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创业的大学生创业论文

时间:2022-10-15 01:55:50

基于微创业的大学生创业论文

一、微创业的特点与大学生需求的有效契合

我国高校目前形成了五种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些模式无论是在理论体系的构建还是操作的运行上尚不完善,模式间整合不够,操作有效性还得不到社会的广泛认同。理由之一就是创业教育代表性院校的毕业生走向创业道路的比例未见有说服力的显著增长,创业杰出人才或校友的数量也远没有达到让人特别欣喜的期待[2-3]。根据麦可思公司《2010年中国大学就业蓝皮书》中的调查报告显示,总体上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211工程”建设院校,在2007、2008、2009三年中毕业生创业的比例分别为0.5%、0.54%、0.4%,竟然还不到普通高校平均数的一半。2012年开始全国大学生创业情况稍有提升,2012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2.0%,比2011届高0.4个百分点[4]。微创业先天具有的投资小、见效快、批量复制或拓展等特点,正好能破解传统大学生创业实践中缺资金、缺场地、缺经验的难题。

1.符合时代潮流,“微”传天下微时代的核心特征是“微”。微创业的核心渠道之一就是通过微传播进行微营销。微营销是现代社会一种低成本、高性价比的营销手段,它借助移动互联网营销,通过虚拟与现实的互动,建立一个传播链,达到以小博大、以轻博重的营销效果。当前,国内以各种新技术为支撑的微传播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其传播介质包括微博客、手机短信、彩信、飞信、QQ、MSN等聊天工具,户外显示屏、出租车呼叫台等。随着国内微博、微信、QQ、陌陌、飞信等微传播的盛行,为大学生利用微传播营销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大学生通过微动作将微内容如几句话、几张图片等精准定向、迅速传递至微受众,完成微营销。当下许多创业者就是通过微信平台等媒介将众多潜在顾客拢在一起,形成微人脉圈。先天的平等性和媒介的沟通便利性使创业者和顾客能更好地互动,打成一片,拉近产品与顾客之间的距离。并对顾客的需求迅速作出反馈,解决问题,并逐渐形成了产品的“私人订制”、“定向销售”模式,成本不高,客户明确,效果显著。

2.依存网络,具有相当“群众基础”微创业的主要形式是网络平台与实践相结合,全国政协委员、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陈天桥指出淘宝店就是微创业的典型代表。目前,淘宝网卖家有300多万,淘宝店主中一半以上年龄在20~32岁之间。手机网民5.27亿,互联网用户6.32亿,人均周上网时长25.9h①。这些数据表明无论是卖主或是受众,网络进行微创业或成为微创业顾客的大学生绝非少数。大学生较多容易接受并追求个性、新奇的事物,微创业作为具有相当灵活性的新兴创业形式,已经在大学生群体中广为传播。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淘宝创业班”里,就有一批冠以“老板”身份,每月拿着上万元收入的学生。他们利用ebay、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在校体验网络创业,产品市场不仅做到全国,而且出口海外。广东潮汕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学院也开设了电子商务(创业方向)专业,同样也要求学生通过网络进行真实创业实践②。

3.微成本,门槛低,适合大众化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国内大学生创业实践只是少数人的“专利”,创业实践教育成了“精英化”教育,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实践基地等校园实践平台只有相对少数学生参与其中,随之的创业成效也自然少之又少。微创业的开展拓展了创业实践教育的无限可能。微创业因低成本、低风险、低门槛使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可花费较少的代价获得较多的创业经验,为日后创业规模的扩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笔者所工作的南昌工程学院,就有学生利用自己所学艺术设计专业的优势,以手绘或拍摄等方式创作不同风格的校园明信片为主推产品进行销售,并制作相关校园衍生纪念品进行关联销售,市场反应不错。还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创制仿真花手工艺品,因其目前手工艺品存在技术保密,暂时不适合大量生产,所以目前情况非常适合微创业环境,已入驻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进行创业孵化。

4.创新性、创造性,激发创业热情从某种程度来讲,微创业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是时展的必然结果,符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同步于社会发展的微创业更加强调“点子”和创意,也就是创业者需要紧跟社会潮流,提出具有相当创新性和创造性的思路进行创业实践。传统的创业教育实践点燃不了大学生的实践热情,实践路径单一,不符合大学生的年龄、身份、心理特点也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大学生先天是最具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潜力的思想者和践行者,他们的青春激情也会因为微创业的“新”而迸发。如“很多人的咖啡馆”及为了给90后不稳定的恋情支招,山西五名大学生打造出的集情感咨询、爱情信物、爱情经营为一体的“恋爱银行”网络平台等,都是微创业的典型代表,也是创新的价值所在[5]。

二、高校推动大学生微创业的路径建议

信息化时代微创业的特点与大学生的特点及需求不谋而合。作为为国家、社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高校,在继承发扬传统创新创业教育精神的基础上更应结合社会发展及时代特征,契合大学生实际需要,从环境—课程—实践—平台等方面推动大学生微创业实践教育路径的建设。

