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学习与《圣经》成语典故

时间:2022-10-15 10:27:11

大学英语学习与《圣经》成语典故

摘 要: 《圣经》知识在大学英语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圣经》中常用的和出现在教材中的一些成语典故,更是对学生理解教材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学习和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可以使学生提高英语文学欣赏水平,达到学习、欣赏、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键词: 大学英语学习 《圣经》 成语典故

众所周知,大学外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所学语言了解其民族的文化和思想,提高跨国界交际能力。《圣经》是西方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方文化的主要思想基础,其教义渗透西方社会各阶层,影响力遍及哲学、政治、经济、文学、艺术乃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圣经》就像一把开启西方文明的钥匙,对于大学英语学习者而言,学习和了解圣经知识就更加具有特别的意义。遗憾的是,在目前的大学英语专业学生中,《圣经》还不是一本普及读物。不要说英文译本,就是中文译本,能完整阅读下来的学生也是凤毛鳞角。我们不一定要求学生都去通读《圣经》,但是作为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学习、掌握一定的《圣经》文化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在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中,许多内容都和《圣经》有直接的关系,更不要说《圣经》中的许多词语早已融进了英美的日常语言。由于学生缺乏对《圣经》的了解,在学习中常常出现一些误解。为了更好地掌握教材,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至少要从两方面学习、了解圣经知识和圣经文化:一是源于《圣经》的英语成语、谚语和习语;二是正确理解英语教材中的圣经典故。

一、源于《圣经》的一些英语成语、谚语和习语

犹太《圣经》原用希伯来文写成,其第一个完全的英译本出现在14世纪80年代。1640年,英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授权由大约50位学者组成的委员会,在已有的英译本的基础上重译《圣经》。新译本在1611年发行,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圣经》英语钦定本。它语言朴实,文字优雅,用词简练,寓意深刻,时至今日英语国家常用的成语、典故、谚语和习语相当一部分都源于其中,下面仅举一些例子。

1.Forbidden fruit is sweetest.(禁果最甜);the old Adam(本性之恶),这应该是每个有文化的人都知道的故事,据《圣经・创世纪》第二、三章,亚当和夏娃受了蛇的教唆,偷吃了禁果,因而受到惩罚。这个谚语引申为人容易受邪恶的诱惑。

2.sell one’s birthright for a mess of pottage(红豆汤换长子继承权),凡是粗略读过《圣经》的人对这个典故也不应陌生。据《圣经・创世纪》第二十五章,有一天,雅各在家里熬红豆汤,以扫从田里劳作回来又累又饿,十分想喝汤,而雅各提出要用以扫的长子权作为交换条件,以扫为了一碗红豆汤就把长子权卖给了雅各。此语意为目光短浅,只为一时好处而不惜牺牲长远利益。

3.worship the golden calf(崇拜金犊),这也是《圣经》中一个有名的故事,据《圣经・但以理书》第五章,在出埃及的途中,摩西到西奈山接受上帝的晓喻,而百姓们见他们的首领久久不归,有人便挑头收集妇女们的金耳环,铸成了一只金牛犊,并狂欢膜拜,把它当作带领他们出埃及的神。摩西回来以后见状十分生气,用火焚毁了金牛犊。这可以说是拜金主义的最初来源,崇拜金犊这一成语意为崇拜金钱而放弃原则。

4.The spirit is willing,but the flesh is weak.(心有余而力不足),出自《圣经・马太福音》第二十六章“醒悟祈祷吧,免得入了迷,你的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意为“力不从心”。

5.The fly in the ointment.(美中不足),源自《圣经・传道书》第十章“死苍蝇使香的膏脂发出臭气”,意为煞风景的东西。

6.Adam’s apple 直译为“亚当的苹果”,实际意思是“喉结”,源自《圣经・创世纪》,夏娃和亚当受蛇的诱惑偷吃了禁果,而这种禁果实际上就是苹果,亚当偷吃禁果时由于心中害怕,结果有一块苹果肉被卡在了喉咙中,留下了一个明显的结块,因为世界上所有的人类都是亚当和夏娃的后代,这样一代一代遗传下来,就成了男人的喉结。

7.to 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做无米之炊),出自《圣经・出埃及记》,“法老不向被俘的以色列人提供稻草,而命令他们自己捡麦茬,但造的砖还要跟从前一样多”,意即批评某些不切实际的计划。

8.A tree is known by its fruit.看树看果实,看人看行为,源自《圣经・马太福音》第十二章,意为只要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就能判断他的道德行为。

