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路径探析

时间:2022-10-14 10:05:32

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路径探析

[内容提要]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长期困扰着企业界及金融界的一个难题。如何较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效地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状况,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展开分析,提出了只有在政府、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自身三方合力的作用下,才能有效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关 键 词] 中小企业 融资难 探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并已形成相当规模,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近些年来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许多企业面临较大的困难。影响和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资金紧缺、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其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探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于推动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1、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

(1)、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从目前总体上看,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多集中在竞争性领域,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科技含量较低,仍然处于一个较低层次,相当一部分小企业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依靠大企业来料加工维持经营,有的小企业在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上投入不足,产品生产周期较短,经营行为短期化,市场竞争力不稳定,其生产经营存在较大的风险。对这类小企业的贷款项目,贷款风险增大,自然不是金融机构优选的对象。

(2)、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是以家族经营、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的,还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单一;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够规范、不健全、信息不透明,缺乏有关部门确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经营业绩数据。这些都增加了银行对企业财务真实数据的审查难度,银行无法掌握中小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流量、资信状况、盈利水平及还款能力的评估严重失衡,经营面临的风险较大,增加了融资难度。

(3)、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较低。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自有资金不足、信誉不高,信用等级普遍较低。某些中小企业出现资不抵债后,企业主一走了之,或者借改制改革之机,不规范运作,拖欠帐款,逃废银行债务,造成银行既有的债权难以得到保全,此类现象败坏了整个民营企业形象,严重破坏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以致出现银行“惜贷”、“慎贷”,甚至“恐贷”的现象。为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银行不愿冒险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2、金融机构方面的原因

(1)、金融机构融资机制不完善。一是金融机构信贷观念僵化,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对称。金融机构在融资问题上存在嫌贫爱富的倾向,使民营中小企业在融资上处于不利的地位。二是商业银行现行的信用等级评定体系只注重企业规模、所有制性质,忽视效益,导致许多中小企业不能进入银行信用等级评定范畴或等级较低而难以贷款。三是金融机构信贷审批权的上收和信贷人员营销水平低制约了商业银行的支持力度。

(2)现行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存在着缺陷。在授信管理上,明显存在对基层银行信贷授权不足。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实行的集中统一信贷管理,贷款审批权限上收,基层银行缺乏自主决策权,县级商业银行能够自主审批权贷款几乎只有个人消费贷款,对工商企业的贷款只能够行使调查论证、上报审批权。国有商业银行县级机构大多只吸收存款和办理转帐结算业务,而不发放贷款。各商业银行基本都实行了“贷款风险终身责任制”,对于基层银行的激励却相对不足,这一方面造成信贷人员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也使企业获取资金的难度加大。

(3)信贷门槛过高,贷款程序繁杂冗长。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把借款人能否提供符合条件的抵押担保作为发放贷款的必要条件。小企业一旦不能满足担保抵押标准,则无法筹集到资金,致使一部分有市场、有效益、信用好的小企业贷款时,由于准入条件过严而得不到贷款支持。金融机构在办理贷款业务时,审批程序和审批层次愈来愈多,审批链条过长。而小企业用款一般都讲究时效性,而由于贷款手续复杂,审批时间过长,有时贷到款却已错失发展良机。

3、体制环境方面的原因

(1)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制约着中小企业的融资。全社会信用意识淡薄,认为经商需要奸猾,只有不守信,才能获利。现行法律对失信行为约束乏力,中小企业信用法制建设不到位。我国至今没有一部完整的规范信用的法律,特别是规范中小企业信用的法律或法规。更为严重的是,目前还存在着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现象,银行在维护合法债权工作中往往是“赢了官司赔了钱”,加剧了中小企业的信用危机。

(2)企业担保制度的不完善,减弱了企业融资能力。我国的担保体系是以政策性融资担保为主体,以政府出资为主,民间资本介入很少,政策性担保机构无需自负盈亏,追求的是社会效益。企业办理抵押环节多、收费多,如在土地房产抵押评估和登记手续中,极为繁琐,而且固定资产较少,不足以抵押,但现行的金融制度对信贷抵押物的折扣率规定过高,使得许多中小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信贷资金,贷款受到限制。。

(3)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增加了融资难度。目前在信贷市场上仍然保持着国有银行垄断的局面,与民营中小企业的飞速发展相比,中小型银行的数量和资金力量远远不够,不能提供足够的融资服务。同时,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进行直接融资渠道不畅。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股票市场主要为国有企业融资,虽然深圳中小企业板已经推出,但中小型企业进入股票市场的机会人仍很有限,而债券融资的管理更为严格,大量中小企业被排斥于资本市场之外。

二、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路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小企业融资难,既有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上存在的先天不足,也有金融机构融资机制不完善和国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不健全、社会信用环境差等因素的制约。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企业、银行、政府、社会共同努力,实行综合治理。

1、解决企业自身的问题

(1)、规范内部管理,提高综合素质。中小企业要获得金融部门的有力支持,必须从自身做起,努力重塑形象。一是要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实现经营方式的转变和产品结构的调整,真正走上集约化经营之路,要突出自身的经营特色和产品优势,合理定位产品市场,从与大企业争原料、争市场的恶性竞争中解脱出来,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与大企业的配套协作上,建立为大企业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体系;二是要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使中小企业从仅靠简单量的扩张转变为质的扩张上来;三是强化内部管理,以确保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四是要规范企业财务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充分运用现有的金融工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深化产权改革,建立股份合作制。中小企业的家族化经营模式不利于中小企业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不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加大了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鉴于此,中小企业应走产权主体多元化的道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公司制改造,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积极规范地推进中小企业改革,培育其自求生存、自谋发展的能力,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理顺产权关系,增强职工对企业资产的关切度,为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促进了企业改革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3)、创建信用小企业,正确处理银企关系。以前一些企业利用改制、破产之际,从中逃废金融债务,导致金融部门损失较大,同时一些小企业又缺乏诚信意识,只借不还,严重损害了小企业的融资形象,影响了银行信贷投放,严重破坏了金融生态环境,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所以企业要提高对建设金融生态环境的高度认识,坚持诚实守信,因为只有诚实守信,坚决杜绝骗贷、逃债、赖债等现象,才能与银行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才能赢得银行信贷支持,赢得市场,赢得自身发展的空间。只要小企业有发展前景,经营效益好,信用度高,就算企业不找银行,银行也会主动找企业,以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

2、完善金融机构融资机制

(1)、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一是要适当放宽基层行信贷审批权限,扩大基层行经营自。减少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管理层次,简化审批程序,加大基层行、社信贷人员的贷款权限和责任。要允许基层行、社在核定的额度内自主审查发放贷款。对有市场、信誉好、效益高的中小企业适当放宽贷款条件,扩大授权额度。在贷款审批上,对不同企业应区别对待,创新放贷模式,避免因贷款多级审批延误客户的“商机”。二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信贷营销队伍。银行要切实转变职业作风,努力改善金融服务,督促信贷人员走出行门,经常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了解情况,掌握实情,增强信贷决策的可靠性。三是要在落实信贷风险防范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信贷激励机制,调动信贷人员营销贷款的积极性,做到责权分明、奖惩兑现。

(2)、建立新的信誉评价标准和风险评估标准,完善信用评级制度。修改国有商业银行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降低企业资本金、资产总额、销售收入等“规模”项目对企业评级的影响,为一大批规模小,但产品确实有市场、有效益、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创造条件。帮助有市场、有前途的企业快速成长,并在为企业提供帮助的同时使自己获得发展机会。对常规项目,银行同业公会要制定统一标准,以避免同一企业在不同银行的信用等级不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进行信用评级,特别是对新开户企业和经济效益好转的企业要酌情予以评级。充实贷款调查内容,探讨无形资产抵押问题,尤其要加强对无形资产抵押可操作性的研究,加强对软指标的贷前考察 。

(3)、变“存款立行”观念为“存款与贷款并重”全新理念。目前存款立行在业内已经成为根深蒂固的观念,吸引存款不仅成了员工的工作重点,也耗费了员工主要精力,也使银行失去了大量的获利机会——毕竟,只有贷款才能获利。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对中小企业贷款是其扩展业务、求得发展的重要市场。市场是有风险的——金融市场也是如此。但如果视风险如大敌,没有开拓精神,不仅于自身发展不利,而且牺牲了数量众多的优秀中小企业。因此要树立“存款与贷款并重”的全新理念。

3、政府推动,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共创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1)、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目前应当以企业信用体系为突破口,以银行贷款登记咨询系统为着力点,以社会信用征信体系为载体,从企业到个人,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每个经济体的就业记录、银行贷款、信用状况、偿债能力等情况均录入社会信用征信体系,银行、公司或业务对象可以付费查询,使无信用者无处藏身。同时,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利用社会信用征信体系加强对信用的管理,限制无信用的企业和个人不得进行高消费、出国考察等特定活动。

(2)、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切实发挥中小企业服务指导机构的作用。一是各级政府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切实发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资金、人才培训、技术更新、科技成果转化、金融等全方位的服务,使其成为沟通中小企业、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桥梁和纽带,切实解决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评估难、担保难问题。二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保障。要鼓励和支持设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充分发挥其作用,要寻找合适的市场切入点,积极有效地开展业务。要建立担保机构的资本补充机制,吸收社会资本进入,鼓励大企业、大公司参股、壮大担保公司实力,提高担保公司支持中小企业的能力。要改进现行担保机构的运作办法,按股份制、市场化原则规范运作,坚持经营的非盈利性和服务性。

(3)、树立新的融资理念,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中小企业要转变融资观念,逐步降低对间接融资的依赖,加大直接融资的比重。一是要大力培植发展为民营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加快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的共同发展是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阶段的一对孪生兄弟,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力量所不能及的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将有力抑制“灰色”金融的蔓延。二是要发展多层次、多品种资本市场,为企业直接融资创造条件。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核心是建立一个分层次的中小资本市场体系。这一体系至少应包括这样几个层面:二板市场、三板市场、风险资本市场。二板市场主要解决处于创业中后期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其上市条件较主板市场适当放宽;三板市场则主要为达不到进入二板市场资格标准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风险资本市场则专门为处于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提供私人权益性资本。三是对发展前景好、效益高的中小企业,地方财政可以提供担保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为有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上市融资的空间。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搭建平台。

总之,经过政府、企业、银行三方的共同努力创建一个融资渠道多样化、社会信用完善的社会经济环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为中小企业提供渠道畅通的融资环境。

上一篇:对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理论探究 下一篇:贵州省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管理自治权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