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治疗继发念珠菌感染46例临床治疗分析

时间:2022-10-14 08:30:42

性病治疗继发念珠菌感染46例临床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性病治疗继发念珠菌感染46例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6例性病患者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用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选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为69.5%,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的显效率为56.5%,总有效率为73.9%,明显低于观察组, P

【关键词】性病;临床治疗;继发念珠菌感染

近年来,我国性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大多数性病患者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正规的治疗,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导致性病后继发念珠菌感染,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为了提高性病后继发念珠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主要以我院收治的46例性病后继发念珠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认真分析了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治疗继发念珠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6例性病后继发念珠菌感染患者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性病后继发念珠菌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1]。将所有性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分布:25-45岁,平均年龄(36.5±9.5)岁,病程2~28个月,平均病程(15.4±3.5)月;对照组中,男,14例,女,9例,年龄分布:25-45岁,平均年龄(36.5±9.5)岁,病程2~28个月,平均病程(15.4±3.5)周。46例性病患者中,有22例淋球菌感染,18例非淋球菌感染,6例尖锐湿疣。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观察组的23例患者选用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具体给药方案为:给予10例患者服用伊曲康唑,每天2次,每次200mg,13例患者服三维康,每周一次,每次50mg,连续服用2~3周。对照组的23例患者给予间断或连续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螺旋霉素、红霉素、强力霉素等进行治疗,分别采用口服、静脉滴入、肌肉注射等方式,用药时间0~3个月10例,3~6个月5例,6~12个月5例,1~2年3例。

1.3疗效判定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规定性病后继发念珠菌感染的疗效标准。显效:女性患者阴道瘙痒、白带增多等症状及男性患者的瘙痒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女性患者的阴道瘙痒、白带增多等症状及男性患者的瘙痒等症状有所好转;无效:女性患者阴道瘙痒、白带增多等症状及男性患者的瘙痒等症状无变化。

1.4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16.O软件实现。其组构成比较用卡方检验,组间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分析[2]。P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3.9%,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川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 23 16(69.5) 5(21.7) 2(8.7) 21(91.3)

对照组 23 13(56.5) 4(17.4) 6(26.1) 17(73.9)

P值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参与实验的46例性病患者中,有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观察组有1例发生腹泻、呕吐、头晕等症状,对照组有8例发生上述症状,数据差异十分显著,(P

3.讨论

性病后继发念珠菌感染疾病主要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生殖器疾病,可以通过性生活传播,尤其在妇女中容易传播。女性一旦患上这种病,通常会出现瘙痒、白带增多等症状,男性则会出现瘙痒、和冠状沟红肿等症状。中医认为,生殖器念珠菌感染疾病主要是由于湿热在体内蕴结,再加上体外受到毒邪侵入所致。内因由于体内湿热、外因是由于毒邪侵入,在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之下,使病情逐渐严重。生殖器念珠菌病又被称之为阴杨病、带下病,在临床治疗上,通常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及全身状况予以辨证施治。

伊曲康唑等唑类抗真菌药物按照其化学结构可分为米唑类和三唑类。他们的抗菌机制相同,都是选择性抑制真菌,是细胞膜麦角固醇受阻,阻碍细胞膜的屏障作用。这类药物对真菌的抗菌谱非常广泛,对浅部真菌及深部真菌均有非常显著地效果,并且,真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基本不会产生耐药性。与咪唑类抗真菌药物相比,三唑类抗真菌药在人体内代谢而相对缓慢,对人体的副作用较小,且治疗效果较显著[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3.9%,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仅有1例发生腹泻、呕吐、头晕等不良症状,而对照组有8例发生上述症状,表明了伊曲康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安全性较抗生素类药物明显偏高,且副作用较小,这一结果和相关文献报道的数据相近[4]。因此,我们认为,伊曲康唑类抗真菌药物在性病后继发念珠菌感染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采用伊曲康唑类抗真菌药物治疗性病后继发念珠菌感染疾病,不仅用药方便,安全性高,疗程短,且效果十分显著,是治疗性病后继发念珠菌感染疾病的理想药物,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荆菁华,安淑霞.念珠菌感染的病原学依据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03(01):01-03.

[2]解士海,李安生,崔盘根.伊曲康唑治疗浅表念珠菌感染临床经验回顾[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05(09):07-08.

[3]徐小珂.急性淋病患者长期大量用抗生素引起尿道念珠菌感染2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66(04):29-31.

[4]阳隽,张天托,朱家馨.呼吸道白念珠菌分离株生物膜表型差异机制的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77(09):59-61.

上一篇:12例子宫切口妊娠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分析 下一篇: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