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掉Linsanity,记住林书豪

时间:2022-10-15 11:27:39

“林来疯”(Linsanity)就像是上帝拍了拍林书豪的肩膀,又收回了手。如果你对这个词还留有印象的话。

2012年2月4日,Allen Lu在纽约尼克斯队对阵新泽西网队的比赛现场,看到奔跑在球场上的表弟林书豪得到全场最高的25分时,他惊讶又兴奋,期待林书豪下一场能保持这个状态。

13天后,林书豪已经带着纽约尼克斯队获得7场连胜。Allen Lu的想法更大了一点,如果下个赛季能继续保持,他或许真的能成为一个优秀的NBA球员。

一切来得太快,所有人都还没有反应过来。这个曾3次被下放、10天前还跟Lu说未来不知道会怎么样的男孩,很快就变成Linsanity的主角,上了《时代周刊》和《体育画报》的封面,成为人们在网上搜索的一个关键词。(详见《第一财经周刊》2012年2月封面报道)

7连胜后,Lu陪表弟在纽约开了两个会。喧嚣的背后都是商业和利益,来往的人讨论着一夜爆红后的林书豪的商业前景。Lu此前想给他拍个纪录片,没人支持,7连胜之后则立刻接到不少邀约电话。Lu这回反倒跟自己说不要急,不能什么都做。他还提醒林书豪,“你的工作是打球,别被这些事情分心。我们以前怎么做,以后还是如此。”

接下来4年,林书豪先后辗转于休斯敦火箭队、洛杉矶湖人队和夏洛特黄蜂队,主要作为替补控球后卫,不复当年Linsanity的盛况。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他在社交网站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人们没有因为Linsanity的热度消退而忽略林书豪这个名字,他们反而关注起这个篮球职业生涯历经坎坷、生活里开朗乐观的年轻 人。 >> 今年3月,效力于夏洛特黄蜂队的林书豪在与布鲁克林篮网队的比赛中带球上篮。

2015年年底,统计平台MVPindex报告披露,在社交网站上有影响力的NBA球员,林书豪排名第二,第一是勒布朗・詹姆斯,第三是凯文・杜兰特,第四和第五分别是科比・布莱恩特和斯蒂芬・库里。报告还说,林书豪排名仅次于“小皇帝”詹姆斯的原因在于,他总在社交网站上一些积极向上且有趣的内容。

不止如此,2015年年底,篮球资讯网站Hoopshype统计了20位NBA球员在各大社交网站上的粉丝数量,包括Facebook、Twitter、Instagram、Google+、Vine、YouTube和新浪微博,其中林书豪综合排名第十一(1092万),比排名第一的勒布朗・詹姆斯(6332万)差了一大截。新浪微博上,林书豪的粉丝数量(433万)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是德维恩・韦德(533万)。在YouTube上,他却大大反超了其他人―林书豪的YouTube频道jlin7有53万人订阅,勒布朗・詹姆斯的频道L.James仅有3万人订阅。

“我们现在同时在做9个社交平台。YouTube的数据最好,原因在于视频比较容易表现Jeremy(林书豪)本人的状态。Instagram的视频太短了。社交网络时代的营销最重要的是真实。视频里的林书豪就是生活里的林书豪。”Allen Lu对《第一财经周刊》说。接受采访的时候,他正坐在自己开的义卖商店EPAMade里。商店位于硅谷核心地带帕罗奥图市,除了待在这里,其余时间Lu会在jlin7,即林书豪的团队里工作。

4年前jlin7只有两个人―Allen Lu和林书豪的母亲,从林书豪签约金州勇士队起就是如此。Allen Lu负责对外,母亲帮忙处理一些琐事,例如机票、酒店的预订等。据称当时林书豪的收入不多,主要来自耐克的一笔赞助。这个团队几年来也只增加了两个人(另有一个独立团队拍摄纪录片),在全球各地有了些合作伙伴,品牌赞助商从耐克变成了阿迪达斯,但尚未盈利。

“不管是Linsanity之前还是之后,我们都没有太大张旗鼓地做什么。(在各个社交网络上)就是发他想表达的东西,表现他这个人的样子。”Allen Lu说。

2011年8月林书豪上传了YouTube频道的第一支视频,到目前为止总数也不过22支,保持着每年更新4到5支的频率,大多不会超过10分钟,内容则明显被精心编辑过。最近一次的视频主题为“重新定义成功”,颇有点运动品牌广告的感觉,虽然没有任何广告植入。相比之下,最近风头正劲的库里设立频道的时间比林书豪晚,且近一年内没有更新。詹姆斯的频道也没有太多内容,如果搜索科比的YouTube官方频道,则会出现几个不同结果。

名气自然给林书豪的社交网站带来了关注,实际上通过视频手段来表现自己,从他还在金州勇士队效力时就已经开始了,当时拍摄到的他的日常生活片段不仅成了后来YouTube上的视频的素材,也是那部同名纪录片Linsanity的主要内容。

林书豪最初在金州勇士队打球。在华人聚集的旧金山湾区,Palo Alto High School(湾区最有名的中学)、哈佛本科毕业这些标签,加上后来进入勇士队,林书豪从一开始就被这里的华人视为积极上进的形象代表,在他读高中时也有人要为他拍摄纪录片。在林书豪成为职业篮球运动员前后,从卡内基-梅隆大学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的Lu搬来和林家一起住。林书豪本想让表哥帮他推掉这些拍摄请求,但Allen Lu反倒认为拍一些视频也不错,湾区不少中国人都被林书豪的故事所鼓舞。相比姚明和易建联,林书豪是在美国本土长大的华裔篮球运动员。“Jeremy是个由价值观驱动的人,当时我们达成一致的是用他的经历来鼓励更多的年轻人,”Allen Lu说,“不是每个篮球运动员都那么拼,经历过那么多挫折还能坚持下来,关于Jeremy的故事,我们一直想传达的就是这点。” >> 林书豪被当成一个励志偶像,他也十分乐意与粉丝互动。

