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N复合词的象似性阐释

时间:2022-10-15 02:11:04

摘 要:人们常说“自行车修理部”、“鱼塘守护人员”,即运用“O+V+N”的结构;而不说“修理自行车部”、“守护鱼塘人员”,即不运用“V+O+N”的结构,这看似有违SVO语言的句法组织规则。倘若要用V+O的形式,也需加上“的”,成为“V+O+的+N”的结构,转换成具体的表达式,即修理自行车的店,守护鱼塘的人员。这是为什么?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借助于象似性,特别是关系象似性中距离象似性原则的有关内容给以阐释。语符距离象似于概念距离,概念关系越近,使用表达它们的词语也就靠得越近。在“V+O+的+N”的结构中,加上“的”字,成为一个名词短语,“V+O+的”作为整体对N的具体含义进行限定,所以不存在语符间距离远近的比较。而“O+V+N”实际上构成了复合名词,之所以将O置于V前,是因为在概念上V和N的距离更近,V可以对N的含义进行更为具体的限定,而O则不能,它只能对V的或V+N的含义进行具体地限定。因为,当我们说鱼塘守护人员时,我们的所指其实是一批守护人员,而不是鱼塘人员,即应首先将这些人员定义为守护人员,其次才能将范围进一步缩小至鱼塘守护人员。简而言之,描述职责的V较之描述职责范围的O与N的概念距离更近一些,因此,在距离相似性的作用下其在表达式层面也靠N更近一些。

关键词:O+V+N结构;V+O+的+N结构;象似性;距离象似性原则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1-0194-02

一、引言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说:“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因为我们所说的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体,所以我们可以简单地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但是,近代文化人类学家Claude Levi-Strauss则认为:“从先于经验的角度看,语言符号是任意的;从后于经验的角度看,它不再是任意的。”而且,许国璋还给出了实际生活中人们抵制“任意性”的实例,其中一个实例说的是有一个学生在记independence(独立)这个单词的拼法时,他将independence分成5段,即:in-de-pe-nde-nce,这里从第二个节点起到最后一个节点都以e结尾,进而构成一段韵语,利于熟记。这个学生虽不懂“音节”划分的规则,可是他找到了“拼法”的窍门,用“形”的手段克服“声”的任意性。另一个实例说的是小孩在学语时常犯的“超类推”(overgeneralization)错误,这其实也是对“任意性”的一种抵制。不论学母语还是外语,任意性只是心理适应过程的一种暂时现象,它是可以改变的,不是客观存在的一种语言特征。对于语言的这种非任意的特征,美国实用主义和符号学的创始人皮尔斯首先使用了“象似性(iconicity)”一词,并指出:“每种语言的句法借助约定俗成的规则,都具有合乎逻辑的象似性。”

国内对于象似性的研究众多,并且涉及语言表达式结构的各个层面。李世中、杜文礼、延俊荣、贺川生、马秉义对“音义象似性”作了研究;沈家煊、严辰松、王寅、文旭、张克定、秦洪武作了“词汇――句法象似性”的阐释;蓝仁哲、项成东和韩炜、卢卫中则对语篇象似性进行了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借助于前人所提出的关系象似性的诸原则,拟对刘辰诞在《结构和边界――句法表达式认知机制探索》一书的末尾所提出的问题予以一定阐释。

二、关系象似性原则

沈家煊总结出了如下三条关系象似性的原则:距离象似性原则、顺序象似性原则和数量象似性原则。

(一)距离象似性原则

认知或概念上相近的实体,其语言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也向接近,就是说,概念之间的距离跟语言成分之间的距离相对应。例如,领属关系分“可让予的”(如“我的帽子”)和“不可让予的”(如“我的母亲”、“我的鼻子”)两类。领有者和领有物之间的联系程度后一类高于前一类。对大量语言的调查表明,两类领属结构成分的距离也是后一类小于前一类。例如,英语中可以说“a hat of mine”或者是“my hat”,可是却只说“my nose”,而不说“a nose of mine”。这都证明了距离象似性的存在。

(二)顺序象似性原则

句法成分的排列顺序映照它们所表达的实际状态或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因为一般总是认为原因在先,结果在后,先有条件,后有行动,所以复合句中原因从句和条件从句大多在主句之前。例如,我们一般说“他倒了杯酒,一饮而尽”,却不说“他一饮而尽,倒了杯酒”;一般说“小明打开电视机,看起了动画片”,却不说“小明看起了动画片,打开电视”。语言的表达式结构总是与经验的先后顺序密切相关。

(三)数量象似原则

量大的信息,说话人觉得重要的信息,对听话人而言很难预测的信息,表达它们的句法成分也较大,形式较复杂。例如:“We have worked very very very hard.”该句中副词very重复使用,表示努力程度比用一个very要强得多。