9.an old story of dubious truth无稽之谈――源自《圣经・提摩太前书6》第四章,原意为“老女人们所讲的故事”,寓意是不科学、不合理、不可靠的迷信传说。

10.No man can serve two masters.一仆难伺二主――源自《圣经・马太福音》,意为一个人不可能忠实于两个主人。

11.as wise as Solomon像所罗门一样有智慧――《圣经・列王纪上》记载:大卫王死后,所罗门即位,在梦中请求上帝赐给他智慧,而不要荣华富贵。上帝非常高兴,就让他成了天下最有智慧的人。因此所罗门成了一个智慧超群、思想精深、学识广博的王。所罗门用他的智慧来管理国家,大行善事,广为称道。由此Solomon就成了聪明人、有智慧的人的代名词。实际上,除了这个例子,在英语中以《圣经》人物形成的习语还很多,如:as greedy as Ahab(像亚哈一样的贪婪),as forceful as Samson(像参孙一样力气大),as devout as Abraham(像亚伯拉罕一样虔诚),as poor as Job(穷得像约伯一样)等。

二、正确理解英语教材中的圣经典故

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种类比较多,但不管哪一种教材,里面都会涉及一些《圣经》的内容。由于学生缺乏对《圣经》的了解,在学习中常常出现一些误解。因此,教师有必要围绕教材给学生讲解一些《圣经》的知识,正确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下面仅举一些课例。

1.北京外国语学院编写的“College English”(《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一课“Christmas Day In the Morning”(《圣诞节的早晨》)中有这样一句话:“Then Jesus had been born in a barn,and to a barn the shepherds and the Wise Men had come,bringing their Christmas gifts!”学习这一段话要注意,耶稣诞生的地方――barn――不是“谷仓”,而是“马厩”;“Wise Men”在此是特指向初生的耶稣基督朝圣的东方三博士,而不应译成“聪明人”;“had come”译成“来朝拜”则比较恰当。

2.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三单元“Why I Teach”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此句的含义是:父母给了学生身体,是教师塑造了他的灵魂。如果了解《圣经・创世记》中有关上帝造人的故事,对这个句子就容易理解了,因为据《创世记》记载:神耶和华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人。

3.北京外国语学院编写的“College English”(《大学英语》)第四册第二课“The Big Buffalo Bass”(《大布法罗河的鲈鱼》)中有这样一段话,“No,he’s hunting nothing in trees.He was hunting old King Solomon.Old King Solomon is s bass.We call him that because he’s so smart nobody can catch him.That fellow with the gun hooked him once,but couldn’t hold him.Ever since,he’s been trying to shoot him.”如果学生不知道所罗门王是《圣经》中一位以聪明机智著称的国王的话,就很难弄清为什么要把一条精明的鲈鱼叫做“所罗门王”了。在教材中,这条鲈鱼之所以被比作所罗门王,就是因为它出奇的机智,以致连最有经验的老猎手都捕捉不到它。一个“King Solomon”,就说尽了“to big Buffalo bass”的智慧。

4.北京外国语学院编写的“College English”(《大学英语》)第四册第三课“Solve the Problem――With Humour”(《幽默――排忧解难的钥匙》)中“Mark Twain penlancing the boils of pomposity”(马克・吐温挥笔戳穿了自负的脓包)用的是这么一句话:“Man was made at the end of the week’s work,when God was tired.”(人类是上帝在一周的劳作之后,精疲力竭的时候创造的)。上帝造人的典故是《圣经》的开篇之作,耶和华神在第一天创造了昼夜,第二天创造了天空,第三天创造了大地、海洋和植物,第四天创造了日月星辰,第五天创造了所有的动物,第六天创造了人类,第七天上帝休息。上帝在一周的第六天才创造了人类,那他在十分疲劳时所做的工作肯定是不完美的,就是说他那时所造的人并不十全十美。既然上帝本身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更何况他所造的人呢?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实际上是借上帝创造人来讽刺那些浮夸自大的人。

以上这些例子说明圣经知识与英语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了解一些圣经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鉴赏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参考文献:

[1]中国基督教协会.圣经[M].2003.

[2]唐逸.基督教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3]艾略特.基督教与文化[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4][美]Bessis Edmond改编.许效礼译.圣经故事[M].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

[5]顾东,蓝诺斯著.圣经的主要概念[M].香港福音证主协会,2002.

[6]傅勇斌,李岗.源于圣经的英语成语谚语[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5.1.

[7]张苹英.学好英语要懂点圣经[J].吉首大学学报,1994.3.

上一篇:任务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怎样让你的学生经历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