Allen Lu和几个朋友轮流拿摄像机拍摄林书豪。Lu后来说,林书豪能在镜头前自然表现自己,原因在于信任。毕竟Lu是亲人,另外两个制作人也是林书豪的好朋友。“Jeremy很敏感,如果他知道有记者在就会紧张。我们待在一起的时候,他知道摄像机开着,但只要觉得安全和放松,他就会表现得很自然。”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位制作人Ryan Higa,在林书豪最早的YouTube视频里出现过,他兼职为jlin7做了后期剪辑。作为一个从2006年就开始在YouTube上发视频、自己的YouTube频道有超过1600万粉丝的制作人,Ryan Higa自然知道怎么讲故事。

一开始他们总发一些搞笑内容。直到有留言直白地说,“你不是一个运动员吗?怎么整天都在玩?”他们才意识到社交网络的重要规则在于,讲述自己的故事。为了让观众知道林书豪真实的生活,jlin7的视频增加了不少训练场景。它想传达的是,篮球才是林书豪生活的重点。

至于搞笑和励志,林书豪本人的经历已经足够丰富。华裔、哈佛大学、NBA球员、3次下放、坐冷板凳,直到带领纽约尼克斯队制造7连胜呈现一夜爆红的Linsanity,林书豪的经历就像好莱坞电影里最常见的小人物奋斗故事―不需要包装,处处是卖点。Linsanity之后,jlin7频道的主题大多是如何超越自己。2013年,Lu觉得人们只看到Linsanity的一夜爆红,而不了解真实的林书豪经历过什么。他决定把之前每天拍摄的生活片段做成纪录片。面对很多商业邀约,甚至有专业制作公司希望掌镜,Lu都没有同意。他跟林书豪说,这几个出名前就一起拍摄的朋友才最了解你。拍完后他们选择在Kickstarter上筹款,没有接受商业赞助,因为担心可能失去对内容的控制。这也是林书豪一直以来没有与商业品牌在社交媒体上合作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红了之后,他一下子可以做很多事情了,展示很多东西,获得很多关注,但也离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远。他本人和团队希望他在社交媒体上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Lu说。到今天他仍然认为林书豪非常年轻,出名让他的人生发生了一些改变,但他仍是个普通的年轻人,要摸索下一步该怎么走。

靠谱的团队可以初步塑造个人品牌,但归根结底,红与不红取决于本人的职业能力及性格。娱乐圈流行一句话,小红靠捧,大红靠命。林书豪“做自己”的方式在社交网络上得到肯定,和他本人的性格关系密切。

Lu评价说,林书豪是他见过的最乐观和坚强的人。几次被下放,林书豪从未说过沮丧的话。此外他也有年轻人随性率真的做派,比如刚去纽约的时候睡在朋友家的沙发上。在纪录片Linsanity里,他在超市里买到一个打折水壶时,高兴地对着镜头做鬼脸。

仔细看林书豪在社交网站上的发言,会发现都很有针对性。在新浪微博上,林书豪尽量写中文,并和国内名人互动。而在Facebook、Twitter上就是另一番景象了。Facebook的形式更丰富,除了利用YouTube视频分享及Facebook的短视频功能,林书豪还会照片,偶尔有感而发也会写一些长文章。直到今天,林书豪的大部分社交账号都由他本人运营,“除非很忙,不然他会写好草稿发给我或另一个合伙人,让我们帮忙发一下。”Lu 说。

最近一次是他抗议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的一个关于种族歧视的笑话。“你们什么时候可以停止嘲笑亚裔人?”的发言得到了7.5万个赞,是林书豪Facebook主页上获赞最多的内容之一。据说他从不过问自己增加了多少个粉丝,反而喜欢问,“大家都写了什么评价?”或“大家最关心什么?”总结林书豪的内容及下面的热门评论也成了Lu的工作之一。为保持和评论互动,林书豪会“like”一些热门评论,这也算是他留意焦点及控制自己社交媒体风格的方法。

2015年,林书豪曾就读的Palo Alto High School被报道学生自杀率高,几乎成为全美国学生压力最大的中学。林书豪在Facebook上写了一段很长的文字,提到自己读书时也曾不堪重负,直到学会把自己和成绩分开。他说,“这个世界总要求你完成更多、做更多、更成功。‘林来疯’之后,人们期待我每天都表现完美,入选全明星,赢得总冠军。我仍心怀梦想并全力以赴,但我知道成功与失败都是转瞬即逝的。人的价值不应该与成绩相关。”后来Lu逐条读评论,发现不少学生家长留言,感谢他说出自己的经历,会认真关心自己孩子的感受。“这些互动就是有价值的对话。”Allen Lu说。

当然最喜欢这些内容的还是年轻人。“人们喜欢林书豪,”Whistle Sports的高级副总裁Brian Selander对《财富》杂志说,“他们认为他的主页对粉丝来说像家一样。我们想用这些出色的内容更好地和千禧一代以及年轻受众互动。我们不想那些穿着黑西装的人坐在桌子后面告诉你这个世界上发生了什么,我们想让运动员自己和粉丝说。”

上一篇:老年人记忆力减退不都是痴呆 下一篇:征服非洲第一峰的8旬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