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私人公交运营模式的误区及对策

时间:2022-10-15 05:58:00

农村地区私人公交运营模式的误区及对策

摘 要:随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发展农村客运,解决农民出行问题,成为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村公交系统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部分农村地区采取私人承包运营模式。虽然公交状况有所改善,但在私人运营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公交设施供不应求,非法运营现象普遍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完善农村公交系统的发展,还需要政府、私人承包商以及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

关键字:农村;公交;私人运营;政府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的提出,发展农村交通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交通采取私人承包运营的模式。随着农村经济水平提高,农民走出家门的愿望更加迫切。而且,农民工进城热潮兴起,农民对农村交通的需求也大大增加。这种需求和愿望的增长是目前的交通状况不能满足的。私人运营模式也逐渐暴露出了弱点和缺陷。做好农村地区交通的协调工作,完善农村公交系统,已成为农村地区的当务之急。

一、农村地区私人运营模式的误区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客运还处于初级阶段,而且农村客运存在很大困难。以笔者了解的河北省玉田县为例,农村交通运输存在以下情况:

(一)部分地区公交设施不完善

大约80%的线路都没有设置公交站点,公交车招手即停现象普遍,对行人及行车的安全造成威胁。相对于城市公交而言,农村公交车车型一般都比较小,车型落后,车况较差。农民对于公交车的舒适度没有过高要求,但公交车主应本着对乘客安全负责的原则保证车身的质量。

(二)客运网络发展不均衡

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公交车的班次也相对较多。经济较差的地区,公交车班次少,而且各个班次之间间隔的时间也较长。部分偏远地区的农民出行难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三)非法客运问题比较严重

许多未办理相关牌照的车辆,以小型面包车为主,私下从事道路客运,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一部分乘客和市场的特殊需求,但是存在极大隐患。大量非法运输车辆的存在,严重影响和冲击了正规的公交运营和农村客运市场的秩序。

随后,笔者了解到这些情况不仅存在于河北省玉田县,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都具有普遍性。当前,我国农村公交客运系统还不成熟,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政府没有足够的财政力量支撑整个公交系统的运行。私人承包运营就成为这些地区维持和发展公交事业的主要途径。但由于私人承包运营的模式与公交事业最基本的公益性质有所偏离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的缺失,不可避免的,私人承包经营在运营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以下缺点:

(一)公交服务质量差

由于承包者为个人,大多数情况下,一个私人承包商的员工只有几个人,车辆上的工作人员都与车主是非常熟悉的关系,或者车主即是司机。在服务过程中没有相关的制度规章,也没有业绩考核等环节,不怕乘客投诉,也不会面临被解雇的危险,导致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较差。

(二)公交车超载问题严重

面临的超载问题,除了因客流量大,公交车供不应求的情况,还指公交车上的售票人员为了多赚取利润,不停的招揽旅客,在公交车严重超载的情况下,依然搭载乘客。乘客乘车安全存在极大隐患。

(三)班次时间安排不合理

由于私人承包商承包的是公交线路,所以一条线路的公交班次大多数情况下也是由承包商控制。为了将成本降到最低,承包商会选择减少班次。等乘客聚集到一定数量再开下一班,这样就造成客流量较少的地区,公交车之间时间间隔太久,误时误事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利于乘客出行。

(四)私人承包商和非法运营者之间的矛盾激化

非法运营者在一定程度上抢占了公交车的客源,这是让私人承包商无法容忍的,二者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最终结果是交通和社会秩序的不稳定,乘客出行受到影响。

二、私人运营模式误区的成因

私人运营模式在管理和运营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农村地区的交通发展陷入困境。导致农村地区公交运营陷入这种境地的深层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利益的驱使。政府将具有公共品性质的公共交通服务承包给私人。私人承包商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会通过各种手段措施来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提升利润。在资本逐利本性的驱动之下,公共交通的公共性及其布局难免会有所偏离。

第二,政府的相关政策不完善。对于社会资本来说,投资公共服务领域,最大的风险并不是公共产品本身,而是政府抽身离去后的孤军无援。 政府对承包出去的公交运营撒手不管,没有政策支持,一方面是对乘客的不负责,另一面也让承包商陷入困境。另外,在承包行为产生之后,政府部门没有对私人承包商的行为进行监管和制约。公交车的一些违法违规行为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处罚。

第三,公交系统内的相关机制不健全。首先,私人承包体系内部缺乏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公交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性。其次,在私人承包运营过程中,无论是乘客与政府还是乘客与承包商之间都没有明确的正式的沟通渠道。乘客面临投诉无门和利益需求无处表达的困境。而且公交车供不应求的形势下,承包商容易抱着一种优势心理审视乘客与自身的关系,不注重乘客利益。

三、解决农村地区交通困境的相关对策

首先,明确权责关系。政府需要为公交运营提供一个良好有序的环境,并承担监管私人承包商的职责。政府应从各个方面规范私人运营商的行为,用政策支持和鼓励他们为乘客提供良好的服务,并严厉打击公交运行过程中的违法违章行为。运营商在运营过程中要遵纪守法,而且承担着对乘客生命财产负责的义务。“自由的企业不能由商业上来评定其好坏,它仅能由对社会的功用来判断。……满足顾客是企业的目的和使命”。承包商应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乘客需求。

第二,增加反馈渠道。关于公交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向乘客群体和私人承包商进行调查访问。作为公共交通提供者的私人承包商,他们的利益诉求也不能忽视。政府要广开渠道,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投诉热线以及网络信箱和网上投诉等,相关部门对于这些情况要认真对待、及时反馈。

第三,建立完善监督考核体系。作为政府的合作伙伴,乘客服务的提供主体,私人承包商在运营过程中的行为理应受到政府部门和乘客方面的监督。政府部门应该定期检查承包商的行为是否按照承包合约进行,运营过程中是否有违法违规和违约的行为出现。政府根据从各方面获得的信息来考察个人的承包资格,政府可以根据私人承包商的行为决定是否将公交运营权承包给它。如果私人承包商有重大过失,政府完全有权力收回运营权。政府相关部门还可以在公交系统内部进行年度或季度的评比,以竞争和奖励的制度来激励私人承包商提供更好的服务。乘客可以根据公交车的服务,给私人承包商提出意见或建议,也可以向政府部门举报。

最后,构建健康有序的运营环境。非法运营存在很大风险,而且目前这种现象层出不穷,但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公交运营的缺憾。所以与其完全否定非法运营不如将其加以规范。非法运营车辆一般都是小型面包车,成本相对于公交车辆来说是比较低的。为了节约公交运营的成本,现有的公交线路并不能覆盖所有地区。对于那些公交车不经过的路段的运输问题,可以由这些小型面包车承担。政府将这些车辆划分地域,审查车辆运载能力合格后可以投入运营。

发展农村交通是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措施,也是关乎民生的大事。私人承包运营模式作为农村地区公交运营的主要方式,符合农村地区的具体情况,而且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地区的交通难题。目前,这一模式还不成熟,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农村公共交通的发展陷入瓶颈阶段。政府应该联合运营商和广大民众合力解决这一问题,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为农村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农村公交市场健康、规范、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4.

[2]潘恩.潘恩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杜晓蓉.公共服务市场化:要市场不要政府?[J].铜陵学院学报,2007,(3).

[4]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土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上一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下一篇:我国医疗改革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