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棋落中控

时间:2022-10-15 06:16:06

作为全球IT硬件制造巨头,英特尔公司越来越不满足在硬件上的领先地位,而是把目光抛向了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从投资金山到东软以及近期投资浙江中控,无不显示英特尔公司在中国软件行业的新布局。

芯片业巨头英特尔公司通过其在亚洲的风险投资部门(Intel Capltal),向杭州中控科技集团旗下的控股子公司浙江中控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控)投资1050万美元,这充分表明了中国工业自动化领域正吸引更多的拥戴者。而这项投资的顺利进行,也显示出英特尔通过投资这家中国领先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公司,拓展其在硬件上的优势。

上述投资是于2007年10月31日完成的,英特尔全球首席执行官欧德宁高调出席了此次投资的新闻会,这是继2006年英特尔注资东软4000万美元、与南京软件园合作之后的最新案例。但与去年两起案例有所不同,此次与中控的合作似乎有意强调了英特尔是“独立软件供应商”。同时,英特尔在杭州正式启动了英特尔(浙江)软件技术创新服务中心,这使它去年与杭州国家软件基地有限公司之间的合作正式落地。

欧德宁在杭州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英特尔鼎力支持中国软件产业集群的创新,随着英特尔浙江软件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的启动,将大幅加快本地软件企业产品市场化的进程,提升市场竞争力。英特尔将在技术咨询、市场营销、战略投资等方面,与中控集团等200多家浙江软件企业展开合作。”显然,这一投资相对之前的偏于硬件与服务的投资案例,更具长远意义。而欧德宁的表述也相当大胆,因为英特尔一直扮演IT核心零部件巨头角色,此番投资更显示出英特尔在硬件与软件两者之间的“携手共进”。

布局中控

是什么原因促使全球硬件巨头对中国这家工业自动化技术提供商,产生丁如此浓厚的兴趣?英特尔投资亚太区总监张仲在回答本刊记者的提问时说:“中控在自动化生产技术的控制领域里是国领先的企业,它与西门子、ABB所做的产品都有类似的地方。在工业控制里其实有很多采用了IT技术,包括在终端方面、在服务器方面都有用到大量英特尔技术架构的可能性,中控有几千家非常良好的客户,这些客户为英特尔带来了很大的用户群,我们希望把英特尔架构的技术提供给客户,同时中控在能源及基础建设和生产方面都有广泛的市场应用,目前中国是世界的工厂,所以工业现代化必定会带来工业自动化技术升级和IT硬件产业化的庞大商业机会。”这近千亿元的机会才是英特尔投资看好中控的真正原因。

目前中控的盈利模式正从产品销售向增值服务延伸,通过提供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产品,并通过提供设计、工程、维护以及增值软件等服务,为用户提供工程自动化的整体解决方案,面向流程产业的自动化产品及服务市场的增长。据美国专业调查公司对全球该行业调研数据显示,预计2008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640亿美元。从地区来看,中国仍旧是该市场的火车头,而印度也将成为继中国之后另一千增长潜力巨大的地区。根据资料显示,浙江中控是分布式控制系统公司之一,在石化、化工、电力、冶金以及食品加工业等领域拥有近5000个客户,其基于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制造控制和自动化系统在现代化生产设施的管理和运营中有着广泛应用。作为国内著名的自动化产品提供商和软件开发商,早在去年,中控就已受到英特尔关注,双方在中控的核心产品之一ESP-iSYS实时数据库上进行了实质性的技术与市场推广合作,并于今年1月正式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对于此次英特尔的投资行为,中控集团董事长、浙江大学副校长褚健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控和英特尔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是2006年英特尔副总裁来访后促成的,我们的合作不是建立在资金上,而是建立在市场,创新及未来技术的考虑上。英特尔投资的此笔资金将用于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训等方面,英特尔有很多的理念都是走在我们前面的,这也是我们和英特尔合作的重要原因。英特尔和中控合作也是希望在我们国家的节能减排,企业增效方面有所进展,应该说在计算机的软件、硬件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空间。”

