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刻苦 天马行空

时间:2022-10-14 08:08:44

当代画马大师王相文,字丞东,号鸿卿,骏腾斋主人。徐悲鸿再传弟子,韦江凡得意爱徒。中国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文化大使”提名画家。其画马艺术个性鲜明,笔如神,动如腾龙,飘洒奔放,主要风格游离于艺术与现实之间,挥毫泼墨,豪气勃发,在视觉震撼之外,总是给人以美的享受。

王相文1951年生于山东。高级工艺美术师。自幼酷爱书画艺术,从事工艺美术设计二十余年,其作品曾获轻工部工艺美术设计一等奖。在艺术成长的道路上,先后得到唐健、白庚延、黄胄、彦涵、贾浩x、石齐等著名艺术家指点教诲。1990年入室韦江凡大师专攻画马,悉得真传。在老师指导下努力钻研徐悲鸿画马艺术,先后赴内蒙古、青海等地草原马场写生,师法真马,师天地造化;又注意从刘勃舒、尹瘦石等大家的艺术中汲取营养;在写实的基础上,坚持大写意的手法,以草书的飞动线条入画,运用墨色的浓淡变化和空间的虚实对比渲染马的狂放飘逸和灵动神采。在追求天马行空的豪放中,形成了自己狂放而不失经纬、洒脱而有力度、刚柔相济、气势沉雄的艺术风格。王相文先生曾多次在国内各大城市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海外地区成功举办艺术画展,作品先后被外交部、林业局、文化部等国家重要部门收藏。

拜师于韦江凡大师

王相文是著名画家韦江凡的学生。韦江凡是徐悲鸿的学生,在画马上独树一帜。而王相文求学于韦江凡时,还有过一段不平凡的经历。他说:“对老师的仰慕由来已久,一直苦于没有人牵线搭桥,无缘结识。后来,在一次书画活动上,如愿以偿见到了现在的恩师,并对恩师表达了仰慕之情,韦江凡老师却告诉他,我无意再收弟子,倒是可以稍作指点。”

后来,王相文常去拜访韦江凡,风雨无阻,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感染了韦江凡,韦江凡破例收下了王相文。王相文说,“老师看了我的画,觉得我在画马方面的天赋是突出的,才收下了我这个学生。拜师当天,本来准备大摆筵席,进行一个正式的拜师仪式。老师却说,省下这笔钱,去买些画画用的笔墨纸砚吧。”为此,王相文十分感动,正式拜师的那天,他给老师叩了三个响头。

王相文把韦江凡老师的教导总结为八句五言诗,即:“六十始悟艺,七十知不足;作画要勤奋,炼金苦用功;惜时怜如金,分秒势必争;尊师师真马,书法入画中。”为了画真马,他先后到内蒙古、青海等地深入生活,同牧民住在一起,细心观察马的体形和奔跑的情景。韦江凡是这样评价其弟子的:“他勤奋、刻苦、热情、笃诚、坦率。在画马的艺术之路上磨砺前进,取得可喜的进步。他多年来深入生活,以真马为师,行万里路,执著追求;勇于探索,以勤补拙,画了大量的速写,并以炼金的毅力,刻苦练习笔墨技法,坚持‘以书入画,以线造型’的传统苦习书法,《王羲之圣教序》、《张猛龙碑》、《怀素自叙帖》、《颜真卿祭侄文稿》等。所画马的造型准确,笔墨生动,构图多变新颖,画出了马的灵性。”

“天马行空”的书画创作

在韦江凡老师的指导下,王相文对画马的领悟越来越深,并成为当代画马名家。韦江凡在给王相文画集作序时,以天马行空为题,写下了近千字的评价。显然天马行空是王相文孜孜以求的艺术目标。它穿越历史的隧道,从史记和古今诗词中去幻化天马的形象。

辞海中描述的天马,是汉武帝从西域大宛国得到的汗血马,称为“天马”,其意是一种神马。天马行空意为马的奔驰如同腾空飞行。天马行空的图像人们从未见过,只有诗人充分展现自己的想象力,描述过天马的形象。当历史进入新的世纪时,一天王相文突发奇想,思如泉涌,一匹天马好像突然呈现在自己的面前。他紧紧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挥笔作天马行空图。在不到30分钟的时间里,一匹天马腾空出世,从墨池中跃出。只见黑马昂立于云端,前蹄奋起作垂直状,挑战风云,蹄上挂起万千云霞。后蹄则踩在洁白的云絮上。此时,分不清是云托着马,还是马驾着云。马鬃飘起,如同鼓起的风帆,马尾则伴着后腿随风荡漾。马头顶上轻轻染过几笔蓝墨,更显出苍天之辽阔高远。天马像在不断跃升,欲与天公试比高。作者画完后,给作品起名时,竟一时想不出能表述自己意图的文字。后来他写下了“极风云之大观”六个大字。看了这幅作品,人们会浮想联翩,会想到火箭卫星的升空,会想到未来探月的宏伟蓝图,会想到历代文人墨客对马的向往。还会想到杜甫的诗:“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天空阔,真堪托死生。”

以马展开革命历史画卷,王相文的作品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他以马来抒发革命的豪情,书写革命的史诗。透过画卷可以看到炮火连天的战场,可以看到英勇杀敌的情景。他的几幅代表作浓缩了中国革命从二万五千里长征到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的光辉历史。《胜利突围》是骑在一匹白马上,紧随其后的是千军万马,气势恢宏、 波澜壮阔。以一种势不可挡之势,带领红军战士;冲破敌军重围后,显得信心十足,脸上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毅神采。这幅画也可解释为“主席胸有百万神兵”。另一幅是《清清延河水》,在宝塔山下,延河岸边,一群未卸鞍的战马正在延河边饮水。这既是对革命摇篮延安的描绘,又是以马来预示中国革命进入决战的前夜,寓意十分深刻。《天兵怒气冲霄汉》是展示抗日战争我军英勇作战的典范之作。八路军战士跃马扬刀疾风般地杀向敌阵,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而一幅《战友》画,却动情地向我们讲述着马与战士友谊的神话故事。战士用身体紧贴着战马,战马依偎着战士,难舍难分。这是王相文依据《白马飞飞》的故事,创作的一幅抗日战争题材的佳作,《战友》讲述了一个身负重伤的战士,倒在地下。战马用嘴叼着战士的衣衫,放在马背上,然后奔回部队驻地。这是马与人结成的深厚感情的典范,也是革命战争时期传诵的佳话。王相文的作品不仅是将马画得栩栩如生,人物的刻画也十分生动,创造了人和马的最佳组合。

“马”的艺术探索无止境

让马人性化、时代化,一直是王相文书画生涯中的思索。使画面上的马,成为时代的象征和精神的写照,成为其研究的课题。王相文说:“马最通人性,同画其他动物相比,马最能体现奋进的精神,体现发展速度、力量。”他不断推出以马为题,展现时代的新作。让人们在困难时获得勇气和力量,在挫折时找回失去的激情和希望,点燃生活的火炬。同时以优美的画面引导人类善良、友爱的一面,高歌时代的主旋律。

王相文以国画《火车开到家门口》,点燃了人们的感情之火。画面上美丽的藏族姑娘,手牵着骏马,目视着从家门口飞奔过的列车。马和火车成为时代的响应,成为青藏高原历史的标志。以马来反映青藏铁路,不仅是灵感火花的迸发,更是深厚创作理论的再现。在美丽少女的后面,是展翅飞翔的和平鸽,作者倾诉的正是青藏线上各民族的大团结。另一幅作品《绿荫》,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警花英姿》则是以写实的手法表现获得十佳警花的大连市女民警的马上英姿。王相文这一幅幅作品,在嗒嗒的马蹄声中,组成了时代的进行曲。

其实,王相文不仅以真马为师,还对马进行了文学、历史等多方面的研究,写了大量的笔记,抄录了相马的口诀和古代有关马的散文和诗篇等,穿越时空与历史的隧道。他说,马对人类的贡献很大,同人类一起推进文明的进程。马在农耕文明时代开拓过荒原;在民族交往中铺平过友谊的大道;在战争中又冲锋陷阵,在历史舞台上演出过一幕幕慷慨悲歌。即便是现代,依然在信息和旅游等多方面为人类做贡献。画马是绘画艺术永恒的主题。

王相文真可称得上“马”的博士。他的画案周围摆着几匹唐三彩马,墙壁上挂着马。他以马会友,以马为乐。马渗入他的血液和灵魂,所以其艺术不断地升华。他运用黑色的浓淡变化和空间的虚实对比,渲染马的狂放飘逸和灵动神采。在追求天马行空的豪放中,形成了自己狂放而不失经纬、洒脱而有力度,刚柔相济,气势浑厚的艺术风格。

一路走来,他已获得十多项大奖,还有不少作品被国家重要部门收藏。在对话间,我们已经看到另一个像徐悲鸿、韦江凡那样的画马大师向我们走来。一条以马写人生,以马攀登艺术殿堂的大道在他脚下延伸。

上一篇:薛巧萍“耍牙”:狰狞背后多美丽 下一篇:《艺术人生》“六一”特别节目 向儿童作曲家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