩壁上,栩栩如生的“哼、哈”二将高达七米,采用浮雕和全人工手法。大殿檐廊上的门、柱、瓦、椽、斗拱等看似木头却不是木头,那些门柱等全是在原来的石壁上雕刻出来的。进入五个石门洞,在你眼前呈现的便是文殊、普贤两尊菩萨,他们分别骑在白象、青狮上,雕刻手法十分细腻生动。

经过石窟门厅,便进入到让人目不暇接的涅世界:进入正殿只见一片祥和,在这座深23米、宽48米的大石窟中,工艺师利用原有山体,将其雕刻成一尊卧佛(即涅吉祥卧佛)和一组组浮雕。卧佛面颊朝西,静躺在须弥莲花宝座之上,佛像身长37米,高9米,蕴含佛门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共同修习的“三十七助道品”。

这尊卧佛是当代亚洲洞窟卧佛中最大的一座,它的形象设计参考了敦煌、龙门及天坛大佛。卧佛从头发到五官,从衣纹到手脚摆放的角度,全部经过国内外权威专家和高僧的反复论证,曾几易其稿,最后定案。这尊佛像面如满月,眼睑微垂,神情安详,右手枕于头部,左手自然合于身侧,达到了不喜不悲、不生不死的境界。衣服线条大气流畅,上下相连,自然穿插,睡姿与朝向与佛经记载的情形完全一致。头顶上方借助佛光,使佛像头部轮廓更加清晰,胸前的万字符在灯光照射下闪出七彩光芒,脚底雕有法器千辐转轮,示意常转,佛法无边。

佛殿上方的藻井略施淡彩,中拥莲花,示意佛门圣洁、吉祥。周围还有飞天笙歌曼舞,示意极乐世界美妙、祥和。此外,殿内佛像、壁画等都依山而凿,用圆雕、浮雕手法表达了佛祖涅时的场面。

为使各种形象达到文化、艺术与宗教的完美结合,工艺匠人在雕塑过程中先制作小样,经专家、学者、宗教人士点评,修改之后进行施工。据专家评审,双林石窟景区的佛陀造像和石窟内外设计,完全体现了当时世尊在拘尸那国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树下涅时安详、宁静、智慧圆满的情景。

据《大般涅经后分》说:公元前486年2月15日,释迦牟尼对诸位弟子吩咐遗嘱之后,在子夜寂然无声涅。涅后,宝床四周的娑罗树东西两双合为一树,南北两双合为一树,树枝攀结,开满白花,像宝盖覆垂在佛祖卧睡的七宝床上。此时,树林中的其他树木惨然变白,好像一只只白鹤一样。树枝花果枯萎,一无所留。大地震动,风啸怒号,尘沙飞扬。无数僧俗听说佛祖涅,有的哽咽流泪,有的倒地昏迷,有的随佛入灭,有的疯疯癫癫,有的捶胸大叫,自拔头发,有的菩萨则面带微笑,因为他们悟出了涅是人生之最高境界,入灭是圆满的告别。

新落成的新昌双林石窟的四周壁画上表达的就是这种情景。这幅壁画表达了不同境界的人对生死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态度。新昌大佛寺风景名胜区紧靠新昌县城西南,是国家重点开放寺院,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25.5平方公里,由大佛寺景区、十里潜溪景区、南岩山景区三部分组成。景区内山青谷翠,岩险石奇,池明如镜,修篁夹道,人工巧筑与天然野趣融为一体。它是观光朝觐、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本文摄影 谭进)

上一篇:Lord Qiao and his Home Life 下一篇:走近神秘的西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