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职业道德教育

时间:2022-10-14 07:02:19

毕业生职业道德教育

1.学生的依赖性较强

这表现为不少毕业生在填写高考志愿、确立职业理想时,在一定程度上依靠父母或老师帮助确定,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有些学生甚至完全听从父母的意见,依赖性很强,以至于等到上了大学后才发现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耽误了学习,耽误了前程;2.职业理想确立存在错误倾向

比如说,现在的学生在脑力与体力工作之间,绝大多数选择后者,这与现在的社会家庭情况有一定的关系,现在的家庭多位独生子女,父母含辛茹苦、勤勤俭俭走过来,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走自己的路,希望他们能够从事一些比较清闲稳定的工作。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使得这种思想在学生中根深蒂固。为此,要想从根本上攺变这种看法,还需要我们今后对学生的作大量的思想工作,积极倡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3.功利思想比较重

社会大变革必然引起观念的大变革,市场经济的大潮改变着人们头脑中的许多传统观念。人们对世俗和功利性的物质利益的追求日益明显,形成了较为普遍的功利思想。这种思想深刻影响着大学生职业理想的确立。他们不再以职业的社会地位、稳定程度、专业对口、发挥个人专长为主要标准,而是主要看报酬是否高,工作条件是否优越。大学生中流行的到国外去、到外企去、到赚钱多的地方去,这是相当一部分学生择业心理的真实写照。市场经济驱使更多的人在价值取向上倾向物质追求,受经济限制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在择业上图实惠,缺乏献身精神。

正是这些因素的客观存在,使学生在择业时出现了攀比风,出现了情绪不稳定。一旦当其实际工作和职业理想出现了矛盾时,大学生更多的是选择了跳槽,这直接导致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提出了严肃置疑。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他们已具备了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素质。但进入工作岗位后,少数毕业生只片面的强调薪酬,或一味突出自身的才能兴趣,以自我的发展为中心,而无法看到其工作岗位本身对他人的意义和对社会的意义,或者说他们只要求别人对他的服务,而不能树立自己也要为别人服务的思想,这就为其频繁跳槽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为学校,我们的德育也要根据社会形势与时俱进。德育工作者要走入社会了解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要把社会上一些平凡岗位中做出贡献的职业者请进学校给大学生现身说法,真正让“平凡孕育伟大”的职业思想深入到大学生的内心深处。高校辅导员老师在对学生作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要把德育工作贯穿到其职业道德教育中去,从学生的入学教育开始,经过四年的积极正确引导,让他们的职业理想更加规范。通过塑造他们的职业道德,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意识,升华他们的职业道德境界,使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建立良好的关系,为个人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为学校争得更多的荣誉,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上一篇:农药学应届毕业生求职信 下一篇:会计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