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县品牌建设的启示与思考

时间:2022-10-14 09:34:03

仪陇县品牌建设的启示与思考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品牌已成为一个企业、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创建一个品牌,可以兴一个企业、带动一个行业、推动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拟通过仪陇县品牌建设的实践,探讨对品牌建设的启示和思考。

【关键词】品牌;启示;建议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 -00024-01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品牌已成为一个企业、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创建一个品牌,可以兴一个企业、带动一个行业、推动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一个地区品牌数量的多少,直接反应一个地区质量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强弱。重视品牌的建设,把品牌建设提高为战略高度对提升地区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品牌建设的成效

近年来,四川省仪陇县积极开展质量提升工程,大力推进品牌建设,8个品牌载誉仪陇,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仪陇大山香米、仪陇酱瓜)、5个四川名牌产品(仪陇大山香米、银明黄酒、金乐福食品、哈哥兔肉、天之淼瓶桶装水)、1个四川服务名牌(故居管理局),为提升革命老区城市形象、推动经济发展、增长企业实力搭建了平台、提供了载体。

二、品牌建设的启示

品牌建设取得的成效,企业需求、政策激励、市场竞争、产品质量、统筹协调是影响品牌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企业需求是源动力

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企业主动参与。企业是品牌建立的主力军,是品牌建设的主体。在品牌培育创建中,通过安排计划、企业自行申请两步走。但从实际的筹备、申请、评审来看,凡是由于市场竞争、企业发展需要而争创名牌的,企业就十分主动、积极,条件改建、技术改造、管理改进、资金投入、人才配备等都快速到位。而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市场和产品特点不需要的,企业积极和热情都不高,成效都不大。企业主动、自愿已是争创名牌的源动力和第一要素。

(二)政策刺激、市场竞争是推动力

品牌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离不开政策的引导。作为推动力,政策在品牌的建立上具有强大的支撑和保障功能。

在企业主动、自愿的前提下,品牌的建设是需要经受市场的冲击和竞争。品牌的生存离不开市场、离不开竞争。以质量为保障,以竞争为动力,才是企业的源动力。所以,真正的品牌不是靠评选出来的,而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三)产品质量是硬实力

产品质量是品牌最主要的考核指标,是企业的一种硬实力,而硬件环境是产品质量体系中的基础,是企业的硬实力。一个区域、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企业要践行以质量为本,同时以软实力是“核心”,加强创新管理、严抓质量增强综合实力。

(四)统筹协调是保障力

品牌建设不仅是企业的事,因其涉及质监、发改、统计、国税、地税、环保、工商等部门,还需要这些部门在证照办理、条件核实、数据确认等方面予以支持,需要各部门的配合协调,这样便能为品牌的创建解决问题,扫清障碍,也保障品牌创建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进。

三、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从仪陇县品牌建设实践来看,企业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行业布局不合理、品牌运用不充分、品牌保护意识不强、受政策影响等是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广泛宣传,解决品牌认识不够的问题

宣传具有激励、鼓舞、引导等多种功能。即通过多种内容和形式,阐明某种观点,使人们相信并跟着行动,宣传内容的选择通常贯彻现实性和关联性原则,给受众以科学、现实的思想和理论以及具体、生动的事实材料。品牌的建设要抓好宣传工作,要立足发展抓宣传、抓好宣传促发展,在发展品牌建设和壮大品牌实力和加强自身建设中提高品牌实效、体现自身的价值。同时需要建立品牌强企的宣传教育机制,要把宣传与教育相结合,以宣传带教育,以教育促宣传,营造质量兴企、品牌强企的良好氛围,为品牌建设搭建平台,提供载体。

(二)合理产业布局,解决品牌分布不均的问题

据统计,仪陇县8个品牌中,地标产品2个,省级品牌6个,在品牌层次分布上反映出仪陇县品牌没有产业尖端的高端产品,没有享誉全国的产品,品牌发展任重道远。同时,8个品牌中除故居管理局外,其余品牌都局限在食品生产加工行业,在其他行业发展不足、品牌意识不够、实力不强等问题,需要在产业布局上予以合理引导。这需要政府要依托其职能优势,对各行业进行引导,不仅在食品加工行业、旅游行业,要在各区域、各行业加大宣传引导作用,通过支持、“奖品牌、推品牌、育品牌、保品牌”等措施,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引导力度,促使企业健康发展。

(三)强化质量管理,解决品牌基础不强的问题

政府对企业的合理引导、相关部门对企业的帮扶指导、政策的依托保障是对企业品牌建立的外因,而内因是企业要有强烈的争创意识、积极意识。企业是品牌建设的主体,是品牌建设的主人和享有者,加强质量诚信体系的建设是至关重要。同时强化质量管理,创新技术,加大管理力度,引进先进管理技术、方法、手段;加快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以管理提质量,以质量促发展,切实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步伐。

(四)多方联动协作,解决品牌维护不力的问题

企业对品牌维护推广的投入跟企业的效益、市场、实力是吻合的,也与企业对品牌的认识、重视程度是吻合的。投入过低,必然带来对品牌价值的挖掘、应用不足,对品牌形象的宣传不够、维护不力。一方面要为企业及其产品搭建展销、评选、采购的平台。政府及主管部门要依托其优势为企业产品的展销、采购等搭建平台,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及维护提供支撑。一方面要为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改造、新包装定型等提供资金支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维护品牌良好形象,对企业生存及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再一方面要推动区域、部门联合打假保名行动,鼓励企业通过利用电子、防伪、专利等技术。质监、工商、税务、经信、安监等部门要协作配合,联合行动,形成打假保名的长效机制,维护企业的产品质量、切实提高品牌声誉。

品牌一种识别标志,是一种精神象征,是一种价值理念,是品质优异的核心体现。全面实施品牌战略是对质量更高层次的要求,我们应以抓品牌为抓手,以抓质量为保障,为仪陇革命老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上一篇:收费公路通行费标准制订方法比较分析 下一篇:高等职业院校加强校企深度合作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