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开发中矿级油藏管理模式探讨

时间:2022-10-15 07:44:58

稠油开发中矿级油藏管理模式探讨

随着稠油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一个高效的油藏管理模式才能适应油田快速发展。作为油田开发的基本单位-采油矿更需要不断打造以精细油藏管理为核心的五大生产保障系统,以提升油藏开发水平。

五大生产保障系统:一是以年度、月度产量运行为主的产量规划运行系统;二是以油井分析、参数优化、精细维护为主的油井动态分析管理系统;三是以油井资料的录取、整理、上报为主的油藏资料建设与管理系统;四是以异常井处理、自扶躺井、作业维护为主的维护运行系统;五是以优化注汽方案、协调注汽运行、提升油汽比为主的注汽成本控制系统。

(一)、产量规划运行系统

1、开展单元配产目标化管理

按照区块特点将现有油井分为三个单元,设立相应动态分析岗。根据各单元生产能力和开发阶段,将年度、月度生产任务和各项指标进行单元分解。根据旬度、月度、季度、年度各单元的生产情况进行工作措施优化、补充和调整。

绘制各区块油井生产阶段跟踪表,优化调整合理阶段配比。逐步做到“量化单元指标,优化调整措施,细化责任考核”,实现各单元特点明确、重点突出、措施针对性强。通过“挖潜低产单元、优化中产单元、控制高产单元”优化产量结构,达到产量平稳运行,有效控制递减,均衡合理开发,提高采收率的油藏管理目标。

2、做好产量预测与转周预警工作

根据各单元递减规律,对月度生产运行分区块进行逐天测算,提前预测各单元生产运行情况。通过单井指数递减曲线和各周期生产规律对每口井转周日期进行预警,结合区块产量运行情况,提前做好转周安排,做到“高低结合,优化汽量,超前运行”,同时做好新井投产和老井转周的有序接替

(二)、油井动态分析系统

1、实行日对比、周分析、月小结动态分析制度

日对比:每天进行所承包井的产液、含水、温度、压力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特别是重点井、异常井从资料再落实到分析、措施制定、实施效果由各项目组跟踪到底,对于需作业井、需转周井及时汇报制定措施。

周分析:重点开展单井分析,对疑难井进行讨论及措施制定,预排下周转周、作业工作计划。

月小结:重点分析月度各单元配产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油田开发方案(或调整方案)的执行情况及调整措施效果。分析产量运行中及资料管理、措施实施过程中的存在问题。

2、分类制定油井动态分析与措施

油井动态分析与措施制定:通过油井日度生产数据的跟踪分析,及时发现异常井、低效井,并现场落实,分析原因及制定措施。

重点井、异常井、干扰井跟踪分析:产量、温度、含水标产、憋压、功图测试等资料的加密录取落实,原因分析及措施的制定。

油井工作参数优化挖潜:对油井工作参数进行连续跟踪,要求放喷井油嘴及时放大或起抽,充分发挥油井生产潜能。

(三)、油藏资料建设与管理系统

1、根据局版标准建立和完善资料录取考核制度

修订下发《稠油资料录取制度》、《注汽井焖井放喷制度》、《蒸汽驱资料录取制度》等相关制度。针对采油项目承包,进一步细化油藏管理考核内容,对项目部采取量化考核方案,从根本上调动采油项目部对油藏管理的重视程度。油藏办单元技术人员负责重点工作安排、单井分析、月度工作考评。每月10号左右组织资料录取检查,组织召开资料录取讲评会。

2、油藏资料台账更新完善及开发指标的统计分析

日度油藏报表台账的建立:按要求及时准确填写及上报采油井日报表、蒸汽驱井组日报表、每日生产汇报表、单井日度生产运行数据更新及曲线绘制、采油井日度数据采集。

月度油藏报表台账的建立:采油井单井综合记录,注汽井单井综合记录,月度开发生产计划与运行数据及曲线,生产管理指标,单井周期注汽、产量情况统计表,油井措施统计表,采油井时率统计表。

(四)、维护运行系统

1、按照分级处理的原则重新梳理异常井处理流程

将油井异常情况分为A、B、C三类:C类为注汽干扰、缓下、正常放喷、作业开井、产量、含水、温度波动在10%以内井;B类为产量、含水、温度波动超过10%井、卡井及井站无法判断原因井;A类为突然不出油、产液、含水、温度大幅上升井。

对于C类井资料录取人员发现异常变化后报班长和资料员,班组上报生产调度及油藏办,并按要求进行处理。

对于B类井上报生产调度和油藏办,由油藏办进行分析后制定进一步落实资料、测功图等制定碰泵、热洗、解卡措施,由生产运行班执行后如未能解决问题再反馈至油藏办,并升级为A类疑难井。

对于A类井油藏办落实相关资料后,交由油藏、作业、生产、工程四部门组成的疑难井处理小组,进行分析和措施制定并跟踪措施效果。对于通过自扶躺井无法恢复正常的井由疑难井处理小组定检泵或转周措施,转入维护作业程序或转周注汽环节。

(五)、注汽成本控制系统

成立以油藏办、生产办、工程办、注汽站为主的注汽运行项目组。油藏办进行单元指标分解,产量、注汽量规划运行,摸排转周井号,按照日油能力高低进行分类排序。生产办根据转周顺序组织协调锅炉运行,管网流程连接。注汽站组织注汽质量监督和应急事件处理。工程办负责正常生产维护,延长生产周期。通过项目组形式运行,加强多部门联动、团结协作、快速反应,实现注汽平稳、高效运行的目标。

1、根据全年和月度配产配注任务结合年度、月度注汽成本情况,根据各区块油汽比、产能情况结合锅炉情况进行规划。将原油产量、注汽量、油汽比、注汽成本相结合,将产量、注汽量纵向分解到月度、横向分解到单元,做到统筹安排,优化运行。每月进行产量成本分析会,根据各区块生产变化及时进行下步调整。

2、根据区块物性和生产规律差异,优化注汽方案。注汽方案优化依据:1、不同区块的物性特点和生产规律;2、区块构造位置差异对单井生产影响;3、本井前几周期生产情况。

3、在注汽运行过程中遵循原则:1、压力、速度允许范围内,加快注汽速度;2、干扰井同注同采原则;3、就近注汽,减少干度损失原则;4、压力相近同注,注汽分配均匀原则;5、在具备条件时开展区域注汽等新注汽模式试验,减少干扰和分汽不均的矛盾;6、汽驱井根据注汽强度和受效程度建议采取间歇汽驱试验。

4、针对稠油生产规律,将油井周期分为初期高产阶段、中期稳产阶段、末期低产阶段,对不同阶段制定细分不同管理重点。根据采油井产液量、含水、油压、套压、回压、电流等日度生产动态曲线,结合临井注汽情况、区块开发状况对每口油井进行对比分析,及时掌握和分析单井动态情况。强化“一井一策”管理措施的落实,遵循“单井看临井,温度、压力相结合”的优化思路,对不同生产阶段,不同生产周期,不同构造位置的油井分别制定合理工作参数调整方案,努力实现“产能最大化、指标最优化”的目标。初期油井尽量调大生产参数,多提液多采油;中期油井稳中有降,通过参数优化保持油井稳产;末期油井温度低、粘度大,主要采取加药,热洗等措施降低井筒黏度,延长生产周期。

上一篇:浅析玉米种植技术的田间管理 下一篇:浅谈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