三、距离象似性原则与O+V+N复合词

刘辰诞在《结构和边界――句法表达式认知机制探索》一书的末尾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语言运用者习惯说peace-loving people、自行车修理部(O+V+N),而不按照SVO语言的句法组织常规说成loving-peace people、修理自行车部(V+O+N)?”笔者认为,这是距离象似性的作用。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距离象似性是指“概念之间的距离跟语言成分之间的距离相对应”。王寅将距离象似性定义为:“语符距离象似于概念距离,概念关系越靠近,使用表达它们的词语也就靠得越近。”即“A与B的距离越近,则A对B所产生的影响越强”。刘丹青对汉语名词性短语的句法类型特征作了描述性的介绍,指出“守护鱼塘的人员”即“V+O+的+N”的结构是名词性短语,符合汉语规范。若将“的”字省略,则需将O置于V前,成为“O+V+N”的结构,转化成复合词(鱼塘守护人员)的形式。若不调换O与V的位置,则不合语法,例如,一般人们不说“守护鱼塘人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是距离象似性原则的作用。

当我们运用“V+O+的+N”的结构时,我们是将“V+O+的”看成整体对N的含义进行限定,所以不必比较语符之间距离的远近。可是,当我们运用“O+V+N”的结构时却不同,我们其实是受了距离象似性原则的影响,使我们倾向于将在概念上相近的实体在语言结构中也将其放在一起。由于V与N在概念上距离较近,V可以对N的含义进行限定,对N的影响较强,所以,我们倾向于将V与N靠得更近些。若将V置于O前,O便成了V与N之间的阻碍,那么,由于V与N之间的距离太远,V便不能对N的含义进行限定,这就使词语含义不能准确传达,造成表达式不合语法。例如,我们可以说“鱼塘守护人员”,而不可以说“守护鱼塘人员”,这是因为当我们说“鱼塘守护人员”时,我们的所指其实首先是一个或一批守护人员,而不是鱼塘人员。“守护”对“人员”的具体含义进行限定,是人员的职责属性;“鱼塘”对“守护人员”而不是“人员”的具体含义进行限定,是“守护人员”的职责范围。那么,在概念上“守护”较之“鱼塘”与“人员”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将“鱼塘”置于“守护”之前,拉近“守护”与“人员”之间的距离,使“守护”紧邻“人员”,以便对“人员”进行职责属性的限定。再如,我们可以说“自行车修理店”,而不可以说“修理自行车店”,这是因为当我们说“自行车修理店”时,我们的所指其实是一个修理店,而不是一个以销售自行车为主营范围的自行车店,在这层含义上,“修理”较之“自行车”与“店”的联系更近,概念关系更为紧密,因此,要传达这层含义,必须将“修理”紧紧置于“店”之前。倘若按照SVO语言的传统表达习惯,将动词“修理”紧紧置于宾语“自行车”之前,将“自行车”又置于“店”之前,那么,所得到的表达式的词性与意义则全然不同。由于与名词“店”距离最近的是另一个名词“自行车”,那么,对名词“店”的具体含义进行限定的职责就落在了“自行车”身上,“修理”由于与“店”的距离太远则不能再对“店”的具体含义进行限定。这里的“店”也已不再是一个“修理店”,而是一个以销售自行车为主营范围的自行车店,整个表达式的词性以及含义都有所改变,已远远不再是起初想要表达的那层含义。将这一过程抽象为形式化的表达式,即:O+V+N的形式符合语法,而V+O+N的形式则不合语法,并且与原意有所差别。类似的诸如为什么只能说“peace-loving people”而不能说“loving-peace people”则是一样的道理,这里毋庸赘述。

四、结语

一般人们会说“自行车修理部”、“鱼塘守护人员”,即运用“O+V+N”的结构,而不说“修理自行车部”、“守护鱼塘人员”,即运用“V+O+N”的结构。刘丹青对此作了描述性的介绍,指出哪些表达式符合语法,哪些不合语法,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怎么样的,可是未曾阐释其原因。本文在前人对语言结构象似性研究的基础之上,借助于象似性概念中距离象似性的原则对这个问题作了一定阐释,指出之所以“O+V+N”的结构符合语法,而“V+O+N”的结构不合语法,是距离象似性原则的作用。V较之O与N的距离更近,可以对N的具体含义进行限定,而O则是对V或是V+N的具体含义进行限定;又由于“语符距离象似于概念距离,概念关系越近,使用表达它们的词语也就靠得越近”,故将V置于N前,O置于V前,使V邻近N,进而使V得以对N的含义进行限定,使O得以对V或是V+N的含义进行限定,最终得到符合语法的表达式。

――――――――――

参考文献:

〔1〕F. de Saussur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2〕Claude Levi-Strauss. Structural Anthropology [M]. Bloomington: Peregrine Books, 1977.

〔3〕许国璋.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3).

〔4〕Peirce, C.S., Buchler, T. (ed.). The Philosophy of Peirce [M]. NY: Harcourt, Brace, 1940.

〔5〕王寅.象似性研究论文精选[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6〕刘辰诞.结构和边界-句法表达式认知机制探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7〕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

〔8〕王寅.英语语义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9〕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10〕刘丹青.汉语名词性短语的句法类型特征[J].中国语文,2008(1).

上一篇:试谈阅读优化对学生英语语言感知力的引导 下一篇:国际学术会议搭建东南亚研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