据记者调查发现,在中国的工业自动化市场中,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分化严重,国外企业和少数几家国内领先的自动化企业技术实力较雄厚,大部分中小企业从事着自动化元器件贸易和简单的系统集成工作。面对已经高度市场化的国内自动化市场领域,中控的定位是成为国内一流的自动化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更优质的服务和更专业的行业解决方案是中控应对强大竞争对手的主要策略。

褚健表示:“中控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自主创新和对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专注,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工业化和利用高科技提升本土自动化产业是中控集团的目标。我们很高兴能够与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厂商英特尔合作,借助英特尔的战略投资及与英特尔的合作,我们将获得领先的技术和全球资源,从而成为世界级的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据褚健介绍,中控成立于1993年,是他从日本留学回来以后,在国家“产、学、研相结合”以及“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号召下成立的。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中控从一个浙江大学校办小企业成长为一个集科研、生产、销售和工程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科技企业;人员从当时的1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1700多人;产值从40万元人民币增加到了2006年的10亿元人民币;产品从单一的DCS发展到目前以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和电气技术为核心的涉及工厂自动化、公用工程信息化、装备自动化三个领域的一系列几十种产品。

软硬兼施

与之前投资偏于硬件与服务的投资个案相比,英特尔投资中控更具有长远的意义。张仲表示:“公司不会去扮演像微软,甲骨文这样的角色,而是继续基于硬件平台提供软件服务。然而从投资对象的角度来说却更有吸引力,因为公司的服务更讲究整体性。如果一些业务符合公司战略,不排除在投资的基础上进行并购,以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服务。”这也许正是英特尔未来的商业模式,即以处理器业务为核心,来构建一个更加开放、能够容纳各种特定软硬件与服务、面向更多领域的平台方案供应商,就目前而言,它急需强化软件领域的布局。从产业演进来看,它类似于IBM,但不像后者一样涉足终端业务。

英特尔商业模式转变的背景,与市场的迁移有关。PC领域已相当成熟,利润越来越透明,且来自AMD的竞争越来越大,英特尔需要重整资源,制定更加开放的业务模式,向软件领域逐步延伸,以符合它的利益诉求。

从1998年投资搜狐开始算起,英特尔投资在中国市场上已经耕耘了10年。10年来,英特尔在中国相继投资了60多家公司,其中电讯盈科、亚信,搜狐、德信无线、UT斯达康、珠海炬力、金山等已经上市或被收购;而、A8音乐、新进半导体、信语通,金山、思华科技、易宝、东软等公司则是目前英特尔投资组合中的公司。

纵观英特尔所投资的案例,会发现其投资的每一个项目都是和IT相关的,并会为英特尔提供新的业务和技术。此次投资中控更是体现了其一贯的宗旨。

对此,张仲表示:“英特尔将投资的企业分为四大类:一是生态系统,这些被投资公司的产品使用英特尔技术,有助于拉动市场对英特尔产品的需求;二是市场开发,这些被司可帮助新技术在新兴市场应用,它们通常是那些借助互联网提供本地语言内容或服务的公司;三是弥合技术鸿沟,这些公司是推广基于平台的技术或者帮助英特尔推广产品的公司,比如半导体设备或加工技术投资;四是尖端技术,英特尔投资会将一部分资金投入新兴技术领域,虽然这些技术和英特尔当前业务关系不大,但是可能在未来三至五年派上用场。”

事实上,英特尔公司全球近十分之一的员工从事的是软件相关的工作。而在业内人士眼中,这正是未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即全球软件产业正成为芯片产业发展的驱动,在很多芯片产品中,越来越多地融汇了多软件特性,英特尔商用台式机平台便是顺应这一趋势的平台产品,它甚至将服务延伸到用户的成本管理中。“英特尔投资扮演的角色是推动英特尔创新战略与商业转型。”张仲说。

此次投资之后英特尔能够给中控带来哪些增值的服务?“应该说英特尔本身提供的不是专有的技术,而是提供了一个IT产业的平台技术,很多的软件开发都是非常公开的,中控和英特尔的合作,将缩短我们应用新技术的时间。”褚健说。

上一篇:汽车零部件有机可乘 下一篇:诺亚导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