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6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15 06:20:45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6例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本院2009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72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AO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Neer评分结果与SPADI评分。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3.33%,优于对照组的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锁定加压钢板;老年患者;肱骨近端骨折

[中图分类号] R683.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1-208-03

老年患者因自身的生理特点,骨质疏松较为严重,故发生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生率较高,其治疗以手术为主,以往主要为传统AO钢板进行内固定。近年来,有研究显示,锁定加压钢板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较佳,为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选择2009年1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3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72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67~88岁,平均(75.2±5.3)岁。术前诊断均为肱骨近端闭合性骨折。根据治疗方法将7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36例患者中,男8例,女28例,年龄68~87岁,平均(75.1±5.5)岁;其中右侧25例, 左侧11例;根据 Neer分型:4部分骨折16例,3部分骨折10例,3部分骨折伴脱位3例,2部分明显移位骨折7例。对照组36例患者中,男9例,女27例,年龄67~88岁,平均(75.4±5.2)岁;其中右侧24例, 左侧12例;根据 Neer分型:4部分骨折15例,3部分骨折11例,3部分骨折伴脱位4例,2部分明显移位骨折6例。所有患者均行患肩X线正侧位及CT检查。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AO钢板治疗。所有患者麻醉满意后,常规消毒铺巾,患者取半卧位,患肩垫高,显露三角肌。

观察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取肩关节前方入路,于肩峰下2~3cm沿三角肌与胸大肌之间作一约6~8cm长的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钝性分离肌肉,注意保护头静脉,将三角肌向外拉开,将头静脉和胸大肌拉向内侧,显露骨折端,直视下采用牵引、收展、旋转肱骨远端的方法复位,可用骨撬撬拨将肱骨头大碎块复位,如有肩关节脱位应先行复位,必要时采用同种异体松质骨条植骨支撑以防骨折再移位,C型臂X线机透视检查满意后,克氏针临时固定。以结节间沟为标志,沿大结节嵴贴骨面插入7-9孔LCP 钢板,锁定钢板置于大结节下5mm,结节间沟后缘1cm,克氏针临时固定,C型臂X 线机透视调整钢板的位置及高度至满意,肱骨远端先用l枚皮质骨螺钉将钢板固定于肱骨上,再向肱骨头内打入4~5枚锁定螺钉。螺钉尖端应距关节面软骨5mm,然后再于骨折远端打入2~3枚单皮质锁定螺钉。对于肩袖损伤者同时予以修补。根据肱骨近端骨折粉碎程度,必要时可将大结节及不能固定的大骨块缝合于钢板侧方的小孔上以加强稳定。C 型臂X 线机透视检查固定满意,缝合切口。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AC钢板治疗。取三角肌胸大肌入路,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直至暴露骨折端,直视下将骨折复位,根据患者骨折的具体情况采用T型钢板或三叶草钢板进行内固定,C型臂X 线机透视检查固定满意,缝合切口。

1.3 术后处理

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应用抗生素3~5d,对症处理,积极治疗内科疾病和预防并发症。同时注意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积极抗骨质疏松治疗。指导患者早期行肩、肘关节功能锻炼。

1.4 随访

分别于患者术后6周、12周及1年时进行随访,摄取患者骨折处的X线片,采用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数(SPADI)评定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由5个疼痛问题和8个功能问题组成,问题为开放式。每个问题均采用10分的VAS方式评分,最后通过公式换算,满分为100分。0分为正常,分数越高表示肩关节功能越差。功能评定采用Neer评分[1],其中,疼痛35分,活动度25分,功能30分,解剖位置10分;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Neer评分结果

