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效的六年级数学课堂

时间:2022-10-14 11:19:02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效的六年级数学课堂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模式是指在有效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和谐发展为目标,优化教学过程的结构,形成整体优化的教学典范。在小学数学,尤其是面临着升学压力的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尤其要注意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新课程;六年级数学;学生发展;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模式是指在有效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和谐发展为目标,优化教学过程的各要素(结构),形成整体优化的教学典范。它的核心是“面向学生的发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宗旨,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这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课堂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那么,教师,特别处于六年级这一重要过渡时期的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呢?下面笔者将就小学六年级数学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阐述。

目前,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教学效率并不高,学生作业较多,教师往往是沉浸在繁重的作业批改中,很少有时间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研究一些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想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而现在我国已经普遍实行了素质教育,很多农村学生都是抱着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心态去学习的,总想着现在已经六年级了,再读个三年就可以解放了,有这样的想法,再加上教师不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无效性,学生往往也就形成了得过且过的学习心理,总想着反正九年义务教育我是随便可以读完的,没有谁可以剥夺我的这个权利。所以,很多学校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教学质量又不高的问题。因此,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六年级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之一。

鉴于六年级数学的教学现状,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准确把握教材,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规定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有效、和谐的统一。就目前六年级的数学教学来看,往往会出现教师吃不透教材,对教材理解不到位的现象,课堂中出现热热闹闹,看似一堂成功的课,其实仔细观察和分析,这堂课实际上已经偏离了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只不过是凑热闹,连基础性的知识都没有学好。比如:在教授《位置》这一节时,教师要求学生“用简单、快捷的方法记录同学的位置”。学生们运用不同的记录方法记录着,如3,2;3-2;302;0302;表格法等。接着教师追问:“这些方法中哪种较好?”这样一来,学生就开始争论。而教师只是一味地强调“不管怎么省略,什么都没省去”,想引出两个数字不能省去的原因。到此本来就可以轻松地介绍“数对”的意义,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我们的教学重点应该在这里出场。这么一来时间已经过了大半了,到最后教师只能是草草归纳出“数对”的意义,过高要求学生记住,提高了教学要求,这样做往往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还有的教师因吃不透教材,教学时常出现形物不分的现象。比如最基本的,一年级就已经学过了的认识物体,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会问到“这个物体是什么形?”

因此,教师专业培训必须回归理性,回归到教材的把握研究上来。

二、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影响到学生的终生学习,因为习惯是伴随人的一生的。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幼儿园到五年级的学习,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其中有好的也有坏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辨别好坏,改坏扬好了。

我们说,一般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包括听、说、读、写等,这本来是要求教师在一年级就开始培养的,所以很多学生都具备了这样一些习惯,可是到了六年级很多人没有坚持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纠正,而学生经过多年的实践也没有要继续培养新习惯和改正坏习惯的意识。所以很多学生即使到了六年级也还是不会听讲、不会学习,也就是说不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很多学生往往都缺乏良好的思维习惯,甚至于根本就不知道有这样一种习惯的存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学会思维,因而思维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掌握他们的认识规律,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等简单的活动,让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教学中,特别是大班额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嫌麻烦,而只是照本宣科,这就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效果自然不明显了。

三、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合作探究是新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我们数学教师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在教学步骤上有很多共同性,比如课前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小结、巩固练习等,但它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因了它的特殊性,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

一是分配学习任务。教师始终要使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等。此外,还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迁移。

二是合作探究。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就要根据分工进行合作探究,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教师要不断地巡视指导,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让学生有足够时间和空间进行合作探究。

三是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找一个代表向全班汇报学习成果,了解每个小组学习的情况,互相讨论和解决各小组提出的疑问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个人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随机复习,完善知识结构

六年级教学的难点之一,在于最后复习阶段,学生知识遗忘、缺陷较多,知识的综合更成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寓复习于六年级平时的教学之中,帮助学生逐步完善知识结构”成为许多教师的良方妙药。只有这样,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才不至于是一句空话。

比如,教师可以抓典型例题来改编。在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如果能真正把“用教材教”落实到实处,通过改编例题、习题的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如在教学“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这一工程问题时,在学生掌握了此道题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可以将“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改成:乙队单独修比甲队多用5天;乙队单独修的时间是甲队的1.5倍。还可将问题改为:两队合修几天完成这段公路的?两队合修几天后还剩这段路的?这样围绕例题这一中心发散,例题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教学机制也就帮助学生复习了所学的内容。

不管构建怎样的教学模式,最终都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完善这一教育观为行动准则。只有这样,教学模式才能发挥它的有效性。

上一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 下一篇:浅谈小学英语情境式输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