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语文学习过程的“兴奋点”

时间:2022-10-14 10:54:32

营造语文学习过程的“兴奋点”

先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两位教师教“游”字:一位教师强调“这个字是左中右结构,左边三点水,中间是个‘方’,右边是横撇下加个‘子’”;另一位教师先调动学生说说有没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学生的思维一下动起来,开始想办法,老师也交流“儿歌法”:方方一口小池塘,大人带着小孩子,快快乐乐一起游。从课堂的学习状态看,后一堂课上学生学得更积极。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备课上课应努力抓住学生学习思维的兴奋点。

以于永正老师带领学生学习《草》前两句为例。

学习“离离原上草”中的“原”这个环节时,于老师问:“谁能用‘原’这个字组个词语?”学生纷纷发言:“原因、原来、草原……”学生组词,于老师逐一板书在黑板上,然后指着板书让学生想:“小朋友们,开动小脑瓜想一想,‘离离原上草’的‘原’,指的是黑板上哪个词?”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草原”。“大家同意吗?哦,都同意!好,‘原’就是草原,‘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自己组词,组出了“草原”;学生又通过自己的思考,把组词置换到诗句中,理解了诗意。但于老师没有到此为止,而是进一步延伸,他画了一片葱茏繁茂的草地,“小朋友们,你们看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这个时候,学生已经是情动而辞发,“草原上的草长得很高!”“长得很密!”“草原的草一棵挨着一棵!”“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草原上的草长得绿油油的,一眼望不到边!”……这不就是看图说话吗?这不就是口语表达训练吗?于老师非常巧妙地把一个词语情境化了,此时的词语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概念。

接着进入了“岁”的理解,“一岁一枯荣”的“岁”,于老师不再问什么意思,也不再板画,他又变换了方法。“谁能用‘岁’说一句话?”学生回答:“我今年八岁了。”“我姥姥今年八十岁了。”于老师说:“你姥姥不简单,祝她健康长寿!”“小朋友们刚才造的句中都有‘岁’字,第一个小朋友说他八岁了,也就是说他从生下到现在几年了?”学生答:“八年了,”“噢!八岁就是八年。一岁呢?一岁就一年,一岁一枯荣,一年有几个季节?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那么一年四季的草有哪些变化呢?”于老师抓住学生的思维,开掘出一个个“兴奋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在思考中享受丰收的愉悦。由此可见在目标确定之后,必须充分营造学习过程的兴奋点,通过互动交往、体验扮演、艺术想象等外显和内隐的活动,使学生步入积极的阅读境域,体验思维的活力,流连于文字的神韵之中。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语言的人”,给学生创设发现、创造的机会,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尽享学习语言的快乐,这当然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本质的追求。作文教学更需分析学生的兴奋点。教材中有一篇《?菖?菖的自述》的半命题作文,要求学生选择身边熟悉的事物写一篇作文。我在指导学生学习《小闹钟的自述》和《小溪流的自述》两篇例文之后让学生开始了习作。学生愁眉苦脸,不知该写什么。于是我思考:为什么写一个熟悉的事物需要用自述的形式,这与直接写一个事物除人称的变化之外究竟有什么不同?怎样在看似帮人家说话的形式中说自己想说的话,这应该是指导的关键点。于是我让大家回忆生活,在哪些情境中需要自我陈述?——让别人了解自己或者喜欢自己,讲述自己的长处、特点,讲述自己的快乐与烦恼。可是,周围的很多事物它们不会讲话,比如小闹钟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它,怎么办?小溪流有烦恼,怎么办?——启发学生:你想替谁夸夸它自己,让更多的人喜欢它?学生思维一下子兴奋起来:小草、绿叶、铅笔、字典……接着我又启发学生:想想你觉得谁会有委屈:橡皮、铅笔、课桌、窨井盖、公园的花、土地、水……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到其实帮他人写自述就是说自己想说的话,学生在命题中寻找到自己表达的需要,实现了“情动而辞发”。找准切入点,让学生找到生活与写作的桥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生的这些“兴奋点”,从而有效点燃他们写作兴趣的火花。

一个球队要想赢球,需要球员们都能兴奋起来,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学生的学习也同样如此。我们应该不懈努力,积极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育英实验小学)

上一篇:300MW火力机组发变组保护改造研究 下一篇:浅谈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