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秋茬黄瓜无公害生产技术

时间:2022-10-14 06:35:16

日光温室秋茬黄瓜无公害生产技术

摘要:在目前的蔬菜生产中,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以及城市“三废”的污染,致使蔬菜质量低劣,有害人身健康的各类蔬菜进入各个家庭,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新的农业产业化调整,为适应新形势,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文章介绍了日光温室秋茬黄瓜无公害生产技术。

关键词:日光温室;秋茬黄瓜;无公害生产

中图分类号:S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112-1

1 生产场地的选择

无公害黄瓜生产场地的选择必须符合无公害蔬菜的生态标准,即无公害蔬菜生产场地内没有工业废气、废水、废渣和生活垃圾、污水等污染源,同时水域上游或上风口均没有污染源对生产场地构成污染威胁。生产场地内的大气、土壤及灌溉用水均符合无公害蔬菜的大气标准、土壤标准及水质标准。

2 温室消毒

在定植前10天进行,消毒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硫磺熏烟法,即每亩用硫磺粉1000g加锯末混合,拌匀后分放在温室各点,将所用农具架杆等也一并放入温室。暗火点燃后密闭温室熏蒸12h。熏蒸后仍密闭温室7-10天消毒灭菌,定植或播种前1-2天打开通风口通风。另一种方法为高温消毒,即先彻底清除田园,进行深翻土地,然后密闭温室,使其维持较高的温度达一周左右,之后大通风。

3 品种选择

温室秋茬黄瓜栽培,其生长前期高温多雨,白粉病、枯萎病、霜霉病等较重,后期温度较低,因此要求品种耐热、抗寒、抗病性强,生长势强,长春地区以栽培津杂系列、津研系列品种为宜。

4 播种育苗

4.1 播期

育苗移栽的播种期为8月上旬-中旬,播种量为每亩150-200g。

4.2 育苗及苗期管理

温室秋季栽培既可直播,又可育苗,但育苗的效果为好。育苗的场地可选在拉秧的大棚温室中,也可搭建拱棚进行,在育苗过程中,要在育苗室外覆盖遮阳网进行遮阴,育苗室四周的塑料薄膜除顶部用于遮雨外,其余全部打开。育苗时先将种子放入50-55℃的热水中进行烫种10-15min,同时搅拌,之后取出沥干,然后直接播到直径6cm的营养钵中,营养土配比草炭或腐熟马粪、细炉灰、田土6:2:2,每立方米营养土中加入1kg磷酸二铵和600g硫酸钾。播种前要浇透底水。在秧苗第2、4片真叶展开时分别喷施1次乙烯利,乙烯利的浓度根据秧苗的长势而定,生长过旺则使用200mg/kg,反之则使用100mg/kg。苗期水分以少浇为主。秋茬黄瓜的壮秧标准是:日历苗龄25天,四叶一心。

5 定植

定植要选在下午或阴天进行为宜,一畦双行,畦内行距50cm,株距25-27cm,定植水一定要浇透。定植后3-4天内浇一次缓苗水,当表水半干时松土封埯。

6 田间管理

黄瓜无公害生产的田间管理重点在于通过温度、湿度、水分的调控及肥料的合理施用,创造一个适合作物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

6.1 温度管理

生长前期要昼夜通风,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13-15℃,阴天温度适当降低3-5℃,当夜间温度低于15℃时夜间要关闭通风口,白天仍进行大通风。在定植初期为防止高温障碍,可采用遮阳网等材料进行遮光栽培,随着天气渐凉,逐渐撤去。在生长后期随着外界温度的降低逐渐减少通风量,注意防寒保温。

6.2 肥水管理

根瓜坐住后灌一次大水,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大粪稀750kg,以后小水勤浇。以后7-10天左右浇一次水。结瓜期浇水结合施肥进行,随水施肥,每次每亩追施尿素10kg左右。进入生长后期停止施肥,浇水次数也要逐渐减少。

6.3 植株调整

主蔓结瓜品种,打去侧枝,促进主蔓生长,瓜秧长出35片叶时摘心。侧蔓结瓜品种或主侧蔓结瓜品种,摘除8节以下侧枝,8节以上侧枝见瓜后留1-2片叶摘心。

7 病虫害防治

无公害黄瓜生产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对农药的合理使用,通过对病虫害发生规律的掌握,适时进行防治,对症下药,尽量选用生物农药,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使用化学农药时优先选用粉尘剂和烟剂,严禁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执行药后安全间隔采收期:夏季间隔5-7天,春、秋7-10天,冬季10-15天。合理混用、轮换用药,控制用药次数,延缓病虫产生抗性,控制农药残留量。秋茬黄瓜主要有以下几种病虫害。

7.1 细菌性角斑病

在发病初期可喷施新植霉素4000倍液,每6-7天喷一次,连喷3次。化学药剂可选用30%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6-7天喷一次,连喷3-4次。

7.2 霜霉病

可用15%霜疫清烟剂,45%百菌清烟剂,每亩施用400g,或5%防霉灵粉尘、5%百菌清粉尘,每亩1500g,或者选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或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每隔6-7天喷一次,连喷4-5次。

7.3 枯萎病

此病害为秋季生产的主要病害,其农业防治主要措施有增施有机肥、合理轮作、应用嫁接技术,化学防治药剂主要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50-400倍液等。

7.4 蚜虫

蚜虫是秋季生产的主要虫害,要从苗期开始防治,将5cm宽的银灰色塑料薄膜条拉挂于架条上或铺放于畦间,也可用黄板进行诱蚜灭杀。主要杀虫剂有0.3%苦参碱水剂800倍液、22%敌敌畏烟剂每亩用量450-600g,或用锯末吸附敌敌畏乳油自制烟剂,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450-600ml。

作者简介:费友(1973-),男,长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研究方向:蔬菜栽培。

上一篇:大棚绿色无公害甜瓜栽培技术 下一篇:大棚春茬番茄栽培技术