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动人工股骨头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在IV型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时间:2022-10-15 09:58:30

双动人工股骨头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在IV型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IV型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和远期并发症。方法 对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我科进行的102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IV型股骨颈骨折的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组在手术出血量、平均手术耗时、并发症等多个项目对比中均优于观察组,两组治疗后恢复效果无显著区别,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IV型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中,双动人工股骨头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各有利弊,应根据情况灵活应用。

关键词: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IV型股骨颈骨折;并发症

股骨颈骨折时骨外科临床的常见病,多见于老年骨质疏松病人,临床上依据骨折程度可分为四型(Garden法),其中最严重者为第IV型,为完全骨折,断端移位明显。此类骨折采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往往导致不愈合或股骨头坏死,手术治疗以人工关节置换术为主,常见为全髋关节置换和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为对此2种术式进行比较,本文对近年来我科收治的本病病人的资料进行回顾对比,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自对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共进行102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IV型股骨颈骨折病人,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52例,定为观察组,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50例定为治疗组。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骨折严重程度、伤后入院时间、原有基础疾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比较意义。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麻醉成功后,取健侧卧位,去除关节囊,游离髋关节后,去除股骨头,修整股骨颈,整理髋臼,过程中注意勿伤及周围坐骨神经、股动静脉等重要组织,最后放入人工髋臼,配入股骨头,完成后检查髋关节活动度及灵活性,符合要求后置引流条,关闭切口。

12.2 治疗组。全麻或腰麻成功后,取健侧卧位,逐层切开至关节囊,脱位髋关节,去除骨折断端,整理股骨颈至1.5cm长,扩张髓腔,最后装入合适型号的股骨头[2]。

1.2.3 术后处理。全部病人术后处理方法基本一致,72h内以软垫置于患肢膝关节下并外展髋关节,24h后患肢原位肌肉舒缩运动,72小时后逐渐开始活动,先床上坐起,逐步下床锻炼。

1.3 项目对比。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1年来并发症情况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髋关节功能以Harris评分标准计算,高于70分者判为合格。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试验中两组均数对比采用t检验,并发症对比采用卡方检验,取P

2 结果

3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临床股骨颈骨折病例日渐增多,传统的保守疗法适用于骨折无移位或移位不完全的I~III级骨折,对严重的IV级骨折,手术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措施,即可增加治疗效果,又能减少全身其它系统并发症和远期生活质量,这是骨科临床医师的普遍共识[3]。因股骨颈的特殊解剖学特点,采取关节置换是最适宜的手术方式,可以避免术后出现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以及长期卧床引起褥疮等并发症,病人术后能够早期下床锻炼,卧床时间显著减少,机体功能亦无明显减退。但在采取的手术方式的选择上,进行全髋或是半髋置换术尚存在争议,全髋关节置换术普遍认为手术远期效果较好,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度高,但存在手术创伤大,出血多,特别是对体质较弱的病人容易引起其它系统不良反应[4];而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病人创伤较小,手术耗时短,术后恢复时间相应较少,病人可及早下床活动,手术的适应人群较广。从本次研究来看,两组病人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差异较明显,治疗组明显优于观察组。在术后关节恢复效果对比中,治疗组64%的合格率要低于观察组71.12%,但经数据处理无统计学差异[5]。考虑在临床实践中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全程费用要稍高于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据此,笔者认为,对年龄偏大,体质较弱,对术后关节功能要求不高的病人,应采取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为主,对年龄尚轻,或体格较好的病人,可以实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参考文献

[1] 安雪军, 秦德安, 魏杰. 前外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比较[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3, 13(10):1330-1331.

[2]赵江莉, 毛玉, 邬培慧, 等. 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三维运动力学特征分析[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3, 28(10):909-913.

[3]罗彩虹. 渐进式肌力康复训练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14):19-21.

[4]曹湘豫, 王琛, 杨玉山, 等. 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关键技术[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29):106-107.

[5]杨延民, 周驱, 宁安. 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比较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25):2790-2798.

上一篇:关于小型水库管理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CT与MRI在诊断脑肿瘤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