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社团开展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路径

时间:2022-10-15 05:09:50

依托社团开展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路径

[摘要] 对芜湖地区高职院校的大一、大二各专业学生问卷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高,对学校提供创业帮助的愿望强烈,社团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大。大学生社团活动的松散性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社团的多元化构成有利于大学生的创业知识的积累和储备,社团的企业化运作模式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社团的合作与竞争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依托社团开展创业知识的培训、组织参加各类创业竞赛和进行创业实践是实施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社团;创业教育;创业能力;创业知识培训;创业竞赛;创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1?0085?02

大学生创业教育以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目的,通过教育让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1]。高职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大学生社团的松散性、创造性、企业化运作等特点与高职大学生的创业素质要求相契合,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一个很好的载体与平台。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

为了解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的现状, 2012年11月依托大学生创业协会对芜湖地区高职院校的大一、大二各个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56份,有效问卷930份。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情况总体良好,主要体现如下。

1. 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高

87%的同学有创业打算,7%的学生已经在创业,只有4%的同学从来没有想过创业。但对于创业前景的预测中36%的学生表示迷茫,12%的学生表示有压力。

2. 对学校提供创业帮助的愿望强烈

调查表明,37%的大学生希望通过活动加训练获得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55%的同学希望能有亲身实践的机会。对于学生所期望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的重点教育方面,53%的学生希望加强实践能力的教育,其他依次是加强创新教育、团队合作精神和心理教育。

3. 社团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大

问卷显示大部分高校基本都有创业及相关社团,如“大学生创业协会”“电子商务协会”“大学生潜能开发协会”“创业就业促进会”,有的学院各个系均有自己的创业社团,大学生创业社团的创业论坛、创业知识讲座、创业计划大赛,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对于大学生创业兴趣的培养,创业知识的积累都有很大影响。

二、大学生社团对创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社团活动的松散性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一种学生组织,一般是跨专业、跨年级组成的,社团一般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管理、独立运作,受限制小而又能在相互交流中激发出思想火花,加之社团活动所要求的形式多样,只有创新才能开展特色活动,吸引大学生加入社团。为了办好社团,社团成员需要集思广益、积极探索、不断创新。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有积极作用。

(二)社团的多元化构成有利于大学生的创业知识的积累和储备

创业知识是创业者在创业实践活动中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创业者的知识结构包括专业知识和基本的经营管理知识。社团成员分布广泛,来自不同学院,专业背景不同、文理交叉,这些特点对于社团活动中,拓宽大学生知识面,使大学生的创业知

识结构趋于合理有很重要的价值。同时,利用社团组织的创业知识培训,比如KAB、SYB系统培养同学们的经营管理知识,包括创办企业、市场营销、客户管理、财务管理等知识,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三)社团的企业化运作模式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社团和企业活动有很多的共同之处,都具有相对独立性[2],社团活动的计划制定、社团的组织结构设计与人员配备、活动经费的筹措与管理,与企业的运作具有很多相似性。在社团活动中可以学习如何筹措资金、配置资源;如何做好成员管理;如何筹办活动、如何评估成效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四)社团的合作与竞争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社团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而自发组成的群体,受学校权力机关限制较小,社团活动从策划、筹备到组织、总结,每个工作环节需要团队成员自主独立,活动的开展需要成员间的密切配合,这种独立工作与团队合作的工作要求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敢为性、合作性及团队精神。这些都是未来开展创业活动的心理品质要求。活动的开展可能会随时出现困难,也会让社团成员随时出现放弃的念头,要开展好一项活动、经营好一个社团需要创新意识外还要组织者具备顽强的耐挫能力和应变能力。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在无形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

三、依托高校学生社团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路径

鉴于社团在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当前,很多高校都依托社团,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

(一)依托社团开展创业知识的培训

创业知识培训是提高大学生创业理论知识的基本方式。培养创业能力,首先就要进行创业知识教育,高职院校要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知识不足的情况,面向学生开设创业理论和创业案例等内容的教学课程,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高职院校在创业知识培训的的实践中一般是创业导师授课,但是课程的报名、考勤及组织都是创业社团完成的。除此之外,创业讲座和创业交流会也成为创业社团传播创业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很多工作专业教师将相关项目任务分解到有实力的学生社团来实施,从而使学生逐渐通过项目研究增强创新能力。

(二)依托社团组织参加各类创业竞赛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已成为高职院校技能培养的一个传统经验做法,通过参加创业大赛,激发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也成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创业策划大赛、企业经营管理模拟经营大赛等比赛让学生通过创业策划书、模拟经营、现场答辩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完善的创业策划书可以帮助学生将项目方案考虑得更加全面。通过比赛和答辩能够让创业者或者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找准方向、寻找机会。调查也证明,在大学里参加各类创业创新大赛的同学在走出校门时选择创业的概率和成功的概率均高于未参加大赛的同学。

(三)依托社团进行创业实践[3]

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建设了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好的社团、好的项目可以通过相应的评估进入创业中心,其中大学生创业社团、电子商务协会等社团已经成为闻名全校的创业社团,他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业活动外,也有“真枪实剑”的实践。电子商务协会的淘宝创业有声有色,其中2011届电子商务专业的同学,近30人以淘宝为平台进行创业,在芜湖市乃至安徽省也做出了名气,成为高职大学生创业的一个亮点。正是他们创建了电子商务协会,通过社团的传承、榜样作用和传递力量,有效调动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院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郭珊珊,于钟凌.加强高校技能型社团建设 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38-41.

[2] 李安英.学生社团: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J].当代教育论坛,2009(10):96-98.

[3] 张玉红.高校学生社团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12):95-97.

[收稿日期] 2013-11-18;[修回日期] 2014-01-09

[基金项目]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2012SQRW287)

[作者简介] 计荣(1979-),女,宁夏彭阳人,管理学硕士,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工商管理,大学生创业教育.

上一篇:新时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解析及创新 下一篇:高校优秀学生干部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