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岭南古郡的现代教育之魅

时间:2022-10-14 09:45:31

番禺:岭南古郡的现代教育之魅

在社会转型期,不变的规律即世界的快速变化。用“白云苍狗”来形容番禺区近几年的发展,一点也不为过。番禺自古便人文荟萃,庠序繁盛。如今,得益于“地利”而拉动“天时”“人和”, 番禺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主线,为全区教育的腾飞寻觅到了一个喷薄的闸口。

力推“积分入学”

2010年9月,6岁的湖北籍女孩王晓梅成为番禺区谢村小学的一名新生,她是番禺区首批 “积分入学”的幸运儿之一,和当地户籍的孩子一样,享受同等的待遇,不用交高昂的择校费。回忆几年前事情,王爸爸至今仍有诸多感叹,孩子不用做留守儿童,这是最让他欣慰的。如果不是积分政策,孩子要么留在老家,要么花费昂贵进私立学校,要么托人找关系费尽周折进公立学校。尽管在办理积分入学手续期间来来回回跑了很多次,但如今看着孩子的笑脸,享受着家人相聚的天伦之乐,王爸爸说:“怎么跑腿都是值得的。”

近年来,外来务工人员为番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何让人才进得来,并且留得住,解决他们的子女就学问题便是其中之一。为了让义务教育政策惠及外来工子女,番禺区加大教育投入,于2010年7月18日在全市首先启动《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番禺区接受义务教育暂行办法》,符合条件的外来工子女可安排到公办学校或指引到民办学校入读,此举给众多的王晓梅们提供了一个平等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空间。

番禺新移民的教育

2000年,番禺撤市设区,因交通便利,房价不高,大型楼盘接踵推出,不少市民将番禺作为买房首选之地。然而,南迁之后的问题接着出现,住在番禺,供得起楼,供不起孩子上学,成为很多番禺新移民的困扰,九年义务教育成为一种奢侈的消费。“番禺新移民,义务教育谁来扛?”类似的帖子在番禺众多业主论坛被持续置顶。

为此,番禺区政府全面推出接管楼盘学校细则,并在大型楼盘陆续建立新公立学校,这些举措令众多华南板块新移民激动不已,各个业主论坛再次火爆,只不过,这次论坛页面充满的是兴奋的声音。近几年,楼盘众多的大石街、洛浦街、南村镇、钟村街相继进行学位统筹,亚运城、大学城和番禺新城华南板块教育设施配套项目相继推进,亚运城等社区放开楼盘内公办学校招生的户籍限制。目前,区政府已签订38份房地产小区教育设施建设及移交协议。

上品教化,聚焦内涵

随着广州市南拓策略的推进,番禺区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再到现代化新中心城区的城市化发展之旅。然而,教育的发展,不同于经济指标的立竿见影,它需要“文火慢煲”似的精心熬制。因此,番禺区以“上品教化”为主题词,构建了与先进教育理念对接的全区义务教育内涵提升的均衡发展模式。

如今,无论是中心城区,还是城乡结合部,抑或农村学校,“上品教化”都已经通过独特的表现形式,聚合成全区独树一帜的品牌特色。市桥实验小学,地处市桥南区;番禺区新桥小学,偏居农村一隅。无论学校地域差别有多大,践行上品教化的具象有多么不同,但走进这两所学校,有一种感觉却是相同的:每一位教师都倾情倾力,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同样的呵护!

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民众对教育的支持,汇聚成一种期待,一种鞭策,一股源源不绝的推动力,强势而起的番禺教育正以博大的胸怀,脚踏实地地践行着教育公平,真正无负岭南文化之乡的令名。

上一篇:美术教学课堂提问策略研究 下一篇:多让群众“望闻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