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农村河道污染的治理对策探讨

时间:2022-10-14 08:44:09

苏南农村河道污染的治理对策探讨

摘 要:近年来,苏南农村地区水污染事件频现报端,引发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和焦虑。要从根本上解决苏南地区的农村河道污染问题,首先要从源头上控制乡镇企业对水环境的污染,转变农村现有的产业结构。在此基础上,切实加强政府行政部门的管理,调整现有的污染防治战略,优先采用自然生态的处理方式,才能有效改变当前农村河道的现状。

关键词:苏南;农村河道;污染治理;对策

1 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

分类制定村镇污水、垃圾处理标准和规划,制定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标准,推进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开征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研究建立农村水资源保护工作的扶持政策。农民沿袭已久的生活方式污染重、效率低,单纯的行政命令并不足以使大家立即改变现有生活方式。要使农民转变观念,政府需要多措并举,用合理的政策、先进的技术进行示范和引导,能给农民带来实惠,才能取得农民增收和环境保护双赢。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要水污染控制机制。企业污水排放量居高不下,排污成本低于治污成本是主要原因。因此,在治理工作中要重点突出经济杠杆的作用,提高排污费标准。通过对各排污企业排污口进行排水量、排污浓度、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监测和计量,可以参考阶梯水电费的模式,对排污费进行累进加价收费,以此控制污水排放量。

2 有效提高行政监督管理的职能

由于这里河道数量多,水环境污染呈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河道水环境的整治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2.1 长远规划,合理安排企业布局

政府要对农村河道做好基础调查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合理规划定位,以突出重点,进行有效的水环境综合整治。以科学的规划指导具体工作,是保障农村河道健康发展的前提。

2.1.1 突出可持续发展,科学规划设计。在充分考虑本地区水资源条件及承载能力的前提下,本地区的总体规划要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从生态经济角度对水环境进行科学规划。规划尤其要注重可持续发展,要与地区发展规模和产业结构、水资源条件相适应,建立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治理保障体系,大力支持重点乡镇的给排水、污水处理、环卫设施等改善本地区农村环境的公用设施建设。

2.1.2 加强项目管理,建立良性运行机制。这里水网纵横,河道整治面广量大。因此,实施规范的项目管理动作程序是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首先,要明确整治和建设的标准,并按照规定进行公开招标,达不到招标标准的小工程,要进行公开竞价以降低工程成本;其次,各项污项目水治理项目的建设要继续推进监理制,以核实工程量和控制工程质量,合同文本也要规范且明确;第三要加强财务监管,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最后要注意项目工程的资料规范完整,项目实施过程中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信息,在项目完成后进行整编存档。

2.2 规范管理,完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机制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的居民对环境的指责多数是针对环保部门的。在事实上,环保部门由于行政权限、技术手段、人员配备等限制,对于涉及环境的各方面掌控、调度往往力不从心。完善现有的组织机构是做好河道污染修复工作的先决条件。

首先要建立健全基层监察队伍,加强对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其次,加强水环境执法队伍建设,实行联合执法机制,避免各个部门推诿扯皮。河道水环境的整治往往涉及到多个部门、不同专业,整治过程中还将触及到各方面的利益。有了相关部门的协同工作,在联合执法的基础上,严厉处理企业向河道内排放不合格的工业废水;最后,要充实农村环保力量,在农村基层配备专业人员和设备,加强对农村的环保宣传、环境监督和日常环境管理,建立起农村日常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

2.3 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农村河道在治理过程中,每一项措施都需要资金投入,如:污水处理系统需要政府投资进行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需要人力物力,退塘还河需要政府补贴,如此等等,单靠乡镇政府的财力是远远无法做到的。设立专项资金,采用多种模式吸引社会资金,引入市场机制,制定优惠政策等都是值得尝试的方法。在当前农村,不少农村河道工程的受益对象是明确的,可以运用市场机制,按照“谁受益、谁投资”、“谁投资、谁经营”的原则,在科学规划的原则下,制定一些例如“以土换资”、“拍卖植树权”等优惠的政策,吸引和鼓励各种社会资本投入到农村河道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中。

3 加强防污工程建设

加强水源保护,采取各种措施控制的拦截污染源是农村河道治理工作的根本措施。

3.1 采取各种措施控制的拦截污染源

从目前处理污染的技术角度来看,有些污染是没有办法处理的。比如含有重毒金属的河道底泥,即便是将河底的淤泥清理掉,还会带出新问题,淤泥怎么处理?重金属怎么分解?还有,河水富营养化问题也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因此,划定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区,有效切断污染源,强化防污工程建设是解决水环境现状的首要措施。

3.2 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拣分流收集系统

制定农村垃圾处理处置方案,建设垃圾清理收集工程,每个村设立统一的垃圾收集点,在乡镇上建立垃圾中转站,建成一支专职的环卫队伍,形成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网络。清理整治河道、路旁和村庄周围的垃圾堆,并保证居民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做到日产日清,可有效控制农村生活的污染源。

3.3 完善农村污水收集系统和排水系统

本地区农村污水收集系统并不完善,这也是一个全国的共性问题,排水系统亦不例外。因此,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可在各村庄统一建设化粪池并铺设收集管道,将各家的化粪池连接起来集中进行处理。

4 因地制宜进行生态化治理

在品尝了水污染的苦果以后,政府开始对过去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逐渐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生态治理的理念。

水生植物、河边落叶植物由于季节更替,凋谢的残枝败叶进入河道,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要对河道开展直接净化工程,入冬后及时组织人员对水生植物进行清理和收割,对水面落叶进行集中打捞和处理。也可采取鼓励农民自愿和政府奖励相结合的措施,组织农民对水生植物进行打捞和清理,将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用于喂养牲畜和肥沃农田。

创造良好的水生物生态系统。各种污染源即使经过了污水处理,达到了排放的各项指标,依旧超出了河道普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因此有必要利用生态工程技术对此类经过排污处理的水再进行处理。利用生物载体创造适宜的水生植物、微生物等水生生物生长的环境,可强化水体的自我净化功能。通过生物吸收、微生物降解等作用,可以显著降低污染物的密度,并起到一定的景观作用。

河道清理尽量保持原貌,尽可能减少河道工程建设对原生资源的影响。对于河道底泥的修复,可以考虑发展生物-生态修复技术来分解底泥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对于河道两岸的整治,提倡缓坡、生态型护坡;为了保持河道内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和河流水系的连续性,尽可能维持河床的多孔质地,以形成良好的循环系统,利于河道的自我修复。

5 重视公众的环境教育宣传

污染物的产生说到底还是由于人的行为所造成的,控制和治理污染,还是应该从调控人的行为开始。政府应该大力倡导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加强对普通大众的环境保护教育,增强民众的水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地方官员要承担应尽的责任,要有全局观念,本地不允许的污染企业,也要控制其外流。

总之,在太湖流域的水污染的大环境下,苏南地区农村河道的治理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调整治理思路,需要大家精心呵护每一条河流,共同努力。

上一篇:对我院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缺考现象的分析 下一篇:2/O处理工艺改良前后对污染物去除效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