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15.1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均伤口无感染及其他不良情况。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3.33%,优于对照组的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术后6周、1年时 SPADI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6周的活动评分及术后1年的疼痛评分、活动评分及总体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肱骨近端骨折常见于老年患者,因局部骨质疏松严重,骨性解剖结构改变,肩袖功能紊乱,肱二头肌间沟移位,骨折往往呈粉碎性,移位明显,复位困难,固定不牢固,如采用传统AO钢板、单纯克氏针等方式进行固定,易造成骨折畸形愈合,甚致可发生肱骨头缺血坏死[2]。因此,争取骨折解剖复位,使盂肱关节面保持正常光滑,保持肩袖各肌肉肌腱的正常运动张力,减少肩旋转袖和关节囊的粘连,强化内固定的稳定性成为突出的问题。

LCP是新一代钢板螺钉内固定系统,国内外文献报道已成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一种全新的固定技术[3]。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符合肱骨近端的解剖形状,基本不需额外塑形。近端锁定螺钉形成牢靠的角固定,可确保肱骨头关节面的稳定性,防止复位二次丢失稳定整复后的骨折端[4]。坚强的内固定有利于肩关节早期功能锻炼,以减轻患肩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笔者认为运用LCP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是安全有效的。我们的体会:首先要对骨折进行详尽的影像学检查,术中运用C 臂影像仪确认骨折复位情况、螺钉长度和钢板位置等。钢板顶点应固定在大结节最高点以远0.5cm,即肩袖附着点的位置。钢板位置放置过高,会增加肩峰撞击的风险;位置放置过低,会使锁定螺钉在肱骨头上的位置欠佳,降低螺钉的把持力,影响固定效果。钢板不宜偏向后方, 因为肱骨最高点至肱骨肌管的桡神经入口处仅(118.53±6.6)mm[6],偏后放置的钢板,特别是较长的钢板,有可能误伤桡神经钢板近端至少拧入3~4枚锁定螺钉,若患者骨质疏松严重,则需要埴骨或更多螺钉固定。术中应尽量保持肱骨头关节面的完整性[7-8],不能为追求骨折断端的解剖复位,而反复暴力操作,增加肱骨头缺血坏死的几率。

本研究中我们就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与采用传统AO钢板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锁定加压钢板不仅仅临床治疗效果更好,且患者术后的疼痛控制及活动改善也更为明显,尤其是活动评分在术后6周即明显优于传统AO钢板治疗的患者,而这均与锁定加压钢板可早期进行安全的功能段练等有关,因此其活动度改善更大且更早。早期可作肘、腕、手部的主动活动,1周后可行肩关节被动前屈、内旋、外旋活动,2周后指导肩关节主动锻炼。1个月后加强康复锻炼,逐步、尽可能完全恢复肩关节功能。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常并发骨质疏松,严重者应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积极抗骨质疏松治疗治疗,有利于增加骨的强度、改善骨的质量,加速骨折愈合。

[参考文献]

[1] Neer CS,II.Displaced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I.Classification andevaluation[J].J Bone Joint Surg Am,1970,52(6):1077-1089.

[2] Lill H,Ellwein A,Katthagen C,et al.Osteoporotic fractures of the proximal humerus[J].Chirurg,2012,83(10):858-865.

[3] Launonen AP,Lepola V,Flinkkil? T,et al.Conservative treatment, plate fixation, or prosthesis for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J].BMC Musculoskelet Disord,2012,13(1):167.

[4] Jo MJ,Gardner MJ.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J].Curr Rev Musculoskelet Med,2012,5(3):192-198.

[5] Norouzi M,Naderi MN,Komasi MH,et al.Clinical results of using the proximal humeral internal locking system plate for internal fixation of displaced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J].Am J Orthop(Belle Mead NJ),2012 ,41(5):E64-68.

[6] 刘学敏,侯燕红,王俊生,等.腋神经和桡神经与肱骨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J].解剖学研究,2003,25(3):204.

[7]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 [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84-1191.

[8] Aksu N,Gogus A,Kara A N,et plications encountered in 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s treated with locking plate fixation[J].Aeta Orthop Traumatol Ture,2010,44(2):89-96.

(收稿日期:2013-08-22)

上一篇:舒筋通络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喉罩下全凭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