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称”在表达上的特殊作用

时间:2022-10-14 10:02:19

“第二人称”在表达上的特殊作用

能否把“你”(你们)称作第二人称,长期以来在写作理论界有颇多争议,一种意见认为第二人称根本不存在,理由是,第二人称不能作为叙述的立足点或观察点;另一种意见认为第二人称是客观存在的,不能轻率地予以否定。目前,这种争论还没有一个最终的定论。如果撇开理论层面上的争论,单就这一人称来考察,无可否认,第二人称的叙述无论是在一般性应用文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都是大量存在的,就它的功用而言,也是和第一人称及第三人称绝不相同的。况且,在中小学,长期以来一直是把“你”(你们)作为一种单独的人称来进行教学,传授给学生的。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拒绝承认第二人称的存在,而不给它一个应有的地位呢?所以,从利于写作长期发展的角度讲,应该对第二人称在具体表达上的作用给予深入的探讨,使人们对它有一个足够的重视。

第二人称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叙事方式,它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局部,在不同的文章或环境中,它所指的对象也不同,有时以“你”来代指读者,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有时以“你”来代称人或事,如巴金的《怀念肖珊》。在一些抒情性文章中(如悼念文章、书信、抒情诗等),第二人称往往成为通篇主要的叙述人称。

无论第二人称在文章中指代的是谁,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当“你”一旦出现在叙事中时,作者、读者和作品中的人物之间就产生了某种微妙的关系。这就是说,当作者用“你”来称呼作品中的人物时,他同时也就将读者置于“你”的位置上;当读者听到作者不停地说着“你如何如何”时,读者就会产生作者正在跟他进行面对面直接交流的真实感觉,使作者、读者和作品中的人物三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消失,从而使读者与“你”合二为一。由此,我们不得不承认,“你”是一种表现力、感染力、震撼力都非常强烈的叙事模式。

要考察第二人称在表达上的特殊作用,就不能不拿它和第一、第三人称来做一个深入的比较,以区分三者在表达上的不同,深入认识第二人称在表达上的特殊作用。

第一人称就是作者在文章中以“我”(我们)的身份直接出现,所叙述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所感。第一人称的这一特性就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规定了它在表达上的优势与不足。

第一人称的“我”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我们在阅读用第一人称完成的作品时,常常有这样一种深刻的体验:初读时,我们心里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只是作品中的一个人物,他和我们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却渐渐忘却了这一点,而把“我”和自己混同了起来,为“我”的喜而喜,为“我”的忧而忧而完全沉浸在了“我”的命运之中。这种忘我的魅力,就是第一人称最大的优势所在。这种优势来自哪里呢?就来自它强烈的真实感,而这种强烈的真实感在读者心里又会转化为一种强烈的感染力,从而使读者迅速地忘却自己而同作品中的“我”同呼吸共命运。当然,第一人称这种强烈的感染力除了来自它强烈的真实感之外,还来自它固有的亲切感和自然力。

“……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朱自清《绿》)

从这一段文字中,我们不但能深切地感受到朱自清先生对充满生命力的绿那种真实的喜爱之情,而且能深切地感受到朱自清先生对绿呼唤的亲切与自然。正是作者这种亲切的呼唤与真情的自然流露,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吸引了我们,使我们不觉间从内心涌上了一种同作者一样的对绿的深深喜爱之情。同时,从这一段文字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到,第一人称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即它非常利于作者感情淋漓尽致地抒发。

优点和缺点往往是并生并存的。就第一人称而言,由于它是一种单一视角的叙事,它只能表现这个人物看到、听到、想到的东西及其所作所为,对于其他人物,它只能从观察者的角度进行描述,而不能随意地从内外两个视角来描述所有人物,因此,它在叙述中受到了严格的时空限制。这种限制使其在叙述时失去了很多。首先,叙述时不能纵横交错大开大合地来进行,这既使作品失去了很多制造悬念的机会,减少了作品的吸引力,又使得作品缺乏了开合纵横的豪气,而显得有些小家子气。其次,由于不能站在旁观的角度来对描述对象进行多角度的细腻描写,所以,它的刻画描写往往缺乏一种细腻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它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再次,它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从而使作品的社会影响力受到了一定的削弱。

再看第三人称。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用“他”(他们)的口吻,叙述人物经历和事情经过,这就是第三人称的叙述。第三人称是一种全知视角的叙事模式,在写作中,除了自述性叙事之外,几乎所有叙事都可以采用第三人称,因此,它是写作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人称。第三人称的这一特性同样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规定了它在表达上的优势与不足。

第三人称的优缺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和第一人称的优缺点正好成反比:第一人称的优点恰巧是第三人称所不具备的,而第一人称的缺点又恰巧成了第三人称的优点。

第一,第三人称不受时空的限制,在表达上最为灵活自由。尤其在叙事手法得到多样化发展的今天,这种优势所体现出来的能量是其他人称望尘莫及的。如在王蒙的小说《春之声》中,作者那种自由的联想,那种纵横飞扬的笔调,不仅使短短的一篇作品容纳了最为广阔的社会生活,而且使作品充满了一种豪气,给人无限的遐想,使人在美妙的遐想中得到了一种美的艺术享受。这是第一人称所无法做到的。

第二,站在不同的角度从多个方面来刻画人物反映事件,从而使人物性格更鲜明,形象更逼真,使事件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细腻的展示。由于第三人称在作品中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所以,作者在运用“他”来写作时,就有了多种叙述角度的选择权,这不仅给了作者最大的自由度,也利于作者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写作对象,使笔下的人物、事件、物体都得到最充分的最细腻、逼真的反映。

