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就是小说的底线

时间:2022-10-14 07:59:01

“好看”就是小说的底线

我认识好几个叫麦子的人,且喜欢写作者居多。野麦子说:“叫麦子的人太多了,这个名字,尤其受文艺女青年喜欢,以至于我在网上都注册不到,甚至一度曾想换个笔名,但还是有些舍不得”,他说这里有故事:“我在南方的一家知名媒体做编辑时,犯过一个敏感的差错,报社认为,差错,是可以商讨的,不应该上纲上线对待员工。但主管部门的压力挺大,为此,下了红头文件,把我开除了。当然,开除的,是我的真实姓名,报社要求我换个名字工作。我是北方人,五谷养人,麦子是常见的农作物之一。我就叫随便起一个名字,‘麦子’。”

从那一天起,“麦子”就成了他的代号,印在了版头上、名片上,最终,被大家叫习惯了。虽然叫麦子的人多,“我也不打算标新立异了”。

麦子自耕自守,经过了秋天播种、春天耕耘,直到成书《底线.com》到达我这样的读者手中,就又是一个秋天。生命就又回到麦子里,笔耕也又回到白纸上,这些写字的人,永远站在对生命的诘问里,牢牢站定,做着孤独的麦田守望者。直到每年的那个夏天,顺着自然规律,麦子黄了就去收割。

野麦子本名张学涛,曾先后供职南方都市报和百度。在他的书中涉及了几起公关事件,均以国内近年来发生的知名网络公关事件为原型,故事中的某些人物甚至可以和现实人物对号入座。而书中对职场生存技巧的介绍和传授,让我想到了《杜拉拉升职记》。当然,如果仅仅是这样,并不会在我心中播下秋种的更胜一筹。按照叔本华的说法,倘读别人的著作,不过是在自己脑里给作者跑马。我脑海中的这匹马奔腾得心甘情愿,因它具有阅读的与反思感,它提出了一个日益被人们漠视乃至忽视的东西――底线,做人的底线,做事的底线。

据作者麦子自己说,他一直想写的是偷偷把读者放在心里尊敬的小说,而不是作家炫弄文字的小说。麦粒缓慢迟重地在水磨上被磨损,被咀嚼,被粉化。我开始忖度他的意思。而他告诉我:“把读者放在心里尊敬,是尊敬读者的智商,尊敬读者的品位。有的写作者,气场强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哪怕是呓语,都能带给读者阅读的愉悦。我的功力没有那么高,不敢自恋,我愿意去写读者需要的东西。”

著名的童话《小王子》里关于狐狸与小王子的那一章,狐狸请求小王子驯养它时,小王子问它,什么是驯养。狐狸说,这代表着建立联系。当某种写作和阅读的关系得以建立,我们就看到了麦子的颜色。即使小王子离开了狐狸,至少还拥有那种麦子的颜色。

推荐新书

《日本商业四百年》

作者:陈伟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推荐理由:日本人研究中国人的传统思想用在商业上,远远超越了任何一个国度的商业高度。

《三体》

作者:刘慈欣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推荐理由:刘慈欣在《三体》中表现出来的野心很大,他试图给出一些达到“科幻”这个语词内涵之中的尝试。

《黑眼睛看世界》

作者:杨恒均

出版社:南方出版社

推荐理由:内皆武器,来者小心。

《中国人的思维批判》

作者:楚渔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推荐理由:关注井底,还是关注大海?――读《中国人的思维批判》 大凡一针见血的观点,都会有顽强的生命力。

《枕草子》

作者: [日] 清少纳言

译者:林文月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推荐理由:“春天是破晓的时候最好,渐渐发白的山顶,有点亮了起来,紫色的云彩微细地横飘在那里,这是很有意思的。”

《小时代心理学》

作者:河智贤

译者:千太阳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相信只要稍稍改变一下形象,人生就会随之转变的理由是什么?当代看到别人撞见倒霉的事,心理却感到幸灾乐祸的原因是什么?

上一篇:在自贱的地方自尊会被看作自恋 下一篇:冷空气袭新疆铁路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