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应植入民俗文化教育

时间:2022-10-15 12:38:46

高中语文教学应植入民俗文化教育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提升,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也越来越被世界所关注。对此,教育应该从自身国家开始,把民俗文化融入传统教学中,既传播了各族的民俗文化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更全面地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民俗文化教育;民俗精神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民俗更是这个古老神秘的东方国家的文化精髓,五十六个民族的民俗各不相同,如何才能让下一代人进行了解与继承,是我们这代人思考的问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更加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面更为广泛的涉猎,更能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

一、丰富教师的民俗文化知识

教师是引领学生走进知识海洋的一位重要领路人,提高教师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不仅可以增强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更可以达到对学生更好教导的目的。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不断积累民俗文化知识,将有趣的各民族文化现象传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积极吸取前人的劳动智慧与成果并加以利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二、分析讲解各民俗文化中当地的风土人情

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可以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将教材内容变得生动而活泼,调节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比如,在讲解《胡同文化》时,它主要讲述的是在北京的胡同里出现的各种事儿,讨论了作为北京当地市民的文化心态,在作者心里,胡同不仅是真实存在的一条巷,还是一种精神文化。教材中不仅让学生知道大部分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的坐落方式,同时还对这种极强的方位意识作了日常生活处理,如“东去”“西去”等正体现了受环境影响的北京人。另外,胡同的民俗文化更是讲解的内容,比如,文章中所提到的“破家值万贯”就说明了北京人对胡同的热爱和保护之情,这种感情不是高楼大厦所能给予的;从“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里道”就可以看到平常北京当地人所生活的现状了,邻居来回串个门,有点事儿的话,帮个忙,随个份子钱。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出北京胡同的景象,加深学生的印象与记忆,让学生通过北京人下棋、逗鸟来体会到那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心态,了解其民俗文化知识。

三、将民俗文化作为复杂化教材内容的讲解突破点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大量的民俗文化在文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为文章增添了许多亮点,对其进行了解,更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深刻理解,不但如此,有趣的民俗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如果单单读写课文,了解课文中的内容故事,不免觉得枯燥而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可以针对两个方面入手:(1)介绍相关的历史背景,林黛玉是贾母唯一的外甥女,其地位也是很高的,可是寄人篱下的窘迫感使得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而且荣国府不比平常人家,身份尊贵,家庭荣耀显贵,也让林黛玉生出“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的拘谨行为,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作出合理的解释。(2)介绍相关背景的风土人情,在描写贾宝玉时“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时,向学生可以做简单的介绍,“箭袖”在清朝服饰中代表着家世地位,只有达官贵族才可以穿着箭袖,是身份的象征。由此以来,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荣国府在当时环境中的地位以及财富能力,从而更突出贾宝玉的身份地位以及在家庭中受重视的程度。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把与教材有关的民俗文化融入书本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想象当时的社会现象,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书本中的知识内容。

四、用民俗文化穿针引线,体现文章内涵

把民俗文化作为文章的主线索,可以使文章更加清晰有序。比如,鲁迅先生在文章《祝福》中的祥林嫂一角,单读这一篇文章时,显而易见的是鲁四老爷压迫的祥林嫂,是他把她逼到可怜的一步,鲁四老爷才是罪魁祸首。学生如此理解也是正确的,但是教师更应该把当时的民俗和文章进行结合,就当时的社会来讲,鲁四老爷只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维护者,代表着一类人,一类拥有陋习盲目的信仰者,并不是他针对祥林嫂一个加以迫害,更多的是社会环境影响出现这种人,事实上,鲁四老爷和柳妈本质上是同一类人,都是封建思想特别严重的崇拜者,而祥林嫂的悲剧更多的是由封建社会阶级地位压迫造成的。

总之,加深高中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进一步了解,才能使学生更全面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对培育高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打下牢固基础。

参考文献:

冯汝林.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2013.

上一篇:初中法制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下一篇:新课改下高中音乐鉴赏课中音乐要素的渗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