第三,利用能大幅度跨越时空的优势,从多个角度来制造悬念,结构文章,使它的回环空间更大,表现手段更丰富,更富于变化。在小说的写作中,这种优势尤其明显。

第三人称的缺陷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由于它的过度自由而产生的。“他”是谁?这在作品中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就像我们在大街上对着人群大喊“他是贼!”而人们只会四顾寻找而不知你究竟指谁一样。从心理角度讲,“他”只是他,而不是我,与我有什么关系呢?这种始终觉得与我无关的心理特征,不仅使得作品失去了像第一人称那样应有的亲切感、真实性,而且使作品中的人物始终难以同读者融为一体,从而产生那种亲临其境的艺术感觉,这无疑极大地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是一种互补性很强的人称,这种强烈的互补性似乎给了人们这样一个明确的提示――无论在时空、形象刻画还是叙事模式等各方面,这两种人称都得到了充分的包容,实无必要再用其他的人称。表面看上去,这两种人称似乎的确构建了一个完美的人称系统,但如果我们细细观察,就会发现,第一、第三人称构建起来的这个系统同样存在着自己无法弥补的缺陷,那就是它们对读者心灵的冲击力、震撼力还不够强烈,还不足以引起读者强烈的思考愿望而把作品的精神、思想、呼唤等发扬到极致。第二人称的出现正弥补了这一缺陷。

这位大庆妇女,不知她姓甚名谁,却是那样的熟悉,好像曾经相识。啊!我想起来了,抗日战争时,不正是你,为子弟兵推磨压碾。在磨道上,你迈动缠过的小脚,你白发飘飘,你年行千里,你碾过的细面,喂过万千抗日大军。这就是你!这当然不是你。那时候,暴风雪还在这草原上肆虐横行,大庆的石油也还在地层深处埋伏,你这女儿,也还没诞生呢。可是,多么神似。

解放战争时,不也正是你,牵着马,马上骑着披红挂绿的未婚夫,没过门的媳妇送郎去参军……这是你!这当然不是你,大庆的女儿,那时你才四岁呢,可是又多么像你……

“你,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大庆女儿,你到底叫什么名字?”

这是茹志娟的报告文学《离不开你》中的一段。文中的“你”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人,但她可以让你想起千千万万个慈祥、善良、勇敢而又勇于自我牺牲的中国劳动妇女,甚至可以让你想到自己的母亲。难道你不为她们的慈祥、善良、勇敢而受到强烈的冲击,而受到深深地感染和震撼吗?

不要认为只有在抒情类作品中,第二人称才有这样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在议论性文章中,只要你把握得准,它的冲击力、感染力和引人思考的力量同样是强烈的。

有一些人说:“学雷锋,不实惠。”实惠与否,要看对谁说了。雷锋在风雨之夜送人母子回家,就使这个劳动妇女和她的孩子得到了实惠。他在车站上乐呵呵地为大家扫地,就使来往的旅客得到了实惠。他把节省下的钱捐给了公社,就使这个公社得到了实惠。这些,怎么能说不实惠呢?如果从利己主义的观点出发,讲的是对自己不实惠,那倒也是,因为很难说学了雷锋就能拿到多少奖金。

这就又回到我们多年前讨论的老问题:你生活的目的是什么;你究竟是为人民大众而生活,还是仅仅为个人而生活。(魏巍《驳“实惠”论》)

任何一个心中把实惠当做自己行动准则的人,当他读到由这两个“你”字发出的提问时,他能不受到强烈的思想冲击而反省自己吗?

从以上文字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第二人称的针对性是很强的,这种强烈的针对性往往能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而引起读者深深的思考,或反省自己、或反省社会、或反省历史。这种情况在小说或议论性文章中是经常出现的。在小说或议论性文体中,当作者忍不住要把自己的深刻感受表达出来时,他往往就会变换人称,用第二人称或抒感或进行强烈的抨击。他利用的就是第二人称这种具有强烈针对性的优势而引发读者的共鸣。

第二人称的确是特殊的。首先,它一身具备了两种相互矛盾的感情因素而同在:一是带有强烈抨击意味的,二是带有强烈亲切感的。《驳“实惠”论》和《离不开你》不正体现了这两种相互矛盾的感情因素吗?其次,在文章中作者虽然用的是“你”而不是“我”,但是,读着读着,我们往往就会把“你”与自己混同起来,如临其境,如经其情,就这一点而言,它和第一人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会唤起我们强烈的情感,同样会使我们受到强烈的感染。这也许就是第二人称的魅力所在吧。

第二人称也有着先天的不足。如一切未与“你”发生直接关系的人、事、景等,都难以进入叙事之中,这对于需要有大量背景描述的长篇叙事作品来说,足以令作者望而却步。同时,它也有着和第一人称相似的缺点――反映社会等的视角过于狭隘;难以从多个方面来塑造人物、描写景物、表现事物,这使它的表现力和它对社会、人生、事物等的反映深度都大打了折扣。

以上我们对三种人称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性的阐述,当然,这种阐述只是建立在理论层面上的,它和写作中的实际操作可以说是完全的两码事。理论只能告诉我们它是怎么一回事,要想把“这一回事”娴熟地运用在写作的实践中,却要不断地进行写作练习,在不断地练习中去思考它、领悟它,直至最终娴熟地掌握它。除此别无他路。

参考文献:

1.张有恒主编:《写作》,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胡裕树主编:《大学写作》,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3.吴伯威主编:《基础写作教程》,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编校:施宇

上一篇:桥梁与纽带 下一篇:莎士比亚悲剧的人性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