1.完善大学生微创业环境在崇拜创业英雄的时代,以通过自身努力成功的民营科技企业家为代表的新社会阶层,白手起家的创业文化会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虽然淘宝、QQ的创业模式很难复制,尽管大学生是一个创业失败率高的群体,但完善大学生创业环境依然能很好地帮助大学生进行创业孵化。政策方面,明确大学生微创业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出台相关鼓励政策支持大学生进行微创业实践,甚至对微创业效果比较好的同学可以允许其冲抵相关素质拓展或选修课学分;场地方面,高校应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鼓励学生结合所学专业进行微创业,充分发挥园区孵化器功能,对处于创业初期的微创业团队给予房租方面的减免优惠;资金方面,通过校友、社会公益人士等方面的资源渠道,将社会资源引入学校,探索校园微风投、微天使基金的资金供应链,对缺乏创业资金的同学进行项目贷款、技术入股方面的帮扶引导;服务方面,设立专门机构,充分了解国家、地区等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帮助引导大学生充分了解、及时申请、享受相关创业政策,并在企业注册、办公文印方面提供便利。

2.开设微创业的相关课程体系2012年教育部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教高厅[2012]4号),要求高等学校把创业教育教学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评估指标,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订专门教学计划,提供教学保障,确保取得实效,要求创业创新教育作为各高校的必修课程[6]。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可专门开设《KnowAboutBusiness(KAB)》、《Start&ImproveYourBusiness(SIYB)》等创业课程,并聘请资深教师及企业高管,依托创新创业专题讲堂、集中培训、集中实习的方式,加强微创业专题性能力训练。此外,创业实践还应包括相关创业活动的开展。在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学院、创业班、创业路演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及经验累积。特别要注重创新与创业之间的成果转化及微创业之前的理论论证,并通过学业生涯规划竞赛等系列活动,选拔、培养具有职业性潜质的创新创业人才。

3.建立大学生微创业实践基地目前由于部分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互动不足,使大学生创业教育社会化程度不高,在区域经济社会的融合方面缺乏主动性,因而很难在社会中争取到各类创新创业资源及学生创新创业时机,使得一些创新创业教育沦为校园式、虚拟化、模拟型的创新创业想象。为改变此种状况,①高校应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鼓励学生结合所学专业进行创新创业,充分发挥园区孵化功能,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产品开发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②高校应结合专业特点,针对学生动手能力训练,组建并启用网络、计算机等各种信息技术类开放式实验室,同时要建立力学、电子、机械等各类创新实验室。通过建立专业知识运用演播厅、非习惯性创新思维训练厅、创新思维导航训练厅等,并通过教师指导,使学生接受基本创新思维训练,进一步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创新创业实践能力;③高校相关部门应牵头与企业洽谈设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对接单位。学生自我组建团队利用假期在公司定岗实习,一段时间后结合所学专业提出公司目前有待进一步改善及目前运行较好的方面,由公司管理层人员对学生团队的意见进行鉴定,合格者赋予一定学分;④高校可利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专题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创新创业校企共建实践基地。注重调研、加强合作、广泛交流,使有志创新创业的学生“借船出海”,通过深入实习实践活动厘清创业知识、积累创业经验、深挖创业机会,逐步形成具有高校特色、符合高校需求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4.提供微创业新媒体网络平台服务微创业的特点之一在于创业者深刻了解并能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在微创业中的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帮助大学生以经营者的角度思考如何与消费者沟通交流,更可以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并提升其创新能力。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内外资源,对进行微创业的学生提供新媒体网络平台服务。①提供相关硬件及技术支持。部分大学生有非常新颖的创业思路,但由于资源有限且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譬如个体通过微信进行营销,他只能用个人身份注册个人微信号,无法拥有微信平台,这就很难进行有效的信息互动及后台操作;亦或某同学想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以富有个性的服务和创意寻找自己的客户资源,通过互联网拓展盈利空间等,高校如能提供移动客户端、服务器、网络开发团队,以免费或租用的形式帮助微创业者孵化项目,或整合相关微创业团队,促进团队之间进行创业资源互补,这将在极大程度上帮助微创业者解决技术、硬件、人才方面的壁垒。②建立新媒体学生社团。针对没有任何经验的大学生,寻找志同道合的朋辈群体进行“抱团取暖”可以弥补个人的不足,还可以学习和累积很多经验,为进行微创业学生拓展事业提供帮助。汕头有位大二学生,将自己所学摄影摄像专业的作品及学生干部工作经历等编成短信、彩信、手机小说、视频等上传网络,其中9条短信作品转发量超过1万次,20条短信作品转发量超过1千次,仅短信收益可达4000元。此类学生如能互相借鉴微创业经验,必将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①。③引入社会资源。引导政府和企业加入到大学生利用新媒体创业的链条之中,为大学生利用新媒体创业创造机会。现在政府、一些电商企业能提供微创业方面的网络资源,社会上成立了青年企业家协会,高校将这些资源导入学校,向下游学生介绍相关信息,向上游资源提供者推荐项目,双方双向选择。这样既能提高大学生微创业机会,又能为大学生争取享受微创业资源的优惠政策。

微创业不是大学生遭遇就业困境或发展瓶颈的无奈选择,而是符合社会、教育发展规律,能发挥大学生智力水平、创新精神的现实体现。创业实践教育不是教育学生寻求功利、投机唯利,而是鼓励大学生敢于担当责任,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的素质完善。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成长和发展,微创业的出现和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创业实践教育中的部分实践难题,在进行传统创业实践教育的同时兼顾大学生微创业教育实践,可以促进大学生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充分锻炼大学生的敏锐眼光、合作沟通能力、坚毅自信品质、诚实富有责任感及创新的品格;可以有效避免当前高校创业实践活动单一,曲高和寡的局面,为高校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教育提供一条崭新的路径。

作者:杨铖吴泽俊单位:南昌工程学院 学生工作管理处江西省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

上一篇: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创业论文 下一篇:新闻报道下大学生创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