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百年老报停刊的启示

时间:2022-10-14 11:06:20

美国报业在金融危机和网络媒体的冲击下,陷入空前危机,著名百年老报《西雅图邮报》(Seattle Post―Intelligencer)也因财政拮据,于2009年3月18日起停止发行印刷版,只保留网络版,成为美国首份完全转为网络版电子报的大型报纸,近八成员工都将被裁。该报也是今年以来美国第二份倒闭的主流报纸。

《西雅图邮报》3月17日印刷发行了最后一期报纸,标志着西雅图市的媒体先锋、有146年“印刷报龄”的日报正式告终,西雅图市只剩下一份主要地方报纸《西雅图时报》(Seattle Times)。2月初,有着近150年历史的丹佛《洛基山新闻》(Rocky Mountain News)也因找不到买家而宣布停刊①,目前该市只剩下一份日报《丹佛邮报》(Denver Post)。

历史渊源

《西雅图邮报》1863年成立,其创始者本着“最好及最便宜的各式有用消息者②”的信条,从一开始就不羁、不按常规发展,搬了11次家,历经17任发行人,即使是1889年西雅图市大火也未中断发行,然而却未能躲过互联网的逼迫。

《西雅图邮报》自1921年起由赫斯特(Hearst)集团拥有,每日发行量高达11.省略――网络版报纸仍将继续运行,只不过这将是个以不同方式报道新闻的实验罢了。

印刷版日报新闻业的倒闭将预示着很多事情,这意味着塑造大多数人成年生活的一种文化仪式的彻底结束;也意味着众多中产阶级作家、记者和大众知识分子崇尚的波西米亚式城市生活的终结;同样会严重削弱媒体作为民主监督者的角色的重要性。网络的支持者也许会说,互联网会催生一批由职业选手和业余选手混合的“公众记者”填补这些空白,但至少是现在,还没有一家互联网机构能把握传统媒体多年培育的新闻来源和报道经验,更不要说派出记者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了,而这些记者都具有分析复杂冲突的能力。

后印刷时代的《西雅图邮报》会变成什么样子?因为必须让网络版的《西雅图邮报》有利可图,经过重新改版的网站可以报道综合来源的消息,可能是其直接获得的原始新闻来源,也可能是外界机构在获得其授权后获得的新闻。这让它得以利用品牌对全球进行细致报道,却不用向全球每个角落派遣记者,也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考虑排版字符的大小。一种乐观的结局是,幸免于裁员的记者们,现在其实是记者兼博客们,可以更充分地利用他们灵活的头脑,也利用其他人的智慧,加工自己和别人的报道,呈现给读者的则是更综合、更贴切的关于世界的看法,而这样的新闻报道是传统媒体囿于种种限制无法做到的。《西雅图邮报》的读者们也能获得更多的、更广泛的世界资讯,内容和范围都是一般的印刷出版物远远无法达到的。

这样的话,会成为一个更大型的、更优质的、更没有党派观念的网站。这家网站在竞争者出现之前,会是未来新闻业的蓝本:有健康的消息聚合渠道、有大量的撰稿人、有持续提供的原始报道。这些因素使其有能力去挖掘新闻,能在一个得到广泛交流的区域聚拢信息,可以使用最小的成本给读者提供最多的新闻。而其他未曾拥有印刷版报纸的新闻类网站目前尚未拥有的,是一群能专业进行新闻收集、能进行深度调查报道、有高水平报道能力的撰稿人,然而,后印刷时代的《西雅图邮报》揣有一本这样的花名册。

各界反响

多年来,《西雅图邮报》和西雅图并肩成长,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最近25年来,《西雅图邮报》逐渐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调查团队以及前所未有的视觉化报道优势,并以“每日拍案惊奇”(Daily Miracle)著称。

长期以来,《西雅图邮报》员工只占《西雅图时报》的一半,却持续在突发新闻、促使当地乃至州级层面政策变化的报道方面给《西雅图时报》以压力,使得西雅图成为美国最后也是最好的一批拥有两份报纸的城市之一。今年1月,当《西雅图邮报》准备出售时,《西雅图时报》的执行编辑大卫・博德曼(David Boardman)在给《西雅图邮报》职员的便条上写道:“不管将来如何变化,作为西雅图市的日报,应将秉持我们双方几十年来共同建立的勇敢和竞争的新闻事业传统。”

地方官员则表达了震惊、失望、难过,并担心政府、商业和其他机构会缺少更有力的监督。

然而,最为强烈的反响来自读者。虽然受众的行为模式逐渐在改变、修辞和排版方式逐渐在改变,最终导致数字化新闻时代全面来临,但仍有数百人致电表达他们对印刷版报纸消逝的失落感,当他们不知所措、想纠正一个错误、想知道一个电话号码、想有个人倾听他们的故事时,应该往哪里打电话。而且当生活一夜之间发生巨变时――不论是总统遇刺、“9・11”事件还是奥巴马当选总统,读者总想收藏第二天的报纸。

而如果对于传统新闻机构以及高品质的新闻报道传统的寿终正寝,部分公众并未十分伤心,则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性地低估新闻记者和新闻报道的价值。而且互联网鼓励快速、懒惰的新闻消费。事实上,这更彻底消灭了不同新闻品牌之间意义重大的区别。

最后,《西雅图邮报》的死亡――或者说是其印刷版的死亡――难免让人伤感,也不啻对美国新闻业界的一次重大打击。但是这是一场灾难么?从长远来看未必尽然。[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青年基金项目“互联网新闻信息规范研究”(项目编号:07JC860007)之系列成果]

注 释:

①,20090316.

③Eggion,/www.省略/f/page_viewtopic/t_18305.html,20090317.

④www.省略/huff-wires/20090109/seattle-newspaper-sale/,20090109.

⑤www.省略/news-content.php?id=477,20090224.

⑥www.省略/templates/story/story.php?storyid=6105367,20060919.

⑦www.省略/doc/200901/new-york-times.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编校:施 宇

上一篇:做高品位的“荧屏使者” 下一篇:简论中美新闻